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东省2025年“新强师工程”省级示范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培训(初中)活动已进入到第二天,天气依然炎热,但仍挡不住48位优秀的一线教师向上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上午,岭南师范学院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郭春才副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思想飞扬与灵魂碰撞的盛宴,一场《AI时代,何以为师》的讲座,让老师们一度陷入恐慌,又一度让老师们信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灵魂的拷问,让老师一度恐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接下来,郭教授给我们展示了各种教师AI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拍一张作业,豆包秒出解析;说一句主题,Kimi自动生成PPT;把作文拍照上传,飞书+DeepSeek联手给分、写评语、建错题本;<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即梦30秒生成国风动画;要分层,用Coze给不同学生推不同题;要写课题申报,立理5分钟拉好综述框架……郭教授不仅给我们现场演示了使用方法,还结合自己的使用心得将每一款软件的利弊分析出来。就这样,大家的恐慌不再,担忧不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掌握了如此多的高效软件,又担心大家“飘”了,于是郭教授又温馨地提醒大家“警惕AI陷阱”,告诉大家AI最擅长“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AI作业必须标来源,AI成绩只能作参考,AI生成内容要进“安检门”再进课堂,守好伦理底线,才能让人工智能不“人工智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的尾声,郭教授给我们提出了希望,寄予了厚望,希望我们用好用对AI软件,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让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更高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的讲座让我们的灵魂飞扬,但韶关上空响过的防空警报声却让我们陷入沉思。在九·一八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沉淀,我们需要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活动方韶关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下午组织我们所有学员参观了韶关北伐战争纪念馆和中共粤北省委旧址。枪炮残片、油印传单、铁血标语,把1926年的风雷拉到眼前。黄埔学生军从这里誓师,叶挺独立团以血肉之躯劈开汀泗桥——那是一场“用理想为刀”的教学:旗帜是教材,炮火是课堂,家国是作业。油灯、蜡纸、发报机,还原当年“最危险的课堂”:昏黄灯光下,省委书记张文彬给青年党员讲授《论持久战》,窗外是敌机轰鸣,屋内是理想低语。一份手刻蜡板写着“到敌人后方去”,字迹稚嫩却力透纸背——那是战火中的“微课”,也是血与火里的“师德培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旧址,回望巷口,我们忽然懂得:AI时代的教师,同样需要这份“暗夜点灯”的勇气;技术越炫目,越需要教育者守住价值、信仰与方向的“秘密电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使命一直都在,我们要牢记孙中山先生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依然在我们肩上;砥砺前行的征程中,我们更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I慧教启新程,赤史铸魂润初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辛红英</p><p class="ql-block">摄影:郭展涛</p><p class="ql-block">审核:胡翠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