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清脆的普通话遇见凝练的中华成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来临之际,三年级“讲好普通话,争做文明人”成语测试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场考验积累的比拼,更是一次用标准语言传承文化的奇妙旅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教会我们守诺,“勤学好问”指引我们求知,成语里藏着千年的智慧,而普通话则是解锁这份智慧的钥匙。本次活动以“讲好普通话”为基础,要求同学们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读准成语、理解含义、完成测试,在答题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在比拼中提升表达的规范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能熟练背出“画龙点睛”“亡羊补牢”等经典成语的“小达人”,还是正努力积累新成语的“小萌新”,都能在这场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p> 赛前准备:指尖翻书,口中练“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开始前,各班早已掀起“成语热”。课间时分,总能看到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捧着成语手册轻声朗读:“‘孔融让梨’要读准‘融’的声调,‘守株待兔’的‘株’可不能读成‘猪’哦!”有的同学还会当起“小小纠错员”,听到同伴发音不标准,立刻用温柔的语气提醒:“这个成语的正确读法是这样的,我们再一起读一遍吧!”</p> 测试现场:字正腔圆,从容作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填动物成语时,“(鸟)语花香”、“(狐)假(虎)威”让大家想起课本里的插图,有人小声用普通话念叨“井底之(蛙)的故事,就是说眼界要放宽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有趣的是寓言成语题,“(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故事,被同学们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出来,既像答题又像在演微型话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测试结束后,试卷变成了“学习地图”:老师把优秀答卷贴在“推普成果墙”,大家围着“成语状元”、“成语小榜眼”的作品讨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测试,是一次“以考促学”的巧妙设计——在填写“四通八达”时,大家明白了普通话的“通”是沟通的桥;在书写“画龙点睛”时,领悟了成语是文化的睛。</p> 赛后分享:交流收获,共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测试,让同学们明白:说好普通话,不仅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每一个准确读出的成语,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每一句标准的表达,都是文明的小小注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愿每一位三年级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在成语的世界里畅游,用标准的普通话展现风采,争做会表达、懂文化、有素养的文明小使者!让我们以语为桥,以言为翼,在推普周里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语言成长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