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南:2015年南非旅游

刘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南非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简称“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东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 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南非在历史上为英国殖民地。1961年5月改名为南非共和国。 在白人统治时期长期在国内以立法和行政手段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1994年4月27日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产生了制宪议会和新政府,同年南非终止了种族隔离制度并通过保障黑人权利的法案,后加入英联邦。 南非是非洲的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经济相比其他非洲国家相对稳定。 南非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较为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黄金、钻石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南非已被确定为一个中等强国,并保持显著的地区影响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2010年世界足球杯比赛场,称为南非鸟巢,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Soccer City Stadium)是南非最大的球场,球场可容纳94700人,南非世界杯的揭幕战和决赛都在这里举行。足球场的外墙是由一个个赭红色和黄色相间的小块混杂组成的,亮灯时中间可以透光,非常美丽,体育场底部大片的赭红色则用来模拟一团团升腾的火焰。顶部有一个个金黄色的小山,象征南非的金矿,预示那里出产黄金。路口有一座蓝色烟筒状的建筑,上面有很多图案,挺漂亮。远处有一座山丘,导游告诉我们:那是一座废弃的金矿。那里风很大,吹得我们站立不稳,山脚下吹起漫天的尘土,就像沙尘暴一般,顷刻之间看不见那座山。大家拍照完毕,上车走人,</p> <p class="ql-block">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南非第一大城市,著名的“黄金之城”,是南非共和国经济、政治、文化、旅游中心,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约翰内斯堡位于南非东北部瓦尔河上游高地上,海拔高度为1754米,在恩古尼语中,约翰内斯堡被称作“伊高比”,意思是“黄金”。它和豪登省(索托语中的“黄金之地”)的其他地区一起构成了南非经济活动的中心。约翰内斯堡于1886年建城,原是一个探矿站,随金矿的发现和开采发展为城市。地处世界最大金矿区和南非经济中枢区的中心。附近240千米地带内有60多处金矿,周围还有众多工矿业城市,合占南非工业总产值一半左右。约翰内斯堡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公园和草地占城市面积1/10左右,市区由铁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为重工业区;北为市中心区,分布有主要商业区、白人居住区和高等学校。大概每一个初到约城的人都会被它的现代繁华所迷醉:巨厦林立,娱乐场所光影缤纷,人们脸上都散发着健康的光泽,那份喧哗与熙攘全然与欧美的大城市无异。</p> <p class="ql-block">上车去比勒陀利亚,那里的治安不好,在车上导游叫我们看,路上的白人,都是在这里上班的白领,全部没有背包手袋,以防被抢。也有不怕死的中国人在此做生意,以箱包饰品为主。市区建筑还不错,教堂广场正在维修,封路,不能进入车游,只能在路口隐约看到一角。</p> <p class="ql-block">约翰内斯堡的酒店规模很大,入住时,导游吩咐大家没事不要出酒店大门,不敢百分百保证,但是百分之九十九出去会被打劫,尤其是中国人,因为黑人知道中国人习惯随身携带现金。</p><p class="ql-block">黑人主要有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聪加、文达、恩德贝莱9个部族,主要使用班图语。白人主要是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曾自称布尔人,约占57%)和英国血统的白人(约占39%),语言为阿非利卡语和英语。有色人是殖民时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隶的混血人后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语。亚裔人主要是印度人(约占99%)和华人。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和阿非利卡语为通用语言。白人、大多数有色人和60%的黑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亚裔人约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兰教;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在郊区,沿途夕阳西下,天边红彤彤,可惜树木遮挡,拍不到美丽的晚霞。那也是一家园林式酒店,茅草屋酒店,它是四星级酒店,曾经接待过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宾客。每间客房呈独栋式,散落在丛林花草中,屋顶装饰着茅草,具有浓浓的原始部落的味道。酒店范围很大,屋顶是茅草顶,充满非洲气息,感觉很好。导游先带我们去餐厅认路,然后带我们去找房间,他的房号排列不顺,指示牌没有。原来我们那间在小路的尽头。虽然是茅草屋,里面的装饰却十分讲究,所有用品一应俱全,洗手间十分宽大,一个淋浴间还有一个浴缸。房间很大,有两张1.5米的大床,非常舒服。房间内有热水壶、电吹风、咖啡和茶,浴室很大,床头柜还放着两颗巧克力。空调器直接安装在墙上面,按键即可开启。我们洗漱之后休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家酒店曾经接待足球世界杯的酒店,前台有许多关于足球的摆设。</p><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有两个签满名字的足球,原来这家酒店是负责世界各国球队的接待酒店之一。</p> <p class="ql-block">酒店内的孔雀。</p> <p class="ql-block">科斯纳开始花费巨资打造传奇的“城中之城”,也就是“失落之城”(The Lost City)。太阳城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西北方约190公里处,是南非亿万富翁梭尔·科斯纳(Sol Kerzner)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建造。太阳城是南非的著名旅游胜地,有“世外桃源”的美誉 ,也是世界小姐选美的胜地。太阳城并非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超豪华度假村。在今天,“失落之城”主体建筑是拥有338间房间的皇宫大酒店。在酒店门口的喷泉里,有制作逼真的跳羚等动物铜雕,酒店大堂内则悬挂着奢华的水晶吊灯、摆放着斑马皮座椅等,大堂后方是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时进餐的餐厅。除去酒店,景区内还移植了120多万株植物,建造出了人工雨林、沼泽区、地震桥、人造海滩等景点。我们首先走到地震桥,桥中央还有一些裂纹,用水泥修补过,导游说大约1点钟,桥体就会震动,如同地震一般。桥两边都是大象雕塑,旁边山体还有猎豹雕塑,一点钟发出响亮的隆隆声,可是在桥上感觉不到震感,有一个团友说栏杆上感觉到轻微的颤动。走过地震桥,来到一个圆形广场,中央一座喷泉,尽头是人造海滩,很多人在那里游泳嬉戏,对面山顶就是皇宫酒店,绿色的圆顶,十分抢眼。拍摄完毕,我们跟着导游去赌场,那个赌场规模比昨日那个规模稍大,有几个团友立马兑换筹码下赌场,我们四人则绕场一周,然后去赌场旁边的热带雨林观看自然景观。那里有点像高尔夫球场,大片绿色草地,有一个宽大的游泳池,,环境优雅,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鸟岛。</p> <p class="ql-block">整排的动物雕塑</p> <p class="ql-block">太阳城远处酒店</p> <p class="ql-block">太阳城内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 都】比勒陀利亚( Pretoria )为行政首都,改名为茨瓦内Tshwane,人口约235万;开普敦(Cape Town)为立法首都,人口约350万;布隆方丹(Bloemfontein)为司法首都,人口约75万(2007年统计数据)。南非的司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是南非的司法首都,位于中部高原,为全国的地理中心,四周有小丘环绕,夏热,冬寒有霜。它最初为一堡垒,1846年正式建城。现为重要交通枢纽。布隆方丹一词,原意为“花之根源”。市内丘陵起伏,风景秀丽。它是南非最高司法机关所在地,主要建筑物有:市政厅、上诉法院、国家纪念馆、体育场和大教堂等。国家博物馆内有著名的恐龙化石。建于1848年的古堡是市内最古建筑。1849年所建的旧省议会。</p><p class="ql-block">参观联合大厦,导游告诉我们,大厦前没有升国旗,说明祖玛不在此办公。我们在这里参观一小时,刚好有一班黑人小朋友在一座雕像下面表演,由三个老师带领,又唱又跳很好玩,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p><p class="ql-block">大厦前面有许多贩卖工艺品的小摊档,小贩会用简单的汉语和我们交流,推销他的工艺品。对年纪大的男士叫:胡锦涛的爸爸,自称祖玛的爸爸,觉得很搞笑。</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了南非概况:黑人占全国人口79.5%,白人占9%,9%是杂色人,亚洲人占2.5%,亚洲人中印度人居多。中国人在南非有合法身份的有30万人,非法中国人也有30万人,大多数是福建人。在南非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帮人看店铺,包吃包住,每月1000美元工资。最高收入是白人,通常过万兰特以上,其次是杂色人,黑人工资通常很低,大约是2000兰特左右。南非以外的黑人(周边)工资更低,通常只有1000兰特,而且可以随时解雇。南非本国的黑人不能随意解雇,否则工会发出仲裁信,雇主需要支付半年左右的工资赔偿。所以南非人不愿意聘请南非本土黑人,因而引发南非黑人的抗议,主要针对周边国家的黑人,认为抢了他们的饭碗,与华人无关。</p> <p class="ql-block">荷兰小镇的风景迷人,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是白色,原来这里规定,每四年粉刷一次外墙,一律刷成白色。各种形状的建筑都有,教堂与其它地方不同,没有精雕细琢的雕塑和纹饰,显得庄严肃穆。路边树上开着漂亮的紫薇花,远处绿色的山峦白云漂浮。街头的餐厅酒吧坐着许多白人在那里悠闲地品尝食物,仿佛置身欧洲,有些院落就像一幅油画。在教堂旁边有一间时代久远的老宅,后面有一个花园,需要另外购票才能入内参观。</p><p class="ql-block">有许多座各种式样的教堂,这座比较特别。</p> <p class="ql-block">位于南非北部的比林斯堡野生动物园,是南非第四大野生动物园,占地约为500多平方公里的它,可以折射出这里动物的丰富度,建于1979年的比林斯堡野生动物园,至今它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经过时间的变迁,曾经农户在这里留下的印记,现在仍可以查寻到。为了建立动物乐园,农户搬走了,经过努力开垦的土地,让给了动物朋友,留下了无限的美丽景色。连绵起伏的山峦,以及幽深的大峡谷,在1993年时,比林斯堡野生动物园,已经大约有6000头野生动物逐步迁入。其中包括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类动物。由于舒适的环境以及生长旺盛的花草树木,在这里野生动物繁衍速率较快。不得不在各个路口和山口拉起了围栏。这是南非第四大野生动物园,就在太阳城背后,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就到了,我们团一共有10人参加吉普车游动物园,有小邓带队,每人支付100美元游览时间为2.5小时。吉普车两旁只有坚实的车门,吉普车窗户是敞开的。导游叫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这里的动物,自然形成一个食物链,对人的气味不熟悉,也不会对不熟悉的气味进行撕咬,所以绝对安全。其余的坐中巴游动物园,走常规大道,游览一个半小时不需另外付费。导游告诉我们:南非动物有五霸:1是金钱豹,其中猎豹以速度快见长,金钱豹印在200兰特纸币背后。2是非洲水牛,群居,印在100兰特纸币背后。3是狮子,群居,印在50兰特背后。4是非洲象,印在20兰特纸币背后,非洲象耳朵呈倒三角。5是犀牛,印在10兰特纸币背后,犀牛有黑白犀牛之分,白犀牛才是五霸之一。我们刚到动物园门口,就有一些非洲羚羊在吃草,进入大门,导游带那10人去吉普车前,交代司机6点钟回到另外一个门口。在一颗大树下,一只灰色猴子坐在树杈上,后来才发现胸前怀抱一只小猴子。可惜太远,拍的模糊了。接着我们进入动物园,陆续看到许多非洲羚羊,在一个密林中,有一只非洲野牛在吃草,由于那里的草很茂密,野牛屁股向着我们,只能拍到后半部分。继续往前,看见一群斑马和长颈鹿在吃草,距离颇远。在路边有一只长颈鹿的尸骸,倒卧在那里,导游说已经有3个月了,皮毛依然鲜艳。司机眼睛比较尖,很快发现右边有一群大象,可惜太远,我那部长焦相机也只能拍到很小的身影。后来左边发现一只犀牛,司机驱车至距离湖边最近的位置停下,给我们拍照,距离仍然很远。我们叫团友慢慢看,不要那么快叫司机走,我们的时间比乘吉普车的短,早出去等的时间长,不如在动物园里多待一些时间。在湖的另一端,有许多非洲羚羊在吃草。到了一个水坝边,有非洲黄牛和许多海鸥在歇息。远处草丛里还有许多角马在吃草,可惜太远加上逆光,很难拍摄到他们的身影。接着一段荒漠,典型的非洲草原景象,旁边的石头山看上去挺壮观,叫司机稍停拍照。很快就到了动物园另一个大门,结束了动物园的游览。我在动物园门口一侧发现了几只犀牛,长焦拉尽,只能拍到身影。在另一侧有一群角马在吃草,距离更远,只能看到黑乎乎的影子。在动物园门口,几个黑人摆卖工艺品,我们出去观赏,只有那个江苏小伙子买了最大的长颈鹿的木头模型,我们只是拍照,随便看看。在动物园内的一棵大树上面,有许多小小的鸟巢,一个个吊在树梢上,随风摇摆,慢慢夕阳西下,黄色羽毛的鸟儿开始回巢,从鸟窝的小洞钻进去,很好玩,我们用相机拍摄,以此消磨时间,很快就到了6点钟,结束野生动物园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进入野生动物的门口,一颗大树的枝桠上蹲着一只怀抱小猴子的母猴。</p> <p class="ql-block">羊</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犀牛</p> <p class="ql-block">树上挂着密密麻麻的鸟巢,美丽的小鸟从底部钻进去很有趣。</p> <p class="ql-block">售卖中的野生动物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出发去钻石店参观,在市区一家戒备森严的二楼,外面根本没有商号。导游凭密码打开大门,我们到了二楼,进了一道门,全部人进入关上门之后,第二道门才能打开,进入大厅,面积不是很大,不许拍照。有一位华人女店员迎上来,介绍钻石的信息。南非的切割技术非常好,能够使钻石所有的的切割面聚光,发出耀眼的光泽。橱窗摆着坦桑尼亚石制成的项链,坦桑尼亚石产自坦桑尼亚,只有一处出产此石,挖完就没有了,因此有有升值的空间。它的硬度比钻石低,6.5左右,钻石硬度是10,色泽艳丽,有蓝、紫色两种,很受消费者青睐。这家店可以直接加工裸钻镶嵌,只要十分钟即可。可是大家只是观看,有一位团友看来看去,最后还是没有购买。</p><p class="ql-block">另一个工艺品商店,同样是戒备森严,导游用手机扫了门上密码,开门让我们进去。有南非的国宝茶、水晶、斑马皮、鸵鸟蛋、首饰等等,我们逛了一圈,随意拍照,没有看上的物品。斑马皮标价4万兰特,5折也要2万兰特,相当于1万人民币,能否携带入境还是问题。</p> <p class="ql-block">从约翰内斯堡飞往开普敦的飞机上可以俯瞰南非大地。</p> <p class="ql-block">开普敦(Cape Town),南非第二大城市,南非立法首都,西开普省省会,开普敦都会城区的组成部分,南非国会及很多政府部门亦坐落于该市。开普敦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及码头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的游客中心,导游在此宣布注意事项和集合时间,大家四处浏览。</p><p class="ql-block">开普敦市南端是著名的“好望角”,这是每一位探险的人充满浪漫情怀的地方。当你站在好望角自然保护区 (Cape of Good Hope Nature Reserve) 的古老灯塔前方,凝视弧形的海洋,几乎可以想象出南美洲就在你的右边,澳洲就在左手侧,而遥远的南方、细长银白色的就是南极洲。并且在展望台上还可以看到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两股海流交汇形成巨大的漩涡,这座海拔 87 米的展望台修建于 1919 年,是非洲海岸最明亮的灯塔。好望角鸟瞰好望角正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即非洲南非共和国南部。强劲的西风急流掀起的惊涛骇浪常年不断,这里除风暴为害外,还常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海浪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的山坡,波高一般有15-20米,在冬季频繁出现,还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海况就更加恶劣,而且这里还有一很强的沿岸流,当浪与流相遇时,整个海面如同开锅似的翻滚,航行到这里的船舶往往遭难,因此,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好望角最初称为风暴角,是位于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它是开普敦的地标,也是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处,它的正南方便是遥远的南极洲。好望角处于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内其实有两个海角,除了好望角还有一处海角名为开普角(Cape Point),它同样是景区内最受欢迎的景点。好望角虽在保护区内,但却可以开车进入。景区大门非常简单,进入后两旁都是鲜花灌木,绵绵远山。在通往好望角的路上可以远远看到远处山坡上有一座黑白分明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由于纪念碑在上坡上,山上杂草丛生,基本无法达到纪念碑脚下,只能远眺。在纪念碑隔着马路的另一侧,还有一座面向大西洋的纪念碑,这是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的纪念碑,最初也就是他命名这个海角为风暴角的。一路上还可以看到不少狒狒蹲着路边休息,它们一点也不怕人,悠然自得的散步或休息。这里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好望角,一条是通往开普角的,开普角在山上,需坐缆车前往,好望角则在海边。如果先前往开普角的话,行驶到山脚下的入口,随后可以坐缆车或者步行上山。我们驱车来到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导游下车购买门票,大门坐落在山坡下方,四周全部都是灌木植物,汽车顺着公路向上开,一路原野上百花盛开,有一簇簇白色小花,紫红色的小花和大棵黄色的帝王花,一株帝王花有上百朵花,有些地段几乎整片都是帝王花。还有一些低矮的黄色花朵,拍起来好像油菜花。一路真是美的享受,山花烂漫,美不胜收。导游告诉我们,上个月山上开的是白花,这个月是黄花,下个月是粉色花,每个月的颜色都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时间往最高处的灯塔走去,那里风很大觉得挺凉爽。</p> <p class="ql-block">灯塔下方有一根木柱,上面钉满指向世界各地的方向牌,方向牌上刻有公里数。灯塔下面很窄,有些外国人在四处看风景。我们围绕灯塔一周,看四面的风景,好望角是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交界处,只是我们不知具体的交界处而已。</p> <p class="ql-block">石级边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靠海洋边的石级而下,每一处的视觉都不同,海水拍打悬崖激起巨大的浪花。我们来到好望角的底部,无路可走,只能绕到好望角背后,那里视野开阔,岸边都大块的鹅卵石,上面有一条黑色的海带梗,有手臂粗,已经干枯,如同一根黑色的绳索。</p> <p class="ql-block">近海边的鹅卵石色彩艳丽。</p> <p class="ql-block">海浪拍打岸边的礁石,惊飞起上面的海鸟。</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北距开普敦52km。但从此通往富庶的东方航道有望,故改称好望角。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来往于亚欧之间的船舶都经过好望角。现特大油轮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仍需取此道航行。好望角多暴风雨,海浪汹涌,位于来自印度洋的温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汇合处。1939年这里成为自然保护区,好望角东方2公里(1.2里)处,设有一座灯塔。</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从地理和历史课本上面得知非洲的好望角,想不到现在可以近距离观看它。在好望角国家公园内,繁花似锦,尤其夺目是黄色的帝王花,高大的植株布满盛开的帝王花,导游告诉我们,不同的月份,颜色各不相同,分别有白色、黄色和粉色。</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登上好望角的灯塔,灯塔下方竖着一根木桩,有指向世界主要地方距离和方位的牌子。灯塔下方就是一个犄角,右侧可以看到好望角,山崖边多个观景台,可以从不同的高度观看好望角。</p><p class="ql-block"> 到达好望角的海边,要翻过一座小山崖才能看到延伸出海的好望角,我们只有10分钟时间,不可能翻过去。海滩布满巨大的石块,同时分布一条50公分宽的干枯海带,海带梗足有手臂粗。远处海面漂浮大片的海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近海的岩石上面栖息着众多的海鸟,海水拍打岩石,溅起高大的浪花。</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处。好望角的对面就是南极洲,右边是南美洲,左边是澳洲,可惜我们没有那么好的眼力,只看到远处水天一线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开豪车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学地理老师介绍好望角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如今飞越重洋来到好望角,如同梦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前往豪特湾,乘坐10点钟的游船去海豹岛观看海豹。海豹岛上的海豹原本生活在桌湾的罗本岛上(RobbinIsland),只因罗本岛渐渐被人类占据并改建为关押犯人的监狱(曼德拉曾在那里被关押了27年),海豹们最终只好栖居在这些远离陆地的礁石上。最早发现德克岛上有海豹的是当地来来往往的渔民,他们看到经常有海豹在这里晒太阳,便抛下捕到的小鱼给这些海豹吞食。于是,越来越多的海豹聚集到这儿,最终成了德克岛独特的风景线。为了保留这独特的海豹岛生态,当地政府禁止猎杀海豹,同时严禁游人上岛。德克岛上的开普软毛海豹(Arctocephalus pusillus)是一种皮毛光滑,看似鱼类的哺乳类动物。海豹们的寿命约20至40年。公豹比母豹还要重,约300公斤。德克岛上总共有海豹600至5000只,总数会因季节而改变。这些海豹浑身长着油光黑亮的皮毛,能发出猪吼般的声音。海豹的听力极佳,在水中可以敏锐地辨别声音,它们的眼睛在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猎物。海豹以鱼类为食,虽然长得浑身滚圆,但在水中却异常灵活,游速可达每小时17公里。海豹的寿命大约为20岁,母海豹一般4岁首次怀胎,公海豹约10岁开始发情,一般在年底时进行交配。由于这一时期公海豹忙着繁衍后代无暇进食,所以只能靠身体内贮存的油脂维持生命。母海豹的怀孕期约8至12个月,通常一次只产下一只小海豹。小海豹出生一个多月就可以下水游泳,半岁时便能在水中待一两天,长到八九个月时就能从开普敦沿海岸线北上一直游到纳米比亚的十字湾,全长有1600公里。海豹的主食为鱼类、章类以及贝类,天敌是鲨鱼以及鲸鱼。海豹们的血管集中于鳍状肢上,因此海豹们时常将鳍状肢伸出水面,以便吸收热量。它们每天蜕一次皮毛。开普软毛海豹乃是南部非洲的本土品种,繁殖于南非以及纳米比亚的海岸线上。我们到达豪特湾,游船还没有来,码头上面一排售卖工艺品的摊档,最多是木雕和鸵鸟蛋。码头上有黑人饲养的海豹,供游客拍照,前面放着一个罐头盒,收取费用。主人示意海豹摆放各种姿态给游人拍照,然后扔鱼肉喂海豹。</p> <p class="ql-block">大约20分钟就到了海豹岛,远远地就闻到一股骚味,正如导游所说:这里的海豹是毛海豹,又有厚厚的脂肪,所以会发出一股体臭味。只见面积不大的礁石上密密麻麻的布满海豹,水中还有很多海豹在游弋跳跃,游船不断晃动,大家站立不稳。我拍了两张,赶紧换成录像模式拍摄。游船很快就返航,大家余兴未了,无奈下船。驱车去西蒙镇午餐,</p> <p class="ql-block">码头边售卖工艺品的摊档</p> <p class="ql-block">7点钟出发去赫曼纽斯小镇的鲸鱼湾。开普敦人口中,黑人25%,白人60%,剩下是杂色人,中国人大概有几万人,大多数在那里做生意。早期南非把中国人列入黑人中,现在列入杂色人,地位有所上升。黑人中,80%有艾滋病,其中艾滋病患者占50%,30%是艾滋病感染者。连他们的总统祖玛都是艾滋病患者。在南非,通常体检首先就是检验艾滋病,而艾滋病在南非不是稀奇病例,毫不奇怪。</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午餐是一条炸鱼配薯条和可乐,炸鱼外酥里嫩,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岸边栖息的海鸥,只需扔一块小石头过去,整片海鸥飞起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两艘渔船卸渔获,基本上都是大约手板长的小鱼,直接装到塑料筐里,洒上冰粒装车。接着走到右侧岩石上面,那是一块布满纵向石纹的巨大岩石,一直延伸至海中。我们小心翼翼的走到海边的岩石缝边,在凹槽中有许多贝壳牢牢地扒在岩石上面,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扒下来。有青口、鲍鱼仔、海葵,五彩缤纷,色彩艳丽,对于我们没有见过的海洋生物,十分兴奋。</p> <p class="ql-block">岩石上的海蛎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些海蛎牢牢地蚆在礁石上。</p> <p class="ql-block">酒庄小镇,沿途风景不错,有许多大面积的葡萄园和玫瑰花。玫瑰花原来是特意种植的,只要葡萄园出现病虫害,首先就反应在玫瑰花的叶子上,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葡萄遭受病虫害的侵袭,玫瑰花起了葡萄园医生的作用。而且南非的葡萄都是多年生的老藤,只有一根粗大的老藤,大约一米高,顶部长着叶子,有如树冠,没有其他的葡萄藤蔓。和我国的葡萄不一样。导游介绍:1679年,荷兰首位派驻总督的西蒙·范德斯特尔(Simon van der Stel)到达开普敦,替代范里贝克成为当地领导者。他十分钟爱喝葡萄酒,便致力于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为这个日后的重要产业奠下了重大的基础。另一方面,他也致力于扩展殖民地的疆界和领土。1688年,首批非荷兰裔的移民来到了开普敦,他们就是在法国反新教徒运动中被逼害的胡格诺派教徒。东印度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居住点和农地,而他们亦为未来的葡萄酒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荷兰小镇成为开普敦地区最为富裕的地方之一,一般都是农场主和酒庄主人在这里居住,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名车:宝马、奔驰等。</p><p class="ql-block">我们面向美景,在那里午餐,品尝五种葡萄酒,从色泽淡的白葡萄酒开始品尝,依次是2种白葡萄酒、花酒2种红葡萄酒。我不会品酒,只是觉得花酒最好喝有一股香甜的味道。服务员都是漂亮的白人女郎,应该是荷兰人的后裔。午餐是土豆烧牛肉,味道不好吃,于是团友要求增加一个煎蛋,吃完还上一个蛋糕,蛋糕比较好吃,餐后每人收6元人民币的煎蛋钱,真是冤枉。</p> <p class="ql-block">盛开的玫瑰</p> <p class="ql-block">酒庄范围很大种满各种花卉,玫瑰花尤其多,因为在葡萄园种玫瑰,可以监控葡萄长势,如果有虫害玫瑰先反应出来,农民马上就可以做防护措施,确保葡萄健康生长。</p> <p class="ql-block">开普敦的酒店。这个酒店规模很大,环境一流。我们通过大堂走到前面的草坪,有两只雁鹅在草地吃草,草坪中央还有一块水泥国际象棋棋盘,摆放着黑白两种棋子。旁边种满各式花草,赏心悦目。想看日出。可是山坡不高,到达坡顶太阳已经出来。整个酒店建筑都是白色,两排房间并列弧形状排在山坡上。走到外面我们住处对面的房间,他们的房间正对着草坪,房子旁边种满花草,还有躺椅,十分惬意。我们继续顺着大路绕到酒店的大门口,那里的景色十分漂亮。拍完照片,顺着小路走到大堂门口,看见左侧还有一个白色亭子,可是那里没有路过去,看看已经7点钟,于是先吃早餐。自助早餐品种丰富,很合胃口。早餐后,我们穿过我们住处的走廊,需要房卡才能打开过道门,从刚才大路边一个花架门中进入,就是第一排房屋的草坪,听见雁鹅的叫声,到了草坪看见有一群雁鹅在吃草,那里靠近池塘边有一排粉红色的小花,变成一条花径,十分漂亮。在亭子上可以拍到整条花径和草坪。草坪上的雁鹅好像对我们怀有警惕,后来我学它的叫声,才没有走开。在屋顶有一只雁鹅与草坪上的鹅群相互鸣叫,估计那只在屋顶放哨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郊区一家酒店,也是园林式的酒店,环境非常优美舒适。途中,导游说为什么叫约翰内斯堡的缘由,那里名叫约翰和内斯的人很多,天上掉下石头随便也能砸中一个名叫约翰或内斯的人。而此地又是他们居住地,于是就加一个堡,全称约翰内斯堡。酒店大堂插满鲜花,有许多帝王花。帝王花,灌木,又名菩提花, 俗称「木百合花」或「龙眼花」,原产南非,是南非共和国的国花。帝王花是菩提花的最高级别的品种。有多种颜色,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颜色。我们穿过长长的过道,才到达我们房间,大大的落地门窗,可通房外,屋外有一对桌椅供小恬。房间内有画片、布置清雅。我们洗漱休息。有团友聚在一起打牌喝酒,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酒店的早晨,酒店的院子绿化很好,又许多鸟类漫步其中,有孔雀,珍珠鸡,啄木鸟等。</span></p> <p class="ql-block">酒店花园</p> <p class="ql-block">国际象棋</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p><p class="ql-block">我们去郊区一家酒店,也是园林式的酒店,环境非常优美舒适。</p><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插满鲜花,有许多帝王花。帝王花,灌木,又名菩提花, 俗称「木百合花」或「龙眼花」,原产南非,是南非共和国的国花。帝王花是菩提花的最高级别的品种。有多种颜色,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颜色。我们穿过长长的过道,才到达我们房间,大大的落地门窗,可通房外,屋外有一对桌椅供小恬。房间内有画片、布置清雅。我们洗漱休息。有团友聚在一起打牌喝酒,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酒店客房</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p> <p class="ql-block">开普敦的桌山缆车可载达多人,启动时,自动旋转使乘客在缆车内可以360°无死角观看四周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缆车站下方竟然有一位穿着红色衣服的攀岩者,勇气可嘉!</p> <p class="ql-block">我们排队登上缆车,我调了录像模式,缆车360度旋转,原来是底盘转,转速很慢,缆车上升速度很快,一会儿功夫就到了顶部。导游给我们一个小时参观桌山,上面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环绕整个桌山,还有一条环绕半个桌山,我们的时间只能走半个桌山。刚到第一个观景台,就看见山崖上有一个攀岩者,正在山崖上一个小平地站着,大家纷纷拍照。导游说过:桌山是攀岩爱好者的天堂,他们攀上桌山游览之后,才乘坐缆车下山。尤其喜欢在雨季攀登桌山,山高路滑,才能挑战自己的极限。回来之后,在另一张照片(缆车上面拍到)还有一个正在攀爬的攀岩者。接着往前走,看见一个白人站在高高的岩石上面,非常好看,好像摸到天空一般,我走到那块岩石上,也拍一张这样的照片,上面的风很大,同时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桌山又称为「上帝的餐桌」,是开普敦最醒目的标志。 这是一块巨大而光秃的山岩,高高耸立且连绵11公里,远远望过去,就好像是一个光滑平面的大桌子。 桌山的最高点为1,088公尺,上层为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桌山的最高点为1,088公尺,上层为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 这里山中有许多小动物,山脚下也曾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这里山中有许多小动物,山脚下也曾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当白云飘过桌面时,开普敦居民会将此景称为「白巾铺桌」。 在山上可以俯视整个开普敦市区,同时也可以眺望好望角。在山上可以俯视整个开普敦市区,同时也可以眺望好望角。“桌山”其实是一组群山的总称,位于开普敦城区西部,狮子头、信号山、魔鬼峰等,千姿百态,气势磅礴,郁郁葱葱。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桌山主峰海拔1082米,山顶却平展恰似一个巨大的桌面,由于地处两洋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地中海的奇特气候环境,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充满神奇莫测的气氛,有时云雾也会偶然散去,但这样的日子一年中屈指可数,而且每次也就持续数个小时。整个山顶隐没在浓浓的雾色里,四处迷迷茫茫,三五米开外的景色都看不见了,面前只有看不透的乳白色的混沌。山顶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开阔无比。淡淡的白云覆盖在山顶上,头顶着蔚蓝色的天空,人在山上走,我在云中游,犹如遨游在太空。山上怪石林立,形状各异,有的像挺胸的巨人,有的像翩翩起舞的仙女,有的像戳破青天的宝剑……这些大自然的天成杰作构成了一座天然博物馆。桌山山势如此之高,山上也没有见到水源,但植被却十分茂密,且种类繁多,据说达1470种,即使是植物学家来到这里,也会感到目不暇接。山上的鸟类多得出奇,岩石上,小道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四处转悠,根本不躲避游人,热衷赏鸟的人在桌山能够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乐趣。还有豚鼠、岩兔之类的可爱小动物在游人身边跑来跑去,有的甚至顽皮地蹲在岩石上让游人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桌山的边缘有一只绿色的蜂鸟在树枝上,静静地让我们拍照。</p> <p class="ql-block">桌山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石头。</p><p class="ql-block">桌山顶部,就像一个大平原,上面长满植物,以灌木和硬草居多,还有一些芦荟。山顶全部都是岩石与花岗岩,这么多植物居然可以茂盛生长,真是奇迹。从桌山俯瞰,可以看到整个开普敦市区和两面海湾,附近还有一个小岛罗本岛,是当年囚禁曼德拉的监狱,现在辟为博物馆,当年的政治犯自愿在那里做讲解员,带人参观。还可以看到位于市区的绿点球场,是2010年世界足球杯半决赛的场地。我们迅速游览一周,时间已经差不多,到达缆车入口处排队下山。</p> <p class="ql-block">俯瞰开普敦市区</p> <p class="ql-block">各个方位俯瞰整个开普敦风光。</p> <p class="ql-block">我桌山看见远处一个模糊的小岛—罗本岛,曾经关押曼德拉的地方,现改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桌山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桌山模型。</p> <p class="ql-block">绿点球场参观,那是2010世界足球杯半决赛的比赛场,现在成为综合体育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信号山观日落,信号山 (Signal Hill)。信号山位于桌山一侧,同属桌山国家公园(Table Mountain National Park)景区,海拔350米。它因正午时鸣炮而得名。桌山的另一端因外形象狮子头又被称为狮头山。信号山是晚上观赏被誉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开普敦夜景的最佳地点。站在信号山上能从多个角度欣赏美妙的景色,有雄伟的山峦、浩瀚的大海、繁华的都市、美丽的港湾以及著名的罗本岛。</p> <p class="ql-block">信号山等日落,地面铺设的绿色网,是供跳伞者作为定点落地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和游客一起观看日落</p> <p class="ql-block">夕阳打在游客身上,形成美妙的逆光。</p> <p class="ql-block">日落了!导游开了一瓶香槟庆祝。</p> <p class="ql-block">西蒙镇是一个军港,有一条铁路海边而过,</p> <p class="ql-block">西蒙镇午餐,从餐厅去企鹅沙滩的路上,风景优美,有一条铁路就在海边,公路要隔着铁路才能看到大海。因此开普敦开辟了一条铁路旅游线路,可以乘坐火车观看海湾美景。导游叫我们,下次报名参加高端团,就可以乘坐火车游览此地。我问导游:铁路靠近海边,不会被潮汐淹没?导游说这里没有潮汐,水面平静。西蒙镇还是一个军港 ,镇上居住着军人及家属,还有许许多多的老人。这个地区的社会治安是非常好的。这里看不到星罗密布的电网,看到的是干净、宁静,错落有致的民居。相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非常惬意的。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房屋只卖给50岁以上的老人,社区服务很到位,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24小时服务,还分为,自理、半自理和全护理三种养老方式。对于饲养的宠物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确保安静。很多路牌上面有一只戴着军帽的狗,因为这只狗拯救了很多 士兵,因而受此礼遇。不时可以看到列队的军人经过。企鹅滩位于开普敦东海岸西蒙镇,开普敦的西蒙镇和开普角之间的伯尔德斯海湾被称为“企鹅海滩”是印度洋上的小海湾。这里,沙滩、岩石和岸边的小丛林是穴居动物企鹅理想的筑巢和栖息地。银色的沙滩上,成群的企鹅,有的在享受阳光,有的在冲浪,有的则蹲在沙丘的洞巢中孵化后一代。1982年,当地渔民在这里发现了最初的两对企鹅,在当地居民自发的保护下,经过20多年的繁衍,到现在企鹅的数量已发展超过了3000只。海湾附近丰富的海产品―沙丁鱼和凤尾鱼给企鹅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加上当地政府和动物保护组织的大力保护使南非企鹅得以大量增加。 人们用木板搭建了一条长长的走廊,深入到企鹅们栖息的海滩,使我们可以游走于企鹅群中,近距离地观赏企鹅。它们挺着白白的肚子,摆动着两只退化的翅膀,摇摇晃晃,憨态可掬,背上拖着黑色的长羽毛,就像穿着燕尾服的绅士。 非洲企鹅,也叫驴企鹅,因为它们的叫声像驴子。是唯一一种生活在非洲大陆的企鹅。<span style="font-size:18px;">斑点小企鹅常常私自闯入居民家中,以致沙滩管理员常常要将它们逮捕回沙滩。</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排队进入企鹅沙滩,顺着木栈道走到沙滩边,成群的斑点小企鹅在沙滩上或礁石上,也有在海水里游弋的,看样子个头很小,只有30厘米左右,肚皮上有少许黑斑点,站在那里憨态可掬。四周的风景靓丽,盛开的三角梅红艳艳,黄灿灿,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和树,装点得十分好看。在草丛和灌木丛中,有许多半圆形长长的瓦筒,上面有编号,估计是企鹅窝,个别瓦筒里可以看到企鹅蹲着里面。我们拍完一边,快速走到另外一边观看企鹅,步履匆匆,算是游览完毕。</p> <p class="ql-block">西蒙小镇的工艺品摊档</p> <p class="ql-block">开普敦糖果街,那里的房屋分别涂成红、黄、绿、蓝、紫等颜色,有如彩虹,非常漂亮,很多游客在那里拍照。</p> <p class="ql-block">早上开车前往糖果街。导游告诉大家:糖果街并不是售卖糖果的地方,而是马来人居住地。当年马来人在开普敦没有社会地位,把房子涂成不同颜色以示区分。他们的生活习俗被留下来,形成一道风景线,如今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走在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马拉区的波卡普街(Bo Kaap)上,宛如进入缤纷的童话世界般,五彩斑斓的房屋尽入眼帘。大红、翠绿、深紫、米黄、海蓝、亮橙……对比鲜明的颜色,让整条街道犹如披上了彩虹的外衣。彩色小屋大都是一层的平房或两层的平顶小楼,每个房屋间有游廊相连,有的游廊还装有别致的铁栏杆,还有别出心裁的房屋主人在自家的房子上画上可爱的漫画。然而这些看来缤纷可爱的彩色小屋,背后其实有段殖民辛酸史。17、18世纪因种族隔离政策,马拉劳工不准设立门牌,为了辨别住宅,居民只好将房屋漆成彩色,免得进错了家。如今,种族隔离早已废除,具有传统意义的彩色房子却保留了下来,并且误打误撞,成为游客观光、明信片的取景胜地。</p> <p class="ql-block">带我们去观看十二峰,狮头山的大西洋沿岸,便是风景如画的克利夫顿海滩和坎普斯湾。桌山和与其相连的山脉在此形成了十二座山峰。山形壮丽,当地人称之为基督的十二信徒,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常年有穿比基尼的游泳女性,所以也称“比基尼海湾”。我们到达那里,风景十分优美,十二峰云雾缭绕,山峰前面的海湾一直延伸至天边。白色的海滩,粉蓝色的海水上面,很多冲浪者在海中练习,可能是天气比较凉,基本上没有人游泳。山坡上都是豪华的别墅,导游告诉我们:开普敦最贵的房屋就是背靠桌山,面向大海的屋子。许多欧洲人在这里购买别墅,欧洲冬季他们就到开普敦呆上2个月,躲避寒冷的冬季。一些在山崖上的房屋,还设计修建了私家缆车,通往自家的房子里。我们欣赏完毕十二峰上车离开</p> <p class="ql-block">、南非开普敦十二门徒峰是屹立在坎普斯湾蜿蜒起伏的十二座山峰。坎普斯湾背依十二座山峰,面朝沙质细腻的沙滩。 坎普斯湾是全球时尚追逐者们的天堂,是开普敦的富豪区,这里有高档别墅,据介绍,一些著名球星、影星在这里买了房产。 关于十二门徒峰,一传说是耶稣十二个门徒被这里美丽景色吸引在此化成十二座山峰。还有一传说是:在很久以前,十二个基督教徒从西方来南非传教行善,结果在海上不幸遇难。可不久这十二门徒竟然又死而复生,然后从这里登上岸。民间说是耶稣拯救了他们。为了纪念十二门徒,人们把这十二个山峰命名为“十二门徒峰”。象征耶稣十二个弟子的山峰,远远看去像是耶稣组织他们围绕桌山在开会。</p><p class="ql-block">帝王花是南非的国花,随处可见,酒店大堂也用它做插花。</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广场购物,为了安全起见,决定送大家一起去。给我们一个小时,讲清楚集合地点和时间。我们对购物没有兴趣,先顺着海堤看风景,傍晚天气阴沉沉的,海景一点不漂亮。我们绕到广场背后,原来有一个游乐场,刚好有一群黑人正在表演,我们可以拍摄他们</p><p class="ql-block">附近的海边有许多野生海带漂浮,海带梗有手臂粗。导游说,当地人不吃海带,日本人提出购买南非的海带,南非却不卖给他。回应:我们虽然缺钱,但是不差这点钱。其实海带下面生长着龙虾,形成一个天然的生物链。南非很重视环境保护,规定龙虾超过65厘米才能捕捞,而且私人每次只允许一只。其它海洋生物都有相应的法规。</p> <p class="ql-block">  时间很快过去,给我们留下太多的遐想,美丽的风景,多样物种和植物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记忆。美中不足是没有时间和机会外出闲逛,真正领略南非的风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