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兰台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词:田 汉</p><p class="ql-block"> 作曲:聂 耳</p><p class="ql-block"> 演唱:中央乐团合唱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p class="ql-block">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p><p class="ql-block">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p><p class="ql-block">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p><p class="ql-block">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p><p class="ql-block">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p><p class="ql-block">前进 前进 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诞生,其直接背景是日本侵华引发的民族危机,旨在激励中国人民抗日救亡。‌ 歌曲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诞生,凝聚了“不做亡国奴”的怒吼,后于1949年被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2004年正式写入宪法。‌‌</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背景与创作过程</b></p><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民族危机加剧。1934年,共产党员田汉受电通影片公司委托创作抗日剧本《凤凰的再生》(后改名《风云儿女》),并在剧本结尾写下主题歌词。歌词完成后,田汉因“宣传赤化”罪名被捕。聂耳主动要求谱曲,1935年3月完成初稿,4月为躲避追捕赴日本修改定稿,并将曲谱寄回上海。影片《风云儿女》于1935年5月24日首映,歌曲迅速传遍全国。‌‌</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歌词修改与历史影响</b></p><p class="ql-block"><b>‌歌词调整‌:</b>聂耳对田汉原稿进行修改,包括将“每一个人”改为“每个人”、增加三个“起来”、将“飞机大炮”简化为“炮火”,并在结尾强化“前进!进!”的节奏,使歌词更简洁有力。‌</p><p class="ql-block"><b>‌传播与意义‌:</b>歌曲作为“战斗的号角”,在“一二·九”运动等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激发民众抗日斗志,并享誉国际(如1940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其创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电通影片公司作为党的阵地,推动了歌曲诞生。‌‌</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3阅兵升国旗奏国歌</p> <p class="ql-block">  国歌法颁布</p> <p class="ql-block"> 官方录音标准版本</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好听的国歌</p> <p class="ql-block"> 聂耳奏响时代强音的不朽传奇</p> <p class="ql-block">  国歌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国歌写作误传辟谣</p> <p class="ql-block">  田汉简介</p> <p class="ql-block"> 聂耳简介</p> <p class="ql-block"> 影片《风方儿女》主提歌</p> <p class="ql-block"> 开国大典国歌演奏录音</p> <p class="ql-block"> 国际体育赛事升国旗奏国歌</p> <p class="ql-block">  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奏国歌</p> <p class="ql-block"> 学校升旗仪式奏国歌</p> <p class="ql-block"> 粤语填词版</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30年代美国拍摄的中国抗战宣传片片头部分</p> <p class="ql-block">  保罗·罗伯逊演唱英文一版</p> <p class="ql-block"> 演唱:保罗·罗伯逊</p> <p class="ql-block">  有关1978版国歌</p> <p class="ql-block">  1978版国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