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护南疆——纪念抗法名将冯子材逝世122周年‌

咏梅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1885年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山河破碎、列强环伺的动荡年代。西方殖民主义的铁蹄践踏着东亚的土地,而腐朽的清王朝在内外交困中摇摇欲坠。然而,在这片被阴霾笼罩的国土上,仍有无数仁人志士以血肉之躯捍卫着民族的尊严。其中,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将,在西南边陲的镇南关前,以一场惊天动地的胜利,为晚清衰微的国运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他就是抗法名将冯子材。</p><p class="ql-block">122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冯子材的身影依然巍然矗立。他不仅是军事史上的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绝境中不屈,在危难时担当,以老迈之躯扛起家国大义。他的故事,不仅是中法战争中的一段辉煌篇章,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自强不息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值此冯子材逝世122周年之际,我们重新翻开历史的卷轴,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位将军的功绩,更是为了铭记一种精神——那是在民族存亡之际,无数中华儿女以生命铸就的“铁血丹心”。这种精神,跨越时空,至今仍激荡人心。</p> <p class="ql-block">一、烽火南疆:晚清边陲的危局‌</p><p class="ql-block">1885年的中国,正值晚清风雨飘摇之际。西方列强环伺,边疆战火频仍。在西南边陲的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一场关乎国家尊严的战役即将打响。面对法国殖民者的侵略,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将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他,便是抗法名将冯子材。</p><p class="ql-block">‌二、老将出马:冯子材的传奇人生‌</p><p class="ql-block">冯子材(1818-1905),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出身贫寒的他,早年投身绿营,凭借战功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清军将领。他历经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战事,以骁勇善战、治军严明著称。然而,晚清官场的腐败与战事的失利,曾让他心灰意冷,一度归隐田园。</p><p class="ql-block">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军攻占越南谅山,直逼广西。危急关头,朝廷重新启用冯子材。年近古稀的他临危受命,慨然赴任:“我虽老,尚能战!”</p><p class="ql-block">‌三、镇南关大捷:血与火的史诗‌</p><p class="ql-block">1885年3月,法军主力进犯镇南关。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冯子材亲率“萃军”迎战。他身先士卒,手持长矛,高呼:“法军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激励将士死战。</p><p class="ql-block">战役中,冯子材采取“长墙战术”,构筑工事,以逸待劳。当法军发起冲锋时,清军伏兵四起,杀声震天。法军溃败,伤亡惨重,主帅尼格里身受重伤。此役,清军歼敌千余人,收复谅山,扭转了中法战争的战局。镇南关大捷成为晚清对外战争中罕见的辉煌胜利,极大振奋了民族士气。</p> <p class="ql-block">四、丹心永铸:冯子材的精神遗产‌</p><p class="ql-block">冯子材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更是一位爱国者。战后,他上书朝廷,力主乘胜追击,但清政府却妥协求和,签订《中法新约》。冯子材愤而辞官,晚年仍心系国事。</p><p class="ql-block">122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冯子材的一生,看到的是一位老将的赤子之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挺身而出,捍卫了国家主权与尊严。</p><p class="ql-block">‌五、铭记与传承:新时代的呼唤‌</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纪念冯子材,不仅是为了缅怀历史,更是为了传承精神。在和平年代,我们仍需要这种“铁血丹心”的勇气与担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以史为鉴。</p><p class="ql-block">冯子材的故事,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缩影。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冯子材长眠于钦州故土,但他的英名与精神永存。在抗法名将逝世122周年之际,让我们以最崇高的敬意,向这位南疆守护者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者按‌</p><p class="ql-block">值此抗法名将冯子材逝世122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之心整理此文,旨在缅怀这位铁血丹心的民族英雄,重温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冯子材将军以七旬高龄临危受命,于镇南关前力挽狂澜,其忠勇担当、舍身为国的精神,至今仍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本文在史料梳理与细节呈现上力求严谨,但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或表述不足之处。我们虚心接受各位读者、专家的批评指正,以期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p><p class="ql-block">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英雄是最亮的坐标。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人铭记冯子材将军的功绩,传承其爱国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