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旅(13)建水小火车

阳羡蠡蜀

<p class="ql-block">这次到建水,在多年好友陪同下,坐上小火车观光游览了建水百年米轨小火车项目,其境悠悠,其乐融融。它是云南红河州建水县的标志性文旅项目,以前是没有这个活动的,是近几年启动并深度开发的特色游,其历史渊源与现状发展体现了工业遗产活化与高原生态文旅的新融合。</p> <p class="ql-block">沿着老街,走向建水古城法式小火车临安站。</p> <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1日,建水县政府与昆明铁路局合作,重启米轨小火车作为旅游观光专列,线路从建水古城临安站至团山站,全长13公里,串联双龙桥、乡会桥等文化景点,实现“铁路活化石”的文旅转型。</p><p class="ql-block">路线安排:临安站(起点)→ 双龙桥站(十七孔桥)→ 乡会桥站(法式建筑)→ 团山站(团山民居),运行时间3-4小时,时速20-25公里。车厢配备讲解员,介绍铁路历史与沿线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云南十大怪,其中有一个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建水小火车承载了云南百年铁路的变迁历史,它始建于1915年,于1936年全线贯通,连接个旧、碧色寨、临安(建水)、石屏,前身为个碧临屏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由当时云南地方士绅为维护主权自主筹资修建,轨距仅600毫米(寸轨),是中国最窄、最慢的铁路之一。 其修建背景与滇越铁路密切相关,成为滇南锡矿资源运输的命脉,也是中法越三国经济与文化交融的见证。1970年为适应运输需求,被改造为轨距1米的米轨铁路。随后铁路客运功能逐渐衰退,2003年全面停运并荒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临安站周边的暂设和库房都改造成供游客休闲娱乐和了解小火车历史的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木质车厢、怀旧壁灯、白纱窗帘、老式电风扇,营造民国风情的复古设计。</span></p> <p class="ql-block">准备登上法式车厢前往游览啦。时值暑假旅游旺季,车厢票位已是一周前售罄,经友人协调办到首尾两节的站位票。</p> <p class="ql-block">经过半个小时行驶,来到特色站点第一站- 双龙桥站:毗邻清代十七孔石拱桥,桥身青石雕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每到一个特色站点,列车都停下,安排组织旅客下车观光游览,照相留念。</p> <p class="ql-block">接着到了第二个特色站点- 乡会桥站:这是一个典型百年法式车站,中西合璧建筑,现为婚纱摄影热门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到达终点站- 团山站:其连接团山村,这个村落保留着明清古建筑群,被誉为“云南最精美古民居”。其时中雨正酣,下车到团山站台都有不便,只好放弃了游览团山村的计划(30年前曾游过团山村,是个古老而未开发的少数民族村寨,蛮有特点的)。为节省小火车返程和停站等待时间,我们就乘朋友从古城调来的旅行车提前返回,结束了这次特色小火车旅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水小火车从百年前的民营货运铁路,蜕变为承载“滇南乡愁”的文化符号,其成功在于“保护为先、融合为要、民生为本”的活化理念:既保留工业遗产原真性(如米轨轨距、法式车站),又通过文旅融合激活沿线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未来,随着米轨铁路经济带的扩展,建水小火车或将成为连接中老铁路的国际文旅走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