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丹东上河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是战略运输枢纽前线指挥节点,</p><p class="ql-block">钢铁运输线核心枢纽</p><p class="ql-block">上河口站作为凤上铁路终点站,连接中朝铁路大桥与朝鲜清水站,是志愿军入朝三大通道之一。战争期间共通行军列21723辆次,输送3万余名志愿军战士及大量军用物资,尤其在丹东鸭绿江铁路大桥被炸后,承担了主要运输重担,被誉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铁路职工在此抢修被炸毁的线路和桥梁,保障物资持续送往前线。</p> <p class="ql-block">游客还可以继续乘坐小火车或自驾到国门,国门建于2016年,位于中朝边界处,是重要的国门景观。在这里,游客可以登上国门顶层,俯瞰铁路鸭绿江大桥的壮丽景色,感受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历史见证与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作为《长津湖》等影视作品的原型地,上河口留存了国门、19号界碑、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等历史遗迹,馆内展陈蒸汽机车、作战地图等文物,还原了“铁道卫士”式的运输故事。如今,这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证中朝友谊与志愿军“保家卫国”的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上河口以“运输+指挥+纪念”三重角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其历史价值至今仍通过遗址保护与红色旅游得以延续。</p><p class="ql-block">丹东上河口的红色旅游路线是一条充满历史意义的旅游线路。游客可以首先参观河口断桥,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可以在上面走一走,缅怀先烈,铭记历史。</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乘坐观光小火车前往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声光电图片、浮雕和实物展品等形式,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事物资准备、战役中的铁路运输保障等内容,参观下来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前线作战指挥要地指挥所,</p><p class="ql-block">上河口指挥所旧址是志愿军临时秘密指挥所,彭德怀元帅曾在此召集将领部署作战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毛岸英烈士亦从下河口这里出发奔赴朝鲜战场。该指挥所同时承担列车调度、伤员转运等功能,是连接前线与后方的关键指挥节点。</p> 彭德怀将军雕塑像 <p class="ql-block">毛岸英1950年10月入朝,新婚不久后主动请求入朝参战。</p><p class="ql-block">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在志愿军司令部(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工作,负责翻译和秘书事务。</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25日,美军空袭志愿军司令部时,毛岸英不幸牺牲,安葬于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邓华作为首批入朝的志愿军高级将领,于1950年10月第一批随志愿军司令部从这(河口大桥)进入朝鲜,毛岸英于1950年10月也随志愿军司令部入朝作战。</p> <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及将领,随志愿军司令部从这里跨过鸭绿江。</p> <p class="ql-block">河口桥头毛岸英烈士的纪念碑及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丹东河口桥即下河口断桥,是公路桥;第一次进入朝鲜大部分部队从这桥进入。桥上40面军旗代表志愿军参战的40个师,象征历史印记与永恒丰碑。</p> <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中旬美军派出20多飞机轰炸下口河桥断掉后成为断桥。</p> <p class="ql-block">江对岸朝鲜清水郡水泥厂及朝鲜民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