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博古上位过程</b></p><p class="ql-block">● 留苏经历与团体形成:博古原名秦邦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奔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此期间,他与同学王明共同组成了“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小团体,还取了类似苏联同志的名字“博古诺夫”。</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迅速升迁:1930年博古回国,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任干事。1931年,在向忠发叛变的非常时期,经王明鼎力举荐,博古年初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四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1931年10月,年仅24岁、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博古,由于坚决拥护和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一跃而成为临时中央政治局的负责人。</p><p class="ql-block"><b>李德上位过程</b></p><p class="ql-block">● 共产国际背景与初步展示:1933年底李德来到苏区,他话多、理念新,借着共产国际的背景,刚接触博古时就高谈阔论,提出“全盘改造”设想,写下冗长的学校计划,讲军事改革,一套一套的理论让博古觉得他是救星。</p><p class="ql-block">● 与博古各取所需掌握权力:博古明面上是负责人,但实质上对军事工作细节了解不多,需要权威靠山;而李德需要支持者。二人各取所需,李德迅速和中央搭上线,先让军委统一指挥,把大部分部队的决定权纳到自己手中。当时正值第五次反“围剿”,博古深知自己不懂军事,恰好王明推荐的李德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两人都抱着建功立业的想法一拍即合。本来只有提出建议权的李德,在博古总负责人权力的加持下,变成了最终决策人,从而掌握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p><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内容含有AI成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