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城市的早晨总是匆忙的,盛京百货的玻璃幕墙映着初升的阳光,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街角。</p> <p class="ql-block"> 在商场的地下一层,我走进一条小巷,红横幅挂在头顶,“那年、那月、那些故事,走进激情岁月”。字迹张扬又温柔,门上写着“年代剧场”,一辆旧自行车靠在墙边,车铃轻轻晃动。我推门进去,听见远处有人在念台词,声音穿过走廊,像从老收音机里传出来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和姥姥一起听评书的日子,窗外雨声淅沥,屋里只有她轻拍膝盖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墙上写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两辆老式自行车静静立在砖墙前,车把上挂着的铃铛微微颤动,仿佛下一秒就会响起清脆的“叮铃”。我伸手摸了摸其中一辆的坐垫,皮革已经裂开,却还能闻到一点旧时光的味道。这辆自行车,像极了父亲当年骑去单位的那一辆,风吹起他的衣领,像一面小小的旗。</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是一间陈列老物件的屋子。墙上挂着泛黄的海报,手电筒、收音机、黑白电视机,每一样都像是从我家老柜子里翻出来的。几辆复古自行车静静立着,车把上挂着的铃铛微微颤动,仿佛下一秒就会响起清脆的“叮铃”。我伸手摸了摸其中一辆的坐垫,皮革已经裂开,却还能闻到一点旧时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转角处的壁画让我停下脚步,三个工人骑着自行车穿过工厂的烟雾与钢梁,背景是高耸的烟囱和齿轮交错的天空。右边垂着一块红布,“工友联谊会”几个字被灯光照得发亮。</p> <p class="ql-block"> 再往里走,是一间教室。绿色的墙裙,白色的上墙,黑板上写着“老师爱你, 什么事古董、艺术品、 多学多问”,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课桌整齐排列,桌上放着铅笔盒和练习本,仿佛下一秒就会响起上课铃。我坐在第一排的椅子上,闭上眼,耳边竟真响起了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还有老师那句:“今天我们要讲,什么是记忆。”</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走进一所老学校,门口立着卡通学生像,笑得憨态可掬。红底白字的标语写着“团结起来, 争取更大的胜利”,风吹得它轻轻晃动。透过玻璃门,我看见教室里的黑板报还没擦,画着五角星和红旗,角落里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一群孩子站在操场上,举着手喊口号,脸上全是光。</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驻足的,是那台复古游戏机。它安静地立在长椅前,屏幕闪着像素风格的游戏画面,旁边放着一个黑色背包,像是主人刚离开不久。背景是一幅巨大的桥梁壁画,桥身横跨雾气弥漫的河面,下方写着一段介绍文字。我坐下来,试着按了下按钮,游戏开始了,角色跳跃、奔跑,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在街头追逐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路过一家照相馆,门口贴满老照片,有穿军装的青年,有扎辫子的小姑娘,还有全家福里挤在一起的笑容。店名叫“幸福照相馆”,红门框,红窗帘,连空气都像是染了颜色。我站在橱窗前,仿佛看见自己小时候坐在木马前,头顶灯光一闪,咔嚓一声,就把童年定格在了相纸中央。</p> <p class="ql-block"> 一条通道挂着红横幅:“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字迹热烈得像是能燃烧起来。尽头有人影晃动,像是参观者正往深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 工人文化宫的门口摆着一张红沙发,墙上挂着“火箭飞亲子艺术剧场”的牌子,另一侧写着“四季有戏演艺空间”。墙上贴满了彩色纸条,有人写“妈妈,我想你了”,有人写“今天我演了主角!”字迹稚嫩,却让人心头一热。我撕下一张纸,写下:“哪年哪月,我都记得。”</p> <p class="ql-block"> 商场中央停着一辆蓝色复古公交车,车身上写着“沈阳”两个字,车窗干净透亮。几个孩子趴在车窗上往里看,嘴里喊着“这是不是爷爷以前坐的车?”我站在一旁没说话,只觉得这辆车像一艘时间飞船,载着过去,停在了现在。</p> <p class="ql-block"> 一辆绿色老式卡车,停在现代商铺之间。车头方正,大灯圆润,像一头沉默的老牛。旁边立着“瀋陽蓄电池厂”的柱子,竖排的黑字透着年代感。我走近时,听见旁边火锅店传来笑声,年轻人举杯畅饮,而那辆卡车静静伫立,仿佛在说:我也曾轰鸣过整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 一面牌匾讲述着“天下粮仓”的故事,旁边立着“沈阳市第一粮库”的标牌。我读着上面的文字,想起小时候跟着姥姥去粮站买米,她掏出粮票,工作人员用秤一两一两地称,动作慢却庄重。那时的粮食,是有分量的。</p> <p class="ql-block"> 再往里,麻袋堆在金属架上,墙上挂着历史照片:人们推着小车运粮,脸上是汗水与笑意。我看着那些面孔,忽然明白,所谓记忆,不只是我们记得什么,更是那些被我们遗忘却依然存在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修理部里工具散乱,墙上挂着“修理部”牌子,角落堆着自行车零件。一个老师傅坐在小凳上修收音机,嘴里哼着老歌。我问他:“还能修好吗?”他抬头一笑:“只要零件在,就能响。”</p> <p class="ql-block"> 小卖部的玻璃窗里摆着烟酒和零食,窗台挂着绿色电话,墙上挂着玉米和大蒜。我买了一瓶汽水,玻璃瓶沉甸甸的,打开时“砰”地一声,气泡往上冲,像童年夏天的午后,蝉鸣、树影、冰镇汽水,全都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供销社的门头挂着五角星,“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的标语下,货架上摆满搪瓷杯、肥皂、针线盒。一位老人站在柜台前买火柴,掏出一分钱,售货员熟练地从抽屉里夹出一盒。那一刻,时间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p> <p class="ql-block"> 裁缝店里,一台黄色缝纫机静静立着,上方挂着几件格子衬衫。红砖墙上写着“裁剪 零活”,旁边挂着灭火器。我仿佛看见一位老师傅踩着踏板,针线飞舞,为谁缝补一件破了的校服。</p> <p class="ql-block"> 报刊亭前,绿色邮筒立在红砖墙边,亭子里摆满杂志和报纸。一辆自行车停在旁边,车筐里还放着一本《读者》。我拿起一份旧刊,翻到一页写着:“有些故事,不会过期。”</p> <p class="ql-block"> 红星托儿所的外墙上,孩子们骑着自行车穿过竹林,壁画里的笑声仿佛能听见。我站在门口,想起自己也曾是被母亲牵着手送进去的孩子,那时天很蓝,风很轻,未来很长。</p><p class="ql-block"> 哪年,哪月,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原来,难忘的记忆,一直都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