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于铁路方短信通知“K966次列车因故停运”,我们只能被迫退票,因此打乱了我们的行程,改签这两趟火车接力:从扎兰屯到齐齐哈尔中转到白城,为此我们要多花1.5小时在齐齐哈尔等待,不仅多花10元车费,还要深夜才能到白城。</p> <p class="ql-block">昨晚9:20从博克图到达扎兰屯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旁的中东铁路特有的水塔。</p> <p class="ql-block">奋进扎兰灯光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扎兰屯又是一个具有现代移民文化特征的新兴城市。20世纪初,中东铁路通车后,扎兰屯迅速按城市模式发展,很快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摘自扎兰屯博物馆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b>人口流动记录</b>:中东铁路通车后,大批俄籍员工定居在扎兰屯。1907年有俄侨1643人,1937年增至1909人。1954年俄侨始返,1965年全部离境。1936年,日本开拓团进入扎兰屯,强征土地实施垦植。1942年,有开拓团19个、1222户、3026人。1946年,遣返剩余948名日本人回国。扎兰屯有三次移民高峰,即1940、1960和1975年。仅1973年前后,由山东、河北、辽宁、吉林等地流入的人口达6980户、35500多人。</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鄂伦春部落来到雅鲁河流域游猎。同期,鄂温克族被强迁到索伦屯(现萨马街),专司护林兼狩猎。1926年后,时有朝鲜族人到雅鲁河流域种植水稻。1938年,日伪实施开拓移民计划,招募达斡尔人向布特哈旗移民。2010年,扎兰屯有鄂伦春族274人,鄂温克族1415人,达斡尔族5874人,朝鲜族2554人,俄罗斯族167人。</p> <p class="ql-block">酒店就在距火车站300处。</p> <p class="ql-block">9.18为了去附近早市去吃早餐,赶上扎兰屯中心小学上课时间。</p> <p class="ql-block">早市就在距酒店500处,几条马路按品种各不相同。干货价格比之前我们所到之处相对便宜。</p> <p class="ql-block">沙果是扎兰屯特产,价格便宜到1-3元不等。</p> <p class="ql-block">蚕蛹价格也比吉林早市便宜近一半。</p> <p class="ql-block">蠕动的活蚕蛹是柞蚕蛹,所以个大。</p> <p class="ql-block">带外皮(柞蚕丝)的蚕茧。</p> <p class="ql-block">一碗羊杂汤12元,实实在在全是内容。</p> <p class="ql-block">还有狗肉汤15一元,没肚子吃了。</p> <p class="ql-block">机器人在做刀削面,老板只管装碗。</p> <p class="ql-block">吊桥公园离早市就隔两条马路。</p> <p class="ql-block">吊桥公园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纪念碑建于1945年10月,碑高15米。系纪念在抗日战事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于1945年在扎兰屯英勇献身的5位苏联红军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碑座四面都有铜浮雕。</p> <p class="ql-block">百年吊桥</p> <p class="ql-block">叶剑英1967年题诗“扎兰屯”。</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阳光浴场旧址</p><p class="ql-block">建于1905年,当时为中东铁路高职人员疗养地。</p> <p class="ql-block">在吊桥公园拍照45分钟,就去旁边的扎兰屯历史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扎兰屯图书馆,就在历史博物馆旁边。</p> <p class="ql-block">扎兰屯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元代,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等流域属于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斡赤斤之封地,在此游牧、狩猎200余年。后成吉思汗二弟拙赤·哈萨尔的后裔,嫩科尔沁部又在此生活了200年,至清初迁离。明清设治、建立政府主要管辖该地女真人和以后陆续迁徙而来的其他少数民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清初,世居黑龙江中上游的达斡尔、鄂温克(索伦)、鄂伦春等民族,规模性内迁到嫩江流域。另有部分鄂温克人迁到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一带。他们分别被编入布特哈各旗,并设职官“甲喇”,扎兰屯由此得地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清康熙七年(1668年),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至清末开始从山东、河北等地招垦荒民进入扎兰屯地区垦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唐代以前,扎兰屯地区先后属于滋貊、东胡、夫余、鲜卑、契丹、匈奴、室韦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公元1406年,明朝在雅鲁河流域设置阮里河卫,在绰尔河流域设置朵颜卫,归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节制,主要管辖该地的女真人。清代设布特哈副都统总管)管辖。1929年,设雅鲁县。1932-1949年,先后有5个省、盟级治所设在扎兰屯,使扎兰屯成为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894年,布特哈副都统在扎兰屯设立官庄。1916年,黑龙江省在扎兰屯境设济沁河稽垦局和扎兰屯稽垦局,后在扎兰屯合并为雅鲁设治局隶属龙江道。1929年,改升雅鲁县。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扎兰屯铁路附属地内一切行政、驻军、司法均归中东铁路管理局管理,地方无权管辖。后由中东铁路公司交涉局扎兰屯交涉分局与地方协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32年,在扎兰屯设伪政府“兴安东省公署”。1933年,伪兴安东分省撤雅鲁县改布特哈旗。原雅鲁县区域,东至阿伦河西岸与布西县分界,西至绰尔河,南至扎赉特旗、景星(今龙江县西)县界,北至大兴安岭分水岭与呼伦县分界。1933年,改设布特哈旗后,音河以东区域划归新设的阿荣旗。布特哈旗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9503平方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45年冬至1946年初,设兴安东部区行政公署;1946年3至6月,设纳文慕仁省政府;1946年6月至1949年4月,纳文慕仁省、兴安省、纳文慕仁盟政府3个省、盟级治所均设在扎兰屯。1946年10月至1947年5月,兴安省政府机关在扎兰屯办公。1950年1月,博克图努图克及所辖巴林、雅鲁嘎查划归新设立的喜桂图旗(今牙克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市)。1969年,归黑龙江省管辖;1979年,重归内蒙古管辖。1983年10月,撤布特哈旗设扎兰屯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45年8月9日0时10分,150万苏联红军分路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8月13日,苏联红军先头部队通过扎兰屯。8月16日下午,苏联红军后续部队第7军第602师进驻扎兰屯,在扎兰屯地区解除了985名日伪军的武装,并接管了火车站、银行等部门。1946年4月28日夜,驻扎兰屯苏联红军撤离回国。</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摘自博物馆展板)</span></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03年,是沙俄贵族消遣娱乐之处1937年为温泉宾馆:1955年后,为中共布特哈旗旗委办公处;1960年为布特哈旗政府第三招待所,刘少奇、乌兰夫、叶圣陶、老舍等国家领导人和文化名人曾在此下榻,1988年为市政协办公处:2005年为兴华派出所办公处:2006年改建为扎兰屯市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历史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于2014年8月落成。占地面积11553平方米。由沙俄森林警察大队旧址、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沙俄酒窖口址、面包房、中东铁路历史主题文化广场和蒸汽机车陈列六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铁道会议旧址(2013年国保)</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1763平方米,属俄罗斯建筑风格。当时为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解放后,为扎兰屯铁路俱乐部现为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铁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沙俄酒窖</p><p class="ql-block">建于1909年面积90平方米原铁路俱乐部用于存放酒水,后期铁路食堂储存蔬菜.2014年恢复使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中东铁路博物馆简介</p><p class="ql-block">全国第一座以中东铁路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国家AA级景区,始建于2007年,设有5个场景,占地面积11553平方米。由建于沙俄森林警察大队、铁道会议旧址、沙俄酒窖,蒸汽机车及中东铁路历史文化广场组成。该馆集中展示了中东铁路从建设到回归55个春秋以来跌宕起伏的历史和中东铁路站系、中东铁路建筑、中东铁路机车大观、红色记忆及扎兰屯中东铁路遗址保护与利用等专题内容。</p> <p class="ql-block">六国饭店旧址</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03年,为俄国青年本僚木什金创办的俄式餐厅,1937年由雅鲁县副县长,商人吴宪茂改为六国饭店,主要经营俄、日、朝、中国等中西大菜,重点接待中东铁路、满铁及地方上层人士,1948年为扎兰屯铁路地区职工食堂。</p> <p class="ql-block">伪兴安东省历史陈列馆(中东铁路扎兰屯避暑旅馆旧址)2013年国保</p><p class="ql-block">1903年建,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国际避暑旅馆。1932年海满抗战时,曾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前方总司令部。1945年,曾为东蒙古人民自君军骑兵第五师司令部。建国后,改为扎兰屯铁路公寓。2011年,辟为伪兴安东省历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内部建筑局部</p> <p class="ql-block">知青博物馆(闭馆),隔着铁栅栏拍几张建筑外观。</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打车来到距火车站不到2公里的抗洪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抗洪胜利纪念塔</p><p class="ql-block">1998年特大洪水冲垮了雅鲁河大桥,为纪念抗洪胜利建碑。</p> <p class="ql-block">扎兰屯大桥</p><p class="ql-block">系内蒙古自治区灾后复建重点工程之一。利用亚行贷款及部分国内配套资全始建子一九九九年四月八日,是年九月廿七日竣工。新型为单跨40米钢筋混凝土预应力T型梁,桥长325.74米;桥宽14+2*2米。</p> <p class="ql-block">大桥下是扎兰屯的母亲河雅鲁河</p> <p class="ql-block">桥下钓鱼人</p> <p class="ql-block">枯水期的雅鲁河</p> <p class="ql-block">从纪念币打车来到扎兰屯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扎兰屯车站旧址(2013年国保)</p><p class="ql-block">建于1902年,面积514平方米,是当时中东铁路全线8个三等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建筑——水塔(围挡中)</p> <p class="ql-block">时间已经下午四点,站前广场上学习轮滑的孩子们好可爱。</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要告别扎兰屯经齐齐哈尔转车去白城。在扎兰屯火车站周围,把中东铁路相关建筑基本走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微信步数2.15万步,</span>时间安排真是恰到好处。4:55准备上车。</p> <p class="ql-block">23:30的白城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