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6日午后,我们游览贵阳市南明河上著名景点甲秀楼。</p><p class="ql-block">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由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倡建,寓意“科甲挺秀”。天启元年焚毁,后历经多次重建、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重建遗存,1981年又按原式样进行了重修。</p> <p class="ql-block"> 甲秀楼景区从广场牌坊起由北至南,分为石牌坊、涵碧亭和浮玉桥,甲秀楼,甲秀楼后的翠微园三个部分。浮玉桥由白棉石打造,桥上涵碧亭因桥下涵碧潭得名;翠微园是明清风格的苏州园林式庭院,内有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等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木石结构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造型精美。</p> <p class="ql-block"> 甲秀楼是贵州历史的见证和文化发展的标志,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与贵阳城东文昌阁一起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楼内现有八块清代留下的碑刻,楼门前有清同治辛未进士刘韫良的174字长联,颇为有名。</p> <p class="ql-block"> 景点文字介绍选用豆包,谨致感谢!</p> <p class="ql-block"> 照片摄于2025年9月6日。感谢旅友分享精美图片。</p> <p class="ql-block"> 感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