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文朋艺友建群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恰逢本群优秀主持人朱修枚去山西旅游,受群主杨平委托,采访了同群的山西音乐家协会主席吕欣荣。以下是采访有关内容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吕欣荣:山西音乐家协会主席、文化部优秀专家、山西歌舞剧院国家一级作曲</p><p class="ql-block">朱修枚:文朋艺友群“主持人之星”</p><p class="ql-block">以下视频由朱修枚提供。</p>  <p class="ql-block">吕:朱老师,欢迎您到太原来做客!</p><p class="ql-block">朱:非常感谢吕老师盛情款待,开心!受群主杨平大哥委托,对您进行一个简单的采访。</p><p class="ql-block">朱:正值我们文朋艺友群建群十周年,首先,让我们表示祝贺!请您简单聊一下您与文朋艺友群的缘分吧。</p><p class="ql-block">吕:这十年,觉得过得真快。对,弹指一挥间。当时一直玩博客,玩着玩着后来变成微信了。加入文朋艺友微信群以后特别高兴,又找到组织了。</p><p class="ql-block">朱:是的。博联社解散了以后,大家都成了流浪的孩子,没着没落的。然后杨平大哥建了这个群以后,感觉找到家了。感谢杨平大哥把咱们又召集到一起来,干杯!</p>  <p class="ql-block">朱:作为文朋艺友群的成员,您如何来评价这个群体对艺术工作者的意义?然后分享一下让您印象深刻的一些感动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吕: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能加入到咱们这个群是一件盛事。我是一个很单一音乐作曲的一个人。我从高中时候就瞎写古体诗。这个群在文字上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氛围非常好。相互学习交流,大家都很真诚,冯老,在诗词方面特别专业还愿意教授别人。咱们群主是全才,李德良诗写的是真好,特别活跃,作品特别多。杨明华诗也写的好。张慧老师每年都帮我做新年贺卡,特别佩服他那么大年龄了,能不断的进取,学习。诗写的好,还会P图。我们的榜样还有张琰,能够写诗填词。周飞琴老师也是全才啊,能歌善舞,写文字那么好,人长得那么漂亮,各方面都好。咱们文朋艺友群是藏龙卧虎,肖静萍老师会摄影又唱戏。人才太多了。我真的感谢咱们这个群,把我慢慢的历练到当了九年半主席的换届时候,凑合的把七律写出来,十分高兴。这个群让我们大家都受益匪浅。要感谢群主,当然这样一个团队,需要大家来共同维护。陈辉老师,原来在博联社也写文章,但是在文朋艺友群里一下子让人亮眼。是在冯老搞了一次这个诗词培训后,进步非常快。反正是有了这个群,大家在这里边交流,不管是跨行业也好,还是本专业也好,都能发挥自己的闪光点哈。</p><p class="ql-block">朱:特别是老前辈对咱们一些晚辈的指点,都特别的真诚。我们非常有幸加入这个群。</p><p class="ql-block">吕:还有祁志德像顽童一样的,大家相处无拘无束。其实很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啊。</p><p class="ql-block">朱:通常都说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但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是实实在在的,没有那种虚拟感觉。</p><p class="ql-block">吕:我们文朋艺友群之所以这么优秀,这么好,能维持十年坚持下来,实际上是群主对咱们这个入群的人选甄选的非常严格。必须推荐人介绍,然后由群委通过。必须同意遵守群规,才能进来。</p><p class="ql-block">朱:原崇德老师文学、摄影也是全才。当时,我俩还没见过面。有一年他自驾去了青岛,我们一起和青岛几个博友见了面。咱们这个群只要有机会,不管到了哪,首先想到的先找群友见个面。</p>  <p class="ql-block">朱:汇聚了不同领域人才的文朋益友群,您觉得这种跨领域的交流对您的音乐创作有什么启发呢?</p><p class="ql-block">吕:这个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创作不光是音符的堆砌,是以文学为基础,文学这个养分是音乐很重要的组成。有好多作曲家,在文学领域底蕴越深厚,做出来的音乐作品就越深刻,艺术都是相通的。咱们这个群是一个立体结构的,像是一个凌霄塔一样,互相借鉴,互相吸引。</p><p class="ql-block">朱:大家在这样一个氛围中,都受到了熏陶的。在群里头我是最笨的。</p><p class="ql-block">吕:没有,你是最真实,最调皮的。其实我们需要这样的,活跃起来以后生理年龄虽然大,但是心理年龄年轻了。对身体就越好,笑一笑十年少嘛。朱老师的太极剑、太极拳锻炼身体,既健身又老有所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心心的,而且文字功夫也很好。</p><p class="ql-block">朱:我文字不行。你知道我是样样通,样样松。以前在博联社的时候做自我介绍,我说是文科当中的理科状元,理科当中的文科状元。我只能在文科生面前讲理,在理科生面前讲文,是很松懈的,也没有那么严谨做事情。要向大家学习,还在学习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朱:站在这个文朋艺友群建群十周年这个节点上,您对咱们这个群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或者是建议呢?</p><p class="ql-block">吕:这个群非常有意思,平常的主题活动很丰富多彩。应该发扬下去,再来个十年、二十年没问题。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下,这个群肯定会继续发展壮大起来。</p><p class="ql-block">朱:当时刚建这个群的时候,实际上人不多,小而精。现在已经100多人了,慢慢的壮大。</p><p class="ql-block">吕:我们是和群主目标一致的。希望这个群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在群主的领导下,我们都加油来维护好,为此,为咱们这个文朋艺友群持续性发展,干杯!</p>  <p class="ql-block">朱:您长期致力于山西民歌和戏曲等传统音乐与现代化融合,这种创作理念是如何形成的?能否分享将地方元素成功转化为现代作品的案例呢?</p><p class="ql-block">吕:案例就很多,因为干了一辈子音乐。民间音乐,是咱们中华民族音乐的根蒂,而且是魂,如果没有这个根,就成为无源之水。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不成熟,写作品只有激情、青春。当时都是想怎么用民族音乐结合现代的这种节奏,写出既有民族风味又有时代感的作品。山西的民歌是比较单一的。我利用素材整整创作了1年到2年的时间。不管山西哪个地方的素材,我可以创作出既有民歌风味又有现代韵味的作品。80年代,中央广播电台就播我的《春来了》,连续播了八年,特别有画面感。我要奔七了,三年就70了。过去是七十古来稀了,自己觉得还像五十多岁。</p><p class="ql-block">朱:谢谢吕老师!其实我真的是一点都不懂民歌,但是很喜欢。就觉得那个山西的民歌特别有冲击力,然后一唱起来就让人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吕:音乐是人民群众精神的主要需求,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把音乐送到我们的群众中去。音乐的源泉就是从民间采风的。几千年民歌形式,一代代传承发展,才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中华民族音乐。</p><p class="ql-block">朱:您对这一块的贡献非常大,山西人民应该感谢您!</p>  <p class="ql-block">朱:非常感谢吕老师给我讲了这么多音乐的知识。我记得在疫情期间,您创作了一首人民医师之歌。在这个创作当中,您是如何去平衡这个公益主题和山西音乐特色呢?这首歌后来获奖了,您对获奖有什么感想?</p><p class="ql-block">吕:这个作品正好是山西卫生厅厅长,到了山西的时候创作的。山西医师协会会长,先写的歌词,我们发现主题非常好,展示卫生系统精神风貌,经过加工,成为山西医协的会歌。山西医师协会组织了合唱,后来北京好几个团都唱,上了央视,在医疗系统都有传唱,反响非常大。</p><p class="ql-block">朱:非常感谢吕老师创作了这么一首能够展示白衣天使精神风貌和牺牲精神的歌曲。</p>  <p class="ql-block">朱:再次感谢吕老师接受我的采访!最后,想请您对咱们文朋艺友群的各位成员说几句祝福的话。</p><p class="ql-block">吕:文朋艺友群的各位老师、各位学者、各位朋友好,我以后多多参加咱们群的活动,多多向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好好地学习。同时谢谢杨平群主,谢谢朱老师这么远来到太原看望群友,谢谢各位!</p><p class="ql-block">朱:非常感谢吕老师,以茶代酒敬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