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8所全体疗养人员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p><p class="ql-block">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坐落在唐县城北2公里钟鸣山下。柯棣华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1985年移址扩建,1986年11月新馆建成,1986年与白求恩纪念馆结为姊妹馆向社会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新址)坐落在县城以北两公里处钟鸣山下。穿过停车场,站在友谊桥上,可见胡耀邦题写的馆名“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镶嵌在高高耸立的牌坊上。 牌坊上装有不锈钢大门,大门两侧新建警卫室、售票室和纪念品商店。进大门平台两边建有接待室和办公室等。第一个平台处建有一卧碑,卧碑坊镌刻着白求恩和柯棣华的浮雕头像,下方刻有用中、英文对照的白求恩、柯棣华生平简介。在甬路两侧,有用图案绿化、美化的平台,供游人休息和观赏。拾级而上,站在108级台阶上,回首南望,整个县城尽收眼底;放眼百里,定州开元寺塔远在天际隐约可见。馆区内雪松参天,桧柏挺立,更有鲜花绿草,景色宜人。 唐县是革命老区,又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生前工作、战斗和以身殉职的地方。为了弘扬白求恩柯棣华精神,增进中加、中印人民的友谊,1971年在县城建起了小型白求恩纪念馆,1982年,在馆内增设柯棣华事迹展,故易名“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随着馆藏资料的丰富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纪念馆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1984年3月,胡耀邦同志来唐县参加植树绿化活动时,亲笔题写了“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馆名。同年11月,中央拨专款建设新馆。1986年11月,新馆落成。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省、地领导从北京、石家庄和保定赶到唐县,参加白求恩纪念馆揭幕仪式。加拿大驻华大使葛汉,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代表团团长詹姆斯·克里斯塔克斯,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馆长玛格丽特·埃文思以及白求恩的亲属等11人,专程前来参加揭幕仪式。</p> <p class="ql-block">座北朝南的纪念堂,俩边是走廊,西侧联白求恩纪念馆,东侧联柯利华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全国共有11处白求恩纪念馆或相关红色地标,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北、山西、陕西等白求恩曾战斗过的地区。</p><p class="ql-block">1、武汉白求恩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10年开放,是全国第三个白求恩主题纪念馆,展示其1938年在汉救治伤员的事迹及武汉医疗史。</p><p class="ql-block">2、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白求恩纪念馆。</p><p class="ql-block">3、山西省五台县松岩口村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保留白求恩创建的模范病室,后建纪念馆,展现其战地医疗创新。</p><p class="ql-block">4、河北省唐县葛公村白求恩学校旧址。曾为白求恩培养卫生人才的基地,现为红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其他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包括陕西延安、山西五台金岗库村、河北平山、涞源等地,均设有纪念展馆或遗址。</p><p class="ql-block">白求恩故居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Gravenhurst)的297 John Street North,现为白求恩纪念馆国家历史遗址,是加拿大国家级历史名胜。</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这次去疗养人员,没有一个没背诵过《老三篇》!在展馆大厅白求恩雕像后的墙上,用中英文把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刻在墙上。把原文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纪念白求恩</p><p class="ql-block">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p><p class="ql-block">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p><p class="ql-block">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竟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险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p><p class="ql-block">白求恳同志意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竟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演腔热比,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亡,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竟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竞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感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竞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p><p class="ql-block">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p><p class="ql-block">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痛,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患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讲得,他和白求恩只见过一面,这一面成了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在加拿大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用过的医疗器械</p> <p class="ql-block">穿过的衣服</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亲自设计的马驮医疗器械箱</p> <p class="ql-block">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白求恩逝世于黄石口村。</p><p class="ql-block">房子则是他逝世时的驻地。</p><p class="ql-block">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span>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在延安是的生活情景</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在中国经历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逝世70周年纪念活动,加拿大白求恩纪念协会送的纪念旗</p> <p class="ql-block">柯棣华纪念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柯棣华(1910年10月10日-1942年12月9日),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p><p class="ql-block">,男,印度人,出生在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市,毕业于英国皇家医学院。国际主义战士、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位院长。</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他抵达香港后受中国红十字会欢迎,后抵达广州。医疗队在广州停留后前往汉口,参与红十字会救护工作。武汉沦陷后,医疗队撤至重庆,后要求前往延安被国民党阻挠,最终获得妥协。1939年1月,医疗队准备赴延安时,柯棣华得知父丧仍决定留下。讨论2月,医疗队抵达延安受热烈欢迎,并受到毛泽东等领导接见。柯棣华等人被分配至八路军军医院,部分队员后回国。1940年,柯棣华和巴苏华留在中国并参与晋察冀边区工作,柯棣华出席白求恩墓揭幕式并参与“百团大战”的战地救护,13天内收治伤员800多名,手术585次。</p><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柯棣华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誓言继承白求恩事业。他工作努力,医院获好评,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p><p class="ql-block">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在唐县葛公村因癫痫病发作去世,终年32岁。</p> <p class="ql-block">柯棣华与夫人</p><p class="ql-block">柯棣华的夫人郭庆兰(1916年-2012年6月28日)。她出生于山西汾阳,幼年因父亲早逝,随母亲改嫁至郭家。1939年5月,经杜若介绍加入八路军医疗队,同年与柯棣华相识并结婚。 </p> <p class="ql-block">柯棣华的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柯棣华,病逝后的一张珍贵照片,拍摄于1942年12月,地点是河北唐县。照片中站在遗体旁边,面容憔悴的女子是他的妻子郭庆兰,怀里还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柯棣随印度援华医疗队来中国。为了表示援华抗日的决心,他在柯棣后面加了一个“华”字,即柯棣华。他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于同年12月赴晋东南抗日前线工作。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他曾经为500名伤员做过手术。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由于长时期的超负荷工作,抢救伤员,还要编写教材,突发癫痫疾病,抢救无效病逝。</p> <p class="ql-block">参观白求恩纪念馆当日(2025.9.9.)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9周年纪念日,展馆纪念品商店,展出了许多毛主席塑像、纪念品,收录在此,以表祭奠。</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2025.9.8.至12日,丰台区军休所安排军休1所、28、30、31所近而200军休老同志到河北唐县庆都山唐尧古镇疗养,每天组织参观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出发和归来,28所王所长及工作人都在军休所迎送,大家心里暖洋洋地!所里陪同大家去的田会计,认真负责,热情周到,让大家度过了一次难忘的旅程,临别时,全体人员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再此也祝一道疗养的各位老同志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保养好身体,下次疗养再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