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语文老师——赵典友

朱华平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高中毕业四十周年,回首往事,恍如弹指一挥间。忆起青春韶华、意气风发的高中岁月,许多老师都给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语文老师赵典友尤为深刻。</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碰到赵老师是在教室前的走廊上,那是9月初我刚到高一就读时。他穿着白衬衫,拿着教具,注视我片刻,笑着问:“你是军平的弟弟吧?”我一惊,心想赵老师的眼力太厉害了,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赵老师接着说:“军平也是我的学生,你俩长得真像。”这让初来乍到虹中的我,一下子就被拉近了距离。看到赵老师那慈祥的笑容,和蔼的眼神,觉得既陌生又亲切。</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身材不高,头较大,额头饱满,左太阳穴处有一明显的疤痕。他语调平和,慢条斯理,亲切从容。他右腿因幼时得了少儿麻痹而落下残疾,但才华出众,是那个年代难得的大学生。他为人乐观。有时也会跟我们聊起一些有趣的往事。还自嘲与师母相亲时的情景:“我早早过去,端坐在桌子边。师母看我长得也挺帅,四方八面的,就相中了。”说罢爽朗大笑,声音带有磁性,“待她离开后,我才站起来慢慢地走回家。”一边说,一边拍了拍自己的右腿。我们都心领意会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  我高中时上第一节语文课,是学习节选自朱自清的二篇散文——《荷塘月色》和《绿》。赵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文章的脉络和美妙的意境。我清晰地记得他讲到了一些不常用的修辞方法,如通感、双关等等。赵老师讲课通俗易懂、也很风趣。其语调平缓,娓娓道来,如细雨润物,默默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他分析课文精辟独到,偶尔也会插上几句幽默的土话俚语,调节课堂气氛,时时引得同学们会心一笑。</p><p class="ql-block"> 除了课堂知识,赵老师也一直鼓励同学们多看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他称自己将一部《红楼梦》认认真真地至少看了三遍,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精彩。其言传身教,谆谆教诲,激发了我们阅读优秀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也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我写的作文经常获得赵老师的好评。我的每一篇作文,分数都在80以上,并且都附有简要评语。高中级段蜡刻墨印的范文,不管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其他格式的作文,每次至少有一篇是我写的。那时没有像现在的电脑复印这么简单方便,全是蜡笔刻、油墨印的。看着油印纸上自己的作文,如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文章一样让我开心。闻着那油墨的香味,浓淡不均的油印字,我内心很满足,很高兴,也很自豪。也总感觉赵老师对我的作文多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欣赏。</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高中毕业考,我语文试卷作文竟得了满分40分。我记得很清楚,这是一篇根据考卷上提供的材料,要求给在南极科考队的科学家们写一封信。下笔时,我心潮澎湃,确实为中国科考队员骄傲,为伟大的祖国自豪,因此也没打草稿,一气呵成,声情并茂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想。我拿到批改后的考卷时,看到作文是满分,心里特别高兴。反复将自己的文章默念了好几篇,越读自我感觉越好,甚至有些飘飘然。我还特意把这份语文考卷精心地珍藏在乡下老家一个小木箱里,并且上了锁。</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我曾回老家,在小木箱找过这张语文考卷,但老房子长年没人居住,里面一些老物件也被外人翻箱倒柜过,搞得乱七八糟的。我翻了好久也没找到,觉得很惋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现在回想,或许那篇文章确实有点文采,或许是应考作文,要求不高;或许是老师的偏爱吧。</span></p> <p class="ql-block">  我高中选择文科时,也征求了赵老师的意见。高三下学期,临近高考,那时学校没有文理分科。我自觉文科更强,但也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便去请教赵老师。赵老师正在教学楼楼梯口的办公室里,听我说要去报考文科,他频频点头,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文科更好。”这让我如吃了定心丸,虽然要重新自学历史地理课程,但得到赵老师的肯定后,信心满满。第二年在全省师范大学文科类春季提前招生中,我考上了大学。那年乐清县总共招17名文科生,我是虹桥区唯一一个被大学中文系录取的,也是虹桥中学八五届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文科生。</p> <p class="ql-block">  此外,我的书法也受到赵老师的赏识和鼓励。高一第一学期,虹桥中学团委筹备元旦师生书法展。赵老师在班上动员同学们参加。因我在初中时曾在乐清全县中学生书法比赛中获过奖,于是写了几页临摹柳公权楷书的大字送给赵老师批阅。赵老师接过大字本,仔细翻阅,连连称赞道:“写得真好,真好!”然后又吩咐我,“回家写几幅作品参加元旦书法展。”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后,我在家里用心写了几幅不同字体的作品,递交给赵老师。不久,这几幅书法作品悉数入选展出。</p><p class="ql-block"> 此后,赵老师就把语文组抄写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了我。受到赵老师的信任和鼓励,我很高兴,愉快地承担了抄写黑板报的任务,也很有成就感,书法也进步了很多。直到上大学时,我的每次书法作业,都被老师打5+,那时大学书法课蒋老师说:“你的柳体已很有功底,应多涉猎书法名家,博采众长。”但我后来在书法方面不努力,也不追求上进,甚至有所退步。现在想来也是挺遗憾的。</p> <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未曾主动拜访过已担任虹中校长的赵老师。这可能跟我个人的性格有关,现在想来,做得确实不够。2000年前后,我初中好同学连查福的家电门店租赁在赵老师临街的家里。我前去玩耍,刚好碰到赵老师在家。连查福指着我,开玩笑似地问:“赵老师,这个学生还认识吗?”赵老师笑眯眯的,还是用那平缓而顿挫的语调说,“别人或许我认不得,朱华平我肯定记得。你不想想,我是教什么的。”说罢,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p><p class="ql-block"> 在连查福开店的那几年里,我与赵老师又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并且与其大儿子赵明辉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2019年那场席卷全国的新冠疫情,赵典友老师也被感染上了,虽尽力医治,但也没能扛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闻讯后非常悲痛,曾前去殡仪馆吊唁哀悼。</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永远也见不到敬爱的赵老师了,但他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并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坎上。</p><p class="ql-block">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作者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