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伟略 两弹“不发声”,毛主席一招震慑百万苏军

青青

<p class="ql-block">1969年国庆节前,中苏关系紧张到极点,苏联在咱边境集结重兵,形势危急。</p><p class="ql-block">1969年国庆,新中国成立20周年,按理说该好好庆祝。可当时中央不少领导心里直打鼓,甚至想取消庆典活动。为什么呢?当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刚打完,苏联领导人放话要对中国搞“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美国人也想趁乱捞好处。这日子过得,压力山大。</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特别着急,他把大家担心苏联会在国庆庆典时动手的想法,还有几位元帅建议取消庆典的意见,都跟毛主席说了。总理还提了个折中的方案,把国庆活动规模缩小,尽量降低风险。他也是有依据的,20年前开国大典时,蒋介石就想炸天安门,好在没得逞,但这教训得记着。</p> <p class="ql-block">可毛主席不这么看。他说:“要是人家一吓唬,咱就啥都不敢干了,那还行吗?20周年庆典必须搞,我还要上天安门,看看他们的原子弹到底咋样!”毛主席觉得,取消活动不仅会让全国人民泄气,苏联还会以为咱软弱。在国际上,有时候就得硬气点,才能震住对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琢磨来琢磨去,决定来个先发制人。他说:“咱就在国庆节前放两颗原子弹,让他们先紧张几天,等他们缓过神来,咱们的庆典也结束了。”这主意听着挺冒险,可仔细一想,在当时那种乱糟糟的国际形势下,还真是一步好棋。</p><p class="ql-block">周总理一开始有点犯嘀咕,但最后还是相信毛主席的判断。毛主席还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核试验的事必须保密,不能对外说;第二,爆炸时间要跟国庆活动安排得紧挨着,别给苏联反应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在周总理的精心安排下,1969年9月23日,中国第一次地下原子弹爆炸成功,紧接着9月29日又引爆了一颗威力更大的氢弹。这两次爆炸虽然没对外宣布,但苏联和美国的卫星很快就探测到了。尤其是第二次爆炸,那冲击波太厉害了,全球都关注。</p><p class="ql-block">苏联和美国一直盯着中国呢,这两次核试验他们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可让他们纳闷的是,中国为啥一直没发布消息呢?按照以往的惯例,中国核试验后都会很快通报,这次却迟迟没有动静。他们就在那儿猜来猜去,结果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中国的国庆庆祝活动已经顺利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这招太厉害了!用两次核试验,巧妙地化解了苏联的威胁。这就是孙子兵法里说的“兵不厌诈”。毛主席和周总理心里清楚,苏联和美国虽然嚣张,但他们对中国的核武器还是挺忌惮的。在没弄明白中国目的之前,他们不敢轻易动手。</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吓人”这事儿上,一直很有魄力。早在1964年,毛主席就说过:“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这次的决策,不仅军事上赢了,更是核威慑理论的成功实践。通过展示核能力,中国在国际上重新站稳了脚跟。这不仅让咱中国人过了一个快乐的国庆节,还为国防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发展打下了基础,让咱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了出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