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千年照初心——淮南市短期疗养老兵参观楚文化博物馆纪实

东方畲

<p class="ql-block">  楚韵千年照初心——淮南市短期疗养老兵参观楚文化博物馆纪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9月18日清晨,淮南大地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市光荣院门前,20多位身着统一军装上衣的重点优抚对象的老兵,精神抖擞地登上旅游大巴。他们在冒着蒙蒙细雨,与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寻根之旅就此启程。</p><p class="ql-block"> 上午九时许,承载着老兵们期待的大巴缓缓驶入寿县楚文化博物馆广场。这座以"楚风汉韵"为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在烟雨中显得格外庄重。当老兵们拾级而上时,镌刻着"天下第一塘"的照壁赫然入目,讲解员的声音适时响起:"这里记载着楚相孙叔敖修建安丰塘的功绩,正是这位水利专家让楚国走向强盛。"</p><p class="ql-block"> 步入序厅,巨型铜制浮雕《楚国八百年》扑面而来。老兵们驻足凝视,手指轻轻划过"庄王问鼎"的图案:"当年我们在前线保家卫国,今天看到祖先们开疆拓土的历史,更觉得肩头责任重大。"</p><p class="ql-block"> 在青铜器展厅,一盏错金银云纹铜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失蜡法铸件,"讲解员的介绍让老兵们惊叹不已,"禁足的12只龙形怪兽,寓意着'酒禁',体现了楚人对礼制的重视。"老兵们仔细观察着纹路:"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了不起,这些细节里藏着治国安邦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当来到"郢爰"金币展区时,这些金币见证了楚国的富庶,可谁能想到,制造它们的工匠后代中,就有我们淮南的矿工。老兵们轻轻抚摸展柜玻璃,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在数字体验区,老兵们瞬间置身于2300年前的寿春城。"快看!那是楚国的战车!"随着老兵们的惊呼,虚拟场景中百辆战车列阵驶过,金戈铁马的轰鸣让老同志们热血沸腾。曾驾驶坦克的老兵们说:"现代科技让历史活了起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多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时,雨停了。老兵们自发在博物馆门前列队,站在楚大鼎前面,让领队章修水拍下美好的瞬间。领队左天宇动情地说:"这些老兵叔叔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承的火种。我们今天的到来,让沉睡的文物有了新的生命温度。"</p><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大巴车载着老兵们驶过寿县古城墙。太阳穿透云层,将斑驳的城砖染成金色。车窗映照着老兵们沉思的面容,他们的思绪或许仍在楚文化的长河中遨游——从"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到"一鸣惊人"的进取意识,从"止戈为武"的和平理念到"抚夷属夏"的开放胸怀,这些跨越千年的精神财富,正通过老兵们的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当老兵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信心返回光荣院时,他们的心中已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正如带队的光荣院工作人员章修水所说:"楚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与军人的使命担当一脉相承,我们要让这些精神遗产成为激励后人的永恒动力。"</p><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