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杨秋娜(北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265674</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九一八”的警钟仍在耳畔回响,提醒着我们永难忘却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今年9月3日的阅兵式让人热血沸腾——受阅部队军容严整、气势如虹,先进装备集中亮相,彰显着国防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其中最难忘的是抗战英模部队战旗猎猎,承载着先辈们的无畏精神与家国担当。这一切都在时刻激励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捍卫和平,向着国家繁荣富强的目标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6日,我们在盘山游玩,特意来到了盘山烈士陵园来祭拜英烈。</p> <p class="ql-block">盘山烈士陵园是天津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盘山东麓,1957年建成,占地20公顷。 </p><p class="ql-block">陵园核心建筑包括烈士纪念碑(聂荣臻、谢觉哉等领导人题词)、烈士墓区、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馆及盘山抗日斗争事迹陈列馆。园内保留抗日标语刻石、战场遗址等历史痕迹,还有八路军石海战斗遗址等重要抗战遗迹。 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p> <p class="ql-block">“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九三八年党中央毛主席派遣八路军邓宋纵队挺进冀东,创建了盘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在那销烟弥漫的年代,盘山的每个山洞都留下了英雄们的足迹。盘山的每个深谷都回响着壮士们的豪言,是革命烈士的鲜血哺育了盘山的苍松翠柏,是先烈们的革命精神鼓舞着冀东人民永远向前。因此,这里也称为抗日根据地遗址。</p> <p class="ql-block">盘山烈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今天没有开门。经查,该馆设上下两层展厅,基本陈列“盘山风云主题展”分为“抗日烽火”“浴血奋战”“赢得胜利”三部分,通过189件(套)展品展示1927-1945年盘山地区抗日斗争史。馆内藏有363件(套)革命文物,包括林皋烈士的党员识字课本、包森烈士使用的药瓶、民兵提灯等实物。</p> <p class="ql-block">从百度上下载了几张纪念馆内照片</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廊是为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而新增的仿古式纪念建筑,位于陈列馆的北面。碑廊全长为64米,宽度为4米,高度为3.7米。以主南路为界,碑廊的东西两侧各矗立9块黑色花岗岩石碑。东部碑文是蓟县革命简史,西部碑文内容是抗战时期日寇在蓟县制造的29起骇人听问的惨案,共计34000余字。</p> <p class="ql-block">李运昌题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碑廊承载了太多的悲惨史实,描写了29起日本人在盘山实施的残酷暴行,让人义愤填膺!</p><p class="ql-block">斑驳的砖石上,每一道刻痕都是无声的控诉,那些被定格的血泪瞬间,是侵略者铁蹄下百姓的哀嚎,是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的锥心之痛。</p><p class="ql-block">昏暗的廊柱间,仿佛还回荡着当年的哭喊与枪声,冰冷的文字将日军烧杀抢掠的恶行一一烙印,每读一句,都让人胸腔里翻涌着对暴行的愤怒,对受难同胞的深切痛惜。</p><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段段文字的陈列,更是民族记忆里无法愈合的伤疤。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的苦难不能遗忘,侵略者的罪恶不容篡改,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守护好如今的和平。</p> <p class="ql-block">为祭慰英灵,公元2001年8月将陵园中原65座无名烈士墓内的骨灰分别安葬于此墓。墓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4.3米,宽2.85米,高1.4米。墓室东西两分四层安放烈士骨灰盒。刻此碑铭,以昭后人。</p> <p class="ql-block">盘山烈士陵园烈士墓区重修碑记</p><p class="ql-block">巍巍盘山五峰高耸,革命烈士浩气长存,岁月流逝,不减英雄本色,世纪更迭,更添緬怀之情。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之际,重修烈士墓区,借以慰藉英灵,昭示后人。</p><p class="ql-block">重修后的烈士墓区,将原有主墓两座。陪墓三十五座,群墓三十座,重新整修。一百二十九名无名革命烈士墓合建为两座。经查阅和考证有关资料,又将二千五百四十五名蓟县籍革命烈士和五十一名外埠在陵园安放骨灰的革命烈士,一并重新立碑安葬。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一千三百一十七名,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九百九十四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烈士二百八十五名(含抗美援朝烈士)。</p><p class="ql-block">重建工程于公元二00一年五月动工,于当年十月告竣。</p><p class="ql-block">草命烈士永垂不行!</p><p class="ql-block">特此立碑,永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北部最高点,碑基面积1177平方米。碑身用汉白玉石块砌成,上雕刻齿轮麦穗图案,象征着工农联盟。碑高27.5米,10余里外就能瞻仰它的雄姿,其雄伟毅力的碑身,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崇高形象和磊落胸怀。聂荣臻、谢觉哉、宋劭文、李运昌等同志亲笔题词,镌刻在烈士纪念碑的四周,表彰了先烈们为民族为人民牺牲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党和人民对先烈们的怀念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右侧</p><p class="ql-block">抗日英雄浩气长存!—宋劭文</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背面</p><p class="ql-block">为人民革命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李运昌</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左侧</p><p class="ql-block">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谢觉哉</p> <p class="ql-block">石海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茫茫石海,天然屏障。著名的石海战斗遗址位于陵园墓区东侧。是清朝静寂山庄的“小石城”。“磊磊拳石无央数,攒簇累积坚城国〞,乾隆的题诗刻石尚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石海南北长400-500米东西宽100-150米不等。石头散漫堆积,犬牙交错,大块如房子,小点的像碌碡,大都呈馒头状圆形。石海北端有块丈五见方的大石块名曰点将台,是当年包森副司令员指挥打仗插军旗的地方(现石块上方正中仍有人工凿就的旗杆孔)。石海有若干石罅石洞相通,易守难攻地形十分复杂。</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一年春,我八路军十三团一营部队在这里与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发生了遭遇战,我军处于劣势之下,全部进入了石海利用石罅沉着应战,抗击敌人两天两夜,敌人死伤惨重,而我只有两名轻伤,最后取得突围胜利。目前,这一遗址已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纪念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参观烈士陵园,让我们看到先烈们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和平。走出陵园,我们的内心满是震撼与感恩,更加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烈士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定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敬畏之心珍视和平,以清醒之志警示未来,让先辈精神在传承中永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