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斯布鲁克到天鹅堡又遇因特拉肯—奥德瑞之旅

福运常伴

<p class="ql-block">《金色穹顶下的王朝往事:因斯布鲁克黄金屋顶探秘》</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间很快来到了7月13日,是我们出游的第五天,告别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意大利,我们来到了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西部蒂罗尔州的首府,位于因河畔,地处阿尔卑斯山谷。享有群山环绕的“阿尔卑斯山谷的宝石”之美誉。这里有参天的杉树,散落四周的湖泊,随处可见的野生天鹅,人行其中,如在画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亲临这座中世纪城市,在狭窄的小街上,欣赏哥特风格的鳞次栉比的楼房,黄色棕色的建筑外墙面上雕刻的圣经人物和马匹格外耀眼,尖顶的金属装饰闪闪发光,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展现出古城的风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金屋顶”是因斯布鲁克的标志建筑,建于1500年,以前这座建筑曾是公爵的府第。其出名之处是建筑物突出的阳台上装饰华丽的金色屋顶,整个墙面及阳台雕梁画栋装饰非常讲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斯布鲁克的黄金屋顶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据说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为纪念其与米兰公国公主比安卡·玛丽亚·斯福尔扎的第二次婚姻而建造的。这一工程不仅是皇室联姻的象征,也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向欧洲各国彰显哈布斯堡王朝财富与权力的政治宣言。建筑最初为蒂罗尔大公弗里德里希四世的宫殿一部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委任尼克拉斯在1494年至1496年间将其改建为有哥特式穹隆的宫廷包厢,以便在此观赏广场上的比赛和戏剧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因斯布鲁克的任意一条街道行走,抬头可以看到阿尔卑斯山脉的雪山胜景,踩着脚下古老的条形方砖,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迪士尼城堡原型:新天鹅堡的童话幻梦与现实》</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因斯布鲁克出发,乘坐大巴约88公里到达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西南方的阿尔卑斯山麓,这里有高天鹅堡和新天鹅堡两座城堡,彼此隔山相望。</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色天鹅堡叫高天鹅堡又称旧天鹅堡或霍恩施旺高城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万高镇霍恩施万高村,与新天鹅堡隔山相望。城堡始建于12世纪,最初由施万高骑士建造,1832-1836年由巴伐利亚王储马克西米连二世在原址废墟上重建,现存建筑融合哥特式与浪漫主义风格,现开放14个房间展示王室生活空间及艺术藏品。城堡中世纪时曾作为宫廷抒情诗文化中心,斯道芬王朝末代成员康拉丁王子居住于此。16世纪荒废后,拿破仑战争期间遭严重损毁。重建后成为王室夏宫,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在此度过童年并长期居住。城堡内保留哥特式祈祷室、描绘罗恩格林传说的天鹅骑士大厅等历史空间,部分房间曾用于接见作曲家瓦格纳等文化名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天鹅堡是迪士尼城堡的原型、白色外观,城堡建造在阿尔卑斯山麓的陡峭山坡上,视野开阔,是德国的象征,也是德国浪漫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天鹅堡是路德维希二世参与建造的。建筑特色以白色大理石为主,造型优美,环境险峻。堡内装饰有大量天鹅元素,如日用品、帏帐、壁画等,水龙头也为天鹅形状。建筑融合了哥特式细节与巴洛克风格的门窗、列柱回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天鹅堡主要景点有红色回廊、仆人房、起居室、国王宫殿、歌手厅等。国王起居室,的床盖木制,有哥特式精致雕刻,花费十四位雕刻家四年时间完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德维希二世性格内向,不善政治,与现实世界常有隔阂。建造新天鹅堡也成为他逃避现实、沉浸于自我理想世界的一种方式。此外,他对表姑茜茜公主(奥地利皇后)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堡的建造也暗含对这份未能实现的情感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新天鹅堡因其独特的童话气质,成为迪士尼城堡的原型之一,也成为全世界游客向往的“梦幻之地”,而路德维希二世与这座城堡的故事,更增添了它的传奇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览天鹅堡这天,天上下着大雨。我们乘坐着德国车夫驾驶的马车,沿着一条长长的上坡路去往高天鹅堡。车夫大胡子,高大健壮的身材,高高的鹰钩鼻,白皮肤,完全是日耳曼人的特征!我们对面坐着欧洲一家四口,听口音应该是德语,我完全听不懂的一种语言。坡道两边是茂密的的森林,下边是蓝色的湖泊。马蹄的哒哒声伴着淅沥的雨声,我们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放松,走近城堡,眼前浮现出那个时代宫廷生活的画面—热闹的舞会、繁杂的礼数、身着盛装的王公贵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特拉肯—上帝遗落的一双眼睛</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特拉肯—上帝遗落的一双眼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说上帝遗落了一双眼睛,那就是瑞士的因特拉肯,如果瑞士是一个令人眩晕的梦,因特拉肯就是一个美丽的仙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特拉肯是瑞士伯尔尼州的一个世界著名旅游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特拉肯位于瑞士西部的伯尔尼高地,处于图恩湖与布里恩茨湖之间,拉丁文原意是“两湖之间”,故又名湖间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梦荷黑马特是因特拉肯镇中心的一片绿地广场,这里是昔日修道院的庭园,是一块宽阔的绿地,有花坛、喷泉、雕塑,有绿树、鲜花。这里视野开阔,可以眺望到少女峰的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荷黑马特还是滑翔翼的降落地,草坪边上有接待点,付费后会有工作人员把游客带到附近山上进行自由滑翔,体验在高空欣赏因特拉肯的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荷黑马特广场北边马路对面就是赫赫有名的何维克街商业区,作为城镇核心开放空间,何维克街是因特拉肯小镇的主街道,连接东、西两个火车站。街道两旁布满了商店,有瑞士特色的手表店、巧克力工坊、纪念品店等,还有高级酒店、赌场和露天咖啡座,游客可以一边购物一边赏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这条购物街,使我们的旅行时间得以延长很久,趁着团友们在名品店血拼之际我帮女儿在荷黑马特广场拍了许多令人满意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 登雪朗峰:与雪山、云海的零距离邂逅》</p><p class="ql-block"> 雪朗峰是瑞士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伯尔尼山中,因特拉肯市正南处的阿尔卑斯山群之中,海拔2970米,是该山脉北部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它因007系列电影《女王密令》和《铁金刚勇破雪山堡》在此拍摄而闻名于世,山顶有邦德世界、007雪洞、007星光大道等景点,充满了007元素,是邦德迷必到的“打卡圣地”。</p><p class="ql-block"> 登雪朗峰主要通过缆车,缆车是大玻璃箱子,可以容纳80名乘客。从施特歇尔贝格山谷缆车站出发,需换乘3次缆车才能到达山顶,全程约32分钟。其中从1638米的米伦(Mürren)到2677米的博格峰(Birg)一段最为惊险,不到10分钟海拔拉高1千米。</p><p class="ql-block"> 山顶建有观景台和全景观旋转餐厅Piz Gloria,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山顶的旋转餐厅,可容纳420名客人,每45分钟环绕一周,游客可在用餐的同时尽揽群峰美景。</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旋转餐厅吃到了超级大的牛肉汉堡,我吃了三分之一就饱了!在观景平台,我们看到了阿尔卑斯山常年不化的积雪,看到了无风时弥漫在山顶的茫茫白雾,大家拍照打卡,感受四周涌过来的冷飕飕的风。此次出行,除了雪朗峰的山顶是冬季,需要适当增添衣物外,其余地方都是夏季,穿日常夏装即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悬崖上的鲜花木屋:米伦小镇,一眼沦陷的阿尔卑斯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完雪朗峰坐着缆车🚡下行,便来到一个美丽的小镇,米伦小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米伦小镇是一个漂亮的自然村落,还是一个环保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米伦小镇坐落在瑞士伯尔尼州少女峰地区西侧,充满阿尔卑斯风情。它的海拔1650米,是伯尔尼州地势最高的有居民定居的村子,四周被雪山环绕,与东部的格林德尔瓦尔德相望。米伦小镇人口约450人,居民多为瓦莱州勒琴河谷移民后裔,建筑风格和方言保留了传统特色。小镇被又被誉为鲜花小镇,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满鲜花,街道干净整洁,宛如童话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穿过小镇的街道,看到两个金发碧眼的农民在用大铲子把草从院子里铲到路面上,一对夫妻在院子里打理着草坪,一个金发碧眼的卷发姑娘坐在院子的木椅上看手机,这里的生活气息浓郁热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米伦小镇的民居都非常有特色。深棕色的木质二层小楼。入户门特别原生态,原始灰白色石材做成拱形,橘黄色长方形木门外加弧形门头,小玻璃窗下一个黑色的马头金属门环。看得出,民居的主人似乎在所有的物件上都是用了心的!二层楼上白色窗户紧闭着,绿色的纱窗敞开着,窗户边摆上一排红色的鲜花,色彩搭配美丽协调,充满古朴典雅的气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居的房前地面上也设置了好多小摆件,比如带着皇冠的陶瓷猫头鹰端坐在根雕上,花盆里一只昂首挺胸的绿色青蛙好像要跳出来一样,树杈上有一只白瓷怪鸟还有一只木雕蜻蜓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着橘黄色窗框和三角形黑色屋顶的小教堂,位于一个斜坡之上,绿树掩映之间,更加显得庄严肃穆。小巧的医务室,白色的窗户上红十字标识分外耀眼,书报亭里的书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告示栏里五颜六色的纸张静静的贴在那里,所有一切设施无不建造的精美别致,看得出当地人对生活的态度绝不敷衍,而是充满激情!</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米伦小镇的居民是天才的艺术家,把自己的家园装扮的如此美丽典雅,让旅人一眼万年,彻底沦陷!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只米伦的小鸟,生活在如诗如画里,即使短暂也是永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欧洲行总结:把风景装进行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几天的欧洲漫游,像拆了盒满是惊喜的糖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雪山下因斯布鲁克的“黄金屋顶”闪亮耀眼,阿尔卑斯山上“天鹅堡”的童话唯美浪漫,“雪朗峰”一日四季的精彩,米伦小镇时光的闲适诗意,因特拉肯街巷藏着的历史与现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包行囊返程,心里存满细碎的美好,这段旅程,是往后想起就会笑的美好记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