【同题】烛照荧煌的园丁生涯

维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有了自己支配的空闲,可以自由地发呆,我时常想起过往的教职生涯,一幕一幕过电影,有久久不能忘怀的瞬间,有几个影响深刻的教学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1986年9月份,开学不久,我在家里沙发上躺着,看《中国青年报》,有一篇孙姓的作者(很抱歉具体名字忘了)写的文章,其基调就是“学生的过错都是老师的责任”。当看到这里,我应激反应了,立马从沙发上弹起来,骂骂咧咧地自言自语,“简直胡说八道,岂有此理。我早起晚睡,备课、批作业、教导学生……废寝忘食、披肝沥胆……”。好在我终究还是平静了下来,认真地读完了这篇占了一个版面的长文。</p><p class="ql-block"> 掩卷沉思,我又觉得人家也有道理啊。第二天,我把报纸拿到教研室去,给各位同事讲了报纸,也讲了我的想法,想引起大家的讨论。骂作者的人还不在少数,说“站着说话腰不疼,你能了你来试试这站讲台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一夜之间,我虽然觉悟了很多,不认同诋毁者们,但也还没有高度认同作者的观点。我觉得作者这样说让我们一线教师很冤枉。这个想法一直挥之不去,每每学生有事,成绩上不去等等情况出现的时候,我就下意识地想到,学生不好好学,我讲了好几遍他都不懂,“都是教师的责任”吗?</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根据报纸的提示,专门买了本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慢慢懂了“学生的过错责任在教师”是有限责任,是教师职责范围内的有限责任。哦,我知道了,那么,我的职责边界在哪儿?也慢慢懂得了他老人家在几百年前就提出这样的观点,这是真心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的结果。我爱教育事业吗?我怎样才能做到真真爱教育,爱学生?</p><p class="ql-block"> 我搞教学,喜欢“投机取巧”,我特别不喜欢写程式化的教案,课后反思是一定要写的,常常对教学过程中的事情悄悄地不停地思考、自省!发牢骚或者为学生生气划不来,总是想如何能少讲,少批改作业,少批评学生,还要学生的成绩不能差。</p><p class="ql-block"> 后来,经过一件又一件的教学事件,我渐渐认识到“学生不会,责任在老师”。我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努力一遍搞定,非得来第二遍的时候就紧张起来了。我是不敢骂学生“我都讲了好几遍,怎么还不懂?笨蛋!” 其实,真正的笨蛋是老师,我给学生出“坏点子”:当有人这样骂你的时候,你勇敢地怼过去,“你聪明,一遍就讲清楚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2年,我在高二的一个班里听课,坐在一个女生旁边,听老师讲课,同时也观察学生的行为动作。老师一边讲一边翻动着PPT,学生一直在做笔记。我看不下去,忍不住提醒她,“少做笔记,操心听,多思考”。她不理睬我。</p><p class="ql-block"> 她拼全力快写,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更糟糕的是,她写错了,要用胶带把错误粘掉,试图重新写,但是,老师已经把PPT翻过好几页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早已不是原声,哪里还有她要写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我严肃地指出她不能用胶带,但不管用,我就乘她不注意,把胶带藏了起来。她又写错了,很自然地顺手拿胶带。哦,没有摸着胶带,她就开始寻找,找啊找,找得我很烦很着急,我无奈地把胶带拿出来。她翻了我一眼,就开始粘写错的字。“咯吧”,她每在纸上用胶带粘一次,我心里就“咯噔”一下。我心里想,青春就这么挥霍掉,学业就这么荒废了。</p><p class="ql-block"> 下课后,我仔细看了她的笔记,零零碎碎的,一些片段。我说,“今天下午自习课,你到办公室找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来了,怯怯地,轻轻地站到我旁边。我叫她坐下,说,“今天我给你说个事,就是课堂做笔记的事。”她扭了扭身子,欲言又止的样子,大概是做好了被我训导的准备吧。</p><p class="ql-block"> 我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要教训你,其实,应该是这样的,你不会做笔记,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我们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呃,她有点惊恐,那双大眼睛又盯着我几秒钟。我真诚地讲:老师没给你教做笔记的方法,更没有讲清楚原理,所以你不会。我这就给你讲清楚,希望你能听得进去,深刻理解,积极实践。</p><p class="ql-block"> 她很兴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看着她走出办公室,仿佛看到她领着一群学生,一群一群因不会做笔记的学生学习困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我写了一篇文章,《你不知道的胶带、改正液》,后来又陆续写了有关学生如何做好笔记的文章刊发在校报上,还在有关集会、督导活动中专题讲座。校园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来那个学生家长同我交流,说孩子的变化真大,做笔记这件事开窍了,一通百通,好像改变了她的各科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家长抖开了一个作业本,激动地说:你看看,这个老师给我孩子一对一,常常要求孩子做笔记,正如你说,感觉好像他在背书,孩子要抄写,期间不断要孩子快点写。课后,孩子还要把笔记再抄一遍,必须工整……</p><p class="ql-block"> 我听得头皮发麻,家长要发疯了。我赶紧想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我说:今年文科全省第二名的学生瑛,就是我班上的,如果你们愿意,她寒假回家来了,你们跟她交流几次。她特别会听课、会做笔记,我都从她身上学到了不少,受到启发很多。</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黑板上的书写越来越少了,基本不用PPT,在“精讲多练”方面下功夫。有一次,同事讲一个知识点“too much 和much too 的区别”,一节课抄了三黑板讲解和例句,要写第四黑板的时候,下课铃响了。要不是公开课,他肯定要拖堂的,因为他说还有几个就不写了,同学们下去自己看看。</p><p class="ql-block"> 哎,我很郁闷。书上的东西,老师抄到教案本,又抄到黑板上,学生抄到笔记本上,抄的过程也没法记忆、理解,课外再阅读消化。何必呢,直接叫学生读书不好吗?我准备好给学生答疑解惑就OK了。</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三天,我找了个机会。上午最后一节课,就在下课铃响起的前一分钟,我说:有个知识点需要讲,做好准备记笔记。大概需要半小时,考虑到大家都很饿了,我就捡几个要紧的讲讲。现在下楼拥挤,打饭拥挤,今天这顿饭慢点吃吧。</p><p class="ql-block">我不断提到吃饭,学生条件反射,似乎有嘴巴吧唧的声响,有人响亮地呻吟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说,不行,你们必须写!准备好了,哦,开始:much too和 too much,哪个词在后,哪个词就是中心词。多练习,啊?</p><p class="ql-block"> 我说完就悄悄出去,都到下一层楼了,才听到有调皮学生喊,“哇,老马走了,吃饭去了,我们也走啊。”</p><p class="ql-block"> “哪个词在后,哪个词是中心词”,学生们嘻嘻哈哈议论着,“这说法厉害。”</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学生们就笑个不止。我问这是啥意思,有人就嚷嚷,“上节课你做的好事!”,“你一句话,有人一节课还没完!”</p> <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这件事都是我们师生聊天的资淡。我有时候做梦,梦见可爱的孩子们,梦起那些个有趣的事,都能笑醒来,和孩子们在一起干事业,乐在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