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鲁迅公园

李子墨

<p class="ql-block">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上海市虹口区</span>大连西路345号,占地面积为223745平方米,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体育</span>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迅公园园内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鲁迅墓</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上海鲁迅纪念馆</span>,震撼近代史的<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尹奉吉</span>义举纪念地<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梅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迅公园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间,提桥相连,景色优美。总体上保留了英国风景园的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上海鲁迅纪念馆</span>内陈列品重点表现了鲁迅在上海10年的社会活动和文化<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鲁迅</span>逝世20周年时,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葬于此。鲁迅公园还是上海最早用沙滤水游山涉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鲁迅公园水体生态治理项目获2022年度美国国际设计奖(景观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鲁迅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公园所在地为公共租界工部局所属四川路(今四川北路)界外靶子场,后来划出一部分建成公园,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并开放,初称“新靶子公园”,民国十一年(1922年)改称为虹口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有广阔的体育运动场地,常被军队、警察作为操练和阅兵的场所,最早使用公园的是租界的准军事组织万国商团,上海周围政治、军事形势一有风吹草动,万国商团就入园操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年代各派军阀为争夺上海而发生混战时,万国商团每天清晨和傍晚入园操练达两年之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四年(1915年)5月15日至22日,因公园边上建有<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高尔夫球场</span>及<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运动场</span>,在此举行了第二届<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远东运动会</span>,民国十年(1921年)5月30日至6月4日又举行了第五届远东运动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虹口公园是在靶场基础上扩展而成的,面积略小于兆丰公园,但比其他公园都大,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局部对外国人开放,清宣统元年(1909年)全面对外国人开放,民国十七年(1928年)对中国人开放,是<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苏州河</span>以北地区最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29日,虹口公园内发生了“<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虹口公园炸弹案</span>”事件,轰动全国乃至东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鲜抗日义士尹奉吉向主席台投掷炸弹,炸死占领军司令白川、日本侨民居留团团长河端,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驻沪领事村井、占领军军舰队长野村、师团长植田、领署书记官友野。此案激起了上海市民的抗日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上海(中国地界)沦陷,虹口公园全部被日军占领,改名为“新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此地是日本侨民居住集中的地方,中国人很少敢去公园。原公园靶子场东南部,则被日本人改建为“日本上海神社”,用来作纪念和追悼侵华日军战死官兵的灵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公园即由中国政府接管,改名为“<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中正公园</span>”(中正即蒋介石之名),但民间仍称它为<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虹口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将公园和体育场分开,命名为虹口公园和虹口体育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六年(1927年)10月,鲁迅从广州来到上海,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他曾多次来到虹口公园。鲁迅逝世时,人们就想将虹口公园改为鲁迅公园,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6年1月,国务院决定对上海虹口公园重新规划,进行改建,并迁鲁迅墓,建纪念馆于公园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6年5月4日,虹口公园开始进行扩建,增植大批鲁迅喜爱的树木,移植草皮、扩大湖面、推土山、筑路,新建多座亭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内。公园内建有一座江南民房风格的鲁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本文至此,谢谢您的驻足与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