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用21号,开始了今年的秋行。目标向北,内容丰富,我们把行程规划成四个环线,分别是“阿拉斯加环线”、“克朗代克环线”、“卑诗北部环线”和“菲莎河谷环线”。</p> <p class="ql-block">为了有效规划行程,尽量避免重复线路,以上四个环线要到旅行回程才一一闭合。我们的叙事则是按时间顺序编排记录,便于“坐着摇椅慢慢回味”的浪漫将来。</p><p class="ql-block">行程始于“菲莎河谷环线”西面的“海天公路”,经滑雪胜地“威士拿”,北美马铃薯育种基地 Pemberton ,进入Cariboo地区的Prince George。而后,开始“卑诗北部环线”,走<span style="font-size:18px;">16号“黄头高速”</span>连接37号 Cassia 公路进入育空白马。白马以北,由“世界之巅公路”进入阿拉斯加,则是第三环“克朗代克环线”的开始,到达Tok与第四环线“阿拉斯加环线”交汇。完成了“阿拉斯加环线”,回程到达育空白马,同时也闭合了“克朗代克环线”。从Watson Lake开始走东主干线97号,接1号横加公路返回Prince George,完成“卑诗北部环线”。继而沿汤姆森河,菲莎河回到温哥华,完成最后一个环线。</p> <p class="ql-block">海天公路 Sea to Sky Highway,是卑诗省99号公路上一条连接温哥华至惠斯勒的著名公路,蜿蜒起伏,风景如画,海岸线绵延至海岸山脉,海湾、瀑布、湖泊、森林和冰川等等,让人接应不暇。海天公路走过无数次,沿途美景,仍然百看不厌。</p> <p class="ql-block">狮子湾</p> <p class="ql-block">一路来到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阔米什的巨木书公园,</span>Log Book Park,沿着一条短短的步道,漫步于巨型木书之中,了解沿海森林的悠久历史,雕刻的图像和文字生动形象说明数百万年前森林的诞生,到如今复杂多样的林业管理以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阔米什的前世今生,</span>讲述着斯阔米什地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惠斯勒绿湖,群山环绕,扶手椅冰川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惠斯勒 Whistler,著名的山地度假小镇,是北美最著名的滑雪胜地之一,也是一年四季的旅游热点,由温哥华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惠斯勒共同举办的</span>第21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所有雪上运动项目都是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惠斯勒举行,</span>这些设施至今仍在使用,是冬季游客的热门体验点。</p> <p class="ql-block">海天公路上的景点很多,老想停下来看看,这样走下去,时间一定不够啊。</p><p class="ql-block">进入Pemberton ,才知道此地区是北美马铃薯育种基地。</p> <p class="ql-block">路边观景点,俯瞰山谷中的绿河,也是奈恩瀑布省立公园,这一路已经经过了好几个省立公园,多条著名瀑布,值得好好再慢走一下海天公路。</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非常匆忙,走走停停,但也不能错过著名的乔佛里省立公园的三湖步道 “Joffre Lake ”。</p><p class="ql-block">乔佛里公园,以其碧绿的湖泊、嶙峋的山峰、冰川和冰冷的溪流而闻名,三湖步道,顾名思义,公园内有三个冰川湖:下乔佛里湖、中乔佛里湖和上乔佛里湖,步道登高 370米 到上乔佛里湖,三个多小时来回 7公里的山路,碧绿的高山湖水,壮观的冰原和马蒂尔洁白的冰川 Matier Glacier,苍翠的树木,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马蒂尔冰川 Matier Glacier</p> <p class="ql-block">老农对着碧湖蓝天,潺潺流水,唱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就在附近公园局的 Rogers Creek 营地住下,BC省老年半价仅7.50。营地分两大区域,先到的营地里居然一个人也没有,有点荒凉,转去另外一个,就比较有人气,有4-5辆房车和帐篷。营地紧临溪水,挺不错。</p> <p class="ql-block">22号,进入 D'Arcy 山区,其历史与菲莎峡谷淘金热息息相关,以太平洋大东部铁路公司副总裁达西·泰特 (D'Arcy Tate) 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卡尤什山角景点 Cayoosh Point,山路陡峭,13度的坡度,连续好几个,小心驾驶!</p> <p class="ql-block">进入利卢埃特 Lillooet, 塞顿湖边的观景点,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卢埃特的图片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BC水电公司在塞顿水库提供免费营地,评价不错,昨晚要是 Rogers Creek 营地满了,我们计划就是来这里。</p> <p class="ql-block">利卢埃特镇,充满淘金和玉石故事的小镇,特别是玉石的开采具有戏剧性,据说一百多年前,中国劳工来到BC省,淘金、修铁路,在河床发现了宝贵的玉石,居然可以随便捡啊!而淘金客对玉石兴趣不大,部分华工转寻 BC 玉运回中国。找寻玉石时被華工堆叠成的石堆成为了一景:中国石堆 Chinese Rock Pile,至今仍可见到五彩矿石或蛇纹软石 Serpentine。当年玉石开采曾十分盛行,在卡西亚附近发现更大的玉矿床之前,利卢埃特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软玉产地。无论淘金还是看玉,传奇的故事仍然吸引人们前来探访。</p><p class="ql-block">我们拐进镇里,来回开一圈,游客中心门前巨大的玉石阵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离开利卢埃特镇,跨过菲莎河上的 “二十三只骆驼桥”,继续行走99号公路。好奇怪的桥名,查过才知道原来是为了纪念 1862年卡里布淘金热进口的23头双峰骆驼。作为运输工具的骆驼完成了它们的使命,留下桥名以纪念当地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菲莎河老桥——西北时光的镜头</p><p class="ql-block">古老悬索桥 建于1913年,旨在取代早期的绞盘渡轮系统,如今是一条热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不仅风景优美,还设有介绍该地区历史的解说标志,是利卢埃特黄金历史地带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菲莎河不总是那么清纯,位于Lillooet 处就浑浊不堪,把隔壁个清溪“桥河”堵的无处可逃,清溪不得已同流合污,好在经过BC山水洗涤,菲莎河在大温地区呈现了不一样的气质。在两河交汇的小半岛上,可见两个原住民用网抄捞鱼,这个画面成了Lillooet 旅游宣传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绿松石湖和皇冠湖之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理石峡谷省立公园,是</span>垂钓和观鸟的好去处,翡翠的湖水边有30个先来先得营地。</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从BC99号公路上到BC97号公路北上,进入卡里布地区 Cariboo ,这段公路也称为卡里布公路 Cariboo Hwy。</p><p class="ql-block">卡里布地区东部是高耸的卡里布山脉(Cariboo Mountains),西部则横跨菲莎高原(Fraser Plateau),一直延伸到海岸山脉(Coast Mountains)。菲莎河(Fraser River)、奇尔科廷河(Chilcotin River)和奎斯内尔湖(Quesnel Lake)等主要河流和湖泊贯穿其中,而奎斯内尔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深的峡湾湖之一。地貌多样性生长了变化丰富的植被类型,从干燥的草原,到云杉、松树和冷杉森林,甚至还有内陆温带雨林和高山森林。</p><p class="ql-block">卡里布地区很有故事,维基,油管,ChatGPT 都有总结。约五个广东省面积的土地,仅六万五人口,太多大片画面,山连着山,湖挨着湖,河流纵横交错,似乎每人能摊上一座山,一个湖,资源太丰富了,难怪几世纪前人们就在此开辟出淘金之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镇 克林顿 Clinton 的盐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到了600人左右小镇 克林顿 Clinton ,小镇得名于1863年的村落,也叫 “47哩屋”。这里保留了浓厚的“淘金热公路驿站”风貌,被称为 “<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里布地区的门户 。镇上有丰富的历史和文物:博物馆,唐人街历史,还有一年一度的</span>自 1867 年以来一直举办的传统舞会 <span style="font-size:18px;">Clinton Annual Ball</span>,是BC历史最悠久的社交活动之一。</p><p class="ql-block">克林顿镇周边有湖泊、森林和山谷,适合露营、钓鱼和骑马,值得下次再来。但今天最让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有个盐湖,没错,就是咸盐的湖,湖水中矿物含量高,岸边有白色盐结晶,<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面在阳光下呈现浅绿色或白色,</span>现在就是纯白色!在典型的西北高原干草原景观中,有这么个小盐湖真的好特别。</p> <p class="ql-block">在离<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卢埃特超过150多英里的大镇 Williams Lake 停留,</span>在镇口的 Williams Lake 休息地,图文并茂的展览墙,让我们学习历史,了解淘金之路 Gold Rush Trail 和卑诗历史,浩瀚的河流及其环绕的土地,群山间的裂隙、蜿蜒的峡谷以及肥沃的平原;黄金和矿产,以及丰富的文明历史、多元的文化、语言和传统也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补充物品。在</span>卡里布地区,有不少的小镇以多少哩房子来命名如 “<span style="font-size:18px;">70哩屋”、</span> “百哩屋”和“150哩屋”等小镇,是用与利卢埃特的距离而得名。利卢埃特在19世纪60年代淘金热时期被指定为历史悠久的卡里布马车路的 “0 英里”,这些名字给前往金矿途中需要停留、休息和补给的旅行者提供了里程数,在那个年代里是非常重要的歇息地,而今这是淘金古道上的旅游线路。</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十哩湖省立公园营地 10 Miles Lake Provincial Park</p> <p class="ql-block">仔细阅读 “2025年阿拉斯加旅行计划里程碑”,这本书是本次环游非常实用的旅行指南,即便没有网络没有信号,也能按书查公里数了解油站、景点和营地。</p> <p class="ql-block">喜欢淘金历史的朋友去巴克维尔(Barkerville),喜欢刺激去鲍伦湖独木舟世界著名皮划艇环线(Bowron Lake Canoe Circuit);喜欢自然景色去韦尔斯格雷省立公园(Wells Gray Provincial Park),看壮丽的瀑布、湖泊和丰富的野生动物;喜欢牧场文化去奇尔科廷(Chilcotin)体验骑马,徒步登山。 我们则在落日余晖的“十里湖”湖面上漂浮发呆。</p> <p class="ql-block">23号,继续沿BC97号向北,穿过乔治王子城 Prince George,上了16号公路西行。这条16号公路也叫16号黄头公路。从落基山脉一直延伸到崎岖的太平洋海岸线,多年前曾经走过亚省到BC的一段,非常美。</p><p class="ql-block">路过当年著名的皮毛交易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詹姆斯堡</span> Fort St. James ,欢迎牌上写着:“圣詹姆斯堡,不仅仅是一座马镇”!还有……</p> <p class="ql-block">林牧业发达</p> <p class="ql-block">在圣詹姆斯堡国家历史遗址游客中心,夏天会举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级赛鸡”,游客</span>为最勇敢的鸡下注,并可获得纪念品,见过斗公鸡,没听说过鸡跑步比赛,还是世界级的,路边的宣传广告很大,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休斯敦镇 Houston ,(此休斯敦非彼休斯敦),3千多人口的北部内陆小镇,游客中心有一根世界上最大的飞钓鱼竿,其长度是普通飞钓竿的六倍,重 800磅,是休斯敦居民和当地41间公司用了超过470小时的义工和捐赠完成的,可见飞钓是当地多么重要的户外活动,生态旅游和飞钓是休斯敦主要的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晚上住镇边的 Shady Rest RV Park 营地,设施齐全,但蚊子多。</p> <p class="ql-block">24号,经过史密瑟斯 Smithers,该镇成立于1913年,人口约 5300人,居然有飞机直飞温哥华、多伦多和卡尔加里等城市,巴士火车也有站,以为很偏远的地方,其实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充满了阿尔卑斯山主题。我们沿着市中心转了一圈,路线是网上推荐的,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史密瑟斯这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离开史密瑟斯镇继续前行,路边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雪橇湖 Toboggan Lake,远处的</span>哈德逊湾山脉,山上的冰川,太美了,不得不停下来欣赏。</p> <p class="ql-block">莫里斯镇 Moricetown, 威塞特峡谷 Witset Canyon 观景点,这里飞钓三文鱼远近闻名,原住民在此抄网捕鱼。巴克利河奔腾而下,在峡谷下方名为“白痴岩 <span style="font-size:18px;"> Idiot Rock</span>” 的地方垂钓,据说是世界闻名的垂钓胜地😄</p> <p class="ql-block">到了基特旺加 Kitwanga,37号公路口。走西线去白马,阿拉斯加,本应该在16号转37号 Cassiar 公路,但是,为了见识刚刚落成营运的加拿大第一座液化天然气装置,我们增加了五百公里里程,直奔 Kitimat,顺便看看“必和必拓”(Rio Tito)在Kitimat小镇的铝锭加工厂(Smelter)。</p> <p class="ql-block">在特瑞斯镇停下 <span style="font-size:18px;">Terrace</span> ,进 Tim Hortons 喝咖啡休息,翻出我们的“旅行圣经” Miles Post, 查找热温泉,这个西人非常热情,告诉我们他所知道的热门景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瑞斯</span>是BC省北海岸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地区总人口近2万人,在这里已经是大城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瑞斯</span>历史悠久,是北美洲历史最传统的土著印第安人居住地之一。直到现在,还有两个Tsimshian部落居住于此。在二战中,这里也是加拿大军队的重要集结地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瑞斯</span>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发达和辉煌的森林伐木及木制品加工产业,林木资源丰富,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线杆生产中心,每年可以出产超过5万根雪松木加工的电线杆,被广泛应用在北美洲的电话线和电力传输线杆。位于美国纽约,高达50米的世界最高木制电线杆就是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瑞斯</span>生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拐进 BC 113 公路,前往省立尼斯加火山熔岩纪念公园 Nisga'a Memorial Lava Bed Park,100多公里的山路,一路风景如画。熔岩湖 Lava Lake 群山环抱,湖水湛蓝。</p> <p class="ql-block">一直说BC处在火山地震带上 ,不知道真的有一个活的火山在最近几百年前爆发过,</p><p class="ql-block">公园占地面积179平方公里,据说这里是加拿大最近一次火山爆发和熔岩流的发生地,这场地质灾害造成约2000原住民死亡。</p><p class="ql-block">此次火山爆发的源头是特西克斯锥体 Tseax Cone。大约在1700年,巨大的熔岩流堵塞了纳斯河,摧毁了尼斯加人的两个村庄。熔岩床比现代道路高出12米,熔岩流还掩埋了Ksi Sii Aks 和 Vetter Creek的下游流域。</p><p class="ql-block">尼斯加人的口述历史记录了在火山爆发中被摧毁的两个村庄的名字:Wii Lax K'abit和Lax Ksiluux。</p> <p class="ql-block">火山熔岩公园很特别,在冰岛有类似的地貌,113 公路风景优美,完全是意外惊喜。</p> <p class="ql-block">Ksi Sii Aks 河,原本叫Tseax 河,Tseax Cone 火山喷发时,火山熔岩淹没了Tseax 河,后来又流出地面,尼斯加人将其重新命名为 Ksi Sii Aks 河,河水像融化的翡翠,阳光森林倒映在乳蓝的水面上,清冽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晚上住位于 Terrace 和 Kitimat 之间 的 莱克尔斯湖公园营地 Lakelse Lake Provincial Park ,湖畔 Furlong Bay campground , 有156 个营位,这是BC省北部最美的露营地。高耸的雪松、齐全的设施、湖水清澈,红沙滩细腻,极力推荐。就是树木太多,星链几乎无法找到空旷的天空。营地费35,游客中心有雪糕甜品,很好吃,计划住两晚。</p> <p class="ql-block">25号一早,去基蒂马特 Kitimat 镇上,主要游览两个著名的大公司 LNG Canada 和 Rio Tinto 炼铝厂,前身是 ALCAN,还能见到卑诗省最大的北美云杉(Sitka Spruce)。</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基蒂马特,北方工业重镇,</span>位于道格拉斯海峡和基蒂马特河的源头,天然的深海出海口,在50年代以加拿大铝业 Alcan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小镇,现有人口8200多,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沿海雨林和壮丽的山景而远近闻名,液化天然气 LNG的出海。更是为此地发展增添活力。</p><p class="ql-block">基蒂马特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住民海斯拉民族的传统领地,他们在此地</span>拥有重要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卑诗省最大的北美云杉 Sitka Spruce,40年前登记时,该树直径为3.35米,高50.32米。</p> <p class="ql-block">顺着巨云杉步道走到河边,河滩上很热闹,房车皮卡直接开来河滩上,他们在钓鱼,河心里有人站着钓鱼,岸边的个个坐在那里,在房车的阴影下看书喝咖啡,根本不看鱼竿,一问才知道原来鱼竿上有铃铛,鱼咬钩了铃铛会响。这两个老大爷来自华盛顿州,说他们年年来 Kitimat,明天参加包船钓鱼。</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这家人,一个小小男孩拿着个大网抄,在河边忙碌着,不停的在水里捞东西,老爸就忙着清理,钓鱼爱水得从小培养啊哈哈😝</p><p class="ql-block">Kitimat 地处海口,海钓湖钓河钓资源丰富,我们带了两根鱼竿还没有用过呢,但这片河滩太鱼腥臭了,我们赶紧撤了。</p> <p class="ql-block">前往工业区,LNG 的长明天然气火炬。</p> <p class="ql-block">铝锭厂力拓 Rio Tinto,这家工厂(前身是“加拿大铝业”Alcan)占了加拿大铝锭产量的30%,是这次受MAGA制裁的重灾区。手抚铝锭砌成的70,老农无限感慨,炼铝厂今年70岁,和我家老农同年😋</p> <p class="ql-block">沿着冶炼厂路,一路向海来到了Hospital Beach。这里既是当地人熟悉的休闲角落,也是工业与自然交汇的独特画面,厂区的钢铁,码头的设施与停靠的拖船,显示着这片海湾在能源与航运中的重要地位,另一边是静谧的道格拉斯海峡 Douglas Channel,碧蓝的海水衬托着远处巍峨的群山。山顶裸露的灰岩在阳光下闪亮,山腰却满是深绿的森林,层层叠叠,延伸到天际。站在这里,同时感受到工业的力量与自然的辽阔,尤其在这样晴朗的日子里,蓝天、碧海、森林、雪山、船只和道路上的旅人,构成了 Kitimat 最真实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力拓 - 内查科码头 Rio Tinto - Nechako Dock</p> <p class="ql-block">26号,一早离开莱克尔斯湖营地北上,又到了 Kitwanga 37 号公路路口,Petrol Canada 油站,作为37号公路北上的入口,很多车加油,因为37号公路人烟稀少,几个大的路口加油站都要加油,这里油价已经贵了1毛多了,在 Kitimat 和 Terrace 的油价非常便宜,建议先加满油。</p><p class="ql-block">油站有综合服务:修车,小卖部,餐饮,可以补货。</p> <p class="ql-block">进入原住民塔尔坦 Tahltan Nation 的领地,塔尔坦族传统上占据着BC省北部的广阔领土,其中包括大量矿产资源。在 Mezaidin 路口的 Petrol Canada 加油,同样是原住民经营的,这就不难理解这里的油站被原住民垄断,油价又涨了一毛,从139.9 /升 到现在 171.9/升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 Cassiar Hwy 公路边的 Kinaskan Lake Provincial park campground , 湖边营地,$20 现金,有井水。湖水清澈,老农扑腾下水游泳,被冷得大叫“太冷啦”!</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营地不期遇上房车群的车友,还是渝州老乡,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27号,行走在斯蒂金高原 Stikine,俯瞰山下,斯蒂金山脊、冰川山脉,还有那蜿蜒曲折的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蒂金</span>河 ,疑是银河落九天,闪闪发亮。</p> <p class="ql-block">上飞蚊湖 Upper Gnat Lake,当然还有下飞蚊湖。</p> <p class="ql-block">飞蚊溪湿地,水网密布,水草茂盛,景色秀丽,但看这些湖泊溪流的名字,小咬飞蚊一定成灾啊!</p> <p class="ql-block">到迪斯湖加油 Dease Lake ,又一个Petro Canada, 油价居然涨到 1.929 一升!</p> <p class="ql-block">玉石城 Jade City是37号路线上的一个小村,周边地区盛产玉石,小村常住人口只有30余人,但当地的玉石商店却因为 7季《翡翠狂热》Jade Fever 这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加拿大纪录片电视连续剧而成名,现在的玉石店成为了37号线上的一个景点,有玉石加工厂,商店,旅店,餐饮,RV停车等服务,周边有步道,废矿区,野外探险等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知道BC产玉,但不知道 BC 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软玉产地,产量占全球市场的 70% 以上,主要分布在 Cassiar 山脉、Omineca 山脉、德阿斯湖(Dease Lake)一带,也就是 37 号公路(Stewart–Cassiar Highway)沿线,真是学习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下,店家说玉矿在离此地60多公里的山中,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打磨光滑的蛇纹岩和大型原石,挑了两个代表BC北部风貌的小纪念品:“玉熊踩着紫水晶行走在冰川之上 ”,</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在这里又碰到了房车群车友老乡,真是有缘,大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梦幻的好望湖 Good Hope Lake </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博亚湖省立公园 Tà Ch'ila (Boya Lake) ,一个非常漂亮的自然公园,营地很紧俏,一位难求,我们今天只开了280公里,中午1点过早早进了营地。博亚湖湖区形成于冰川切割,湖水碧绿清澈,和北部其他湖泊相比,博亚湖是少数几个水温足够温暖可游泳的湖之一,比昨天的 Kinaskan湖水暖和多了,可惜湖底灰白色冰川沉淀物,踩着不太舒服,但绝对是划船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28号,一早离开营地,一出来就看见一只金狐狸,一早一晚是容易看见动物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完37号公路,来到和育空的交界处,这条通往育空和阿拉斯加的西线公路大部分为无人区,服务设施少,全程手机无信号。感觉是: (一) 全程724公里的路程弯虽多,严格按照速度规定毫无问题。路面有一些未修复的坑,主要出现在 Dease Lake 前后路段,基本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二)如果在16号转入37号的 Kitwanga,以及 Mezaidin Junction 和 Dease Lake 都补充满油箱,也无需担心油站少的问题。(三)整条公路蜿蜒起伏于山谷之中,远处高山冰川一直伴随,大小溪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的确很美,但连续几天相似的画面不断重复,会有些审美疲劳。我们经过的时间并未踩到秋色正浓的时候,错过了漫山遍野黄橙橙,金灿灿的震撼,有些遗憾。</p><p class="ql-block">无论北上或南下,37号公路的几个省立公园营地是走这条公路绝对不能错过的歇息地。它们分别是:Mezaidin Lake ,Kinaskan Lake 和 Boya Lake,放慢节奏,在这几个营地欣赏湖面的宁静,看日出日落,在清澈的湖水里游泳,或划船,这或许是最有价值的37号之旅。</p> <p class="ql-block">育空 Yukon, 是加拿大最西北的一个地区,西接美国阿拉斯加州,东邻西北地区(Northwest Territories),南接BC省,北临北冰洋,地处荒野,山峦叠嶂,地貌特征以山脉、冰川、针叶林、苔原为主,人烟稀少,<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积超过 48 万平方公里,</span>但人口仅4.5 万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完成37号公路进入北美最传奇的公路之一“阿拉斯加公路 。这条公路从 BC 北部 → 育空 → 阿拉斯加,全长 2232 公里,其中有1900公里在加拿大境内,(BC 968 公里,育空1005 公里,美国境内的阿拉斯加有 332 公里,从边境到 Delta Junction)。</p><p class="ql-block">阿拉斯加公路是北美连接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的生命线,也是很多自驾旅行者的“终极公路之旅”,沿途景色壮丽,可以看到山脉、冰川、和野生动物(熊、鹿、羊等)。</p><p class="ql-block">阿拉斯加公路建于 二战期间的1942年,由美军主导修建,目的是在日本可能入侵阿拉斯加的威胁下,确保北美西北地区的战略补给线。当年工程条件极差,面对荒野、沼泽、冻土和蚊虫,工程兵和原住民工人用了短短 8个月就打通了主线,被称为“工程奇迹”。</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育空,很兴奋。先到奇特的“北极沙漠”Carcross Desert ,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沙漠,说是沙漠,其实是上一个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冰川湖(Bennett Lake)沉积物,湖水退去后留下大量沙质沉积物,形成了今天的“沙丘”。看见沙丘上有越野车滑下来,这里是玩滑沙滑雪的好地方,就是风太大,沙子满天飞。</p> <p class="ql-block">Carcross 镇,原本镇名 Caribou Crossing,因驯鹿迁徙而得名,1920 年缩写为 Carcross。小镇坐落在 Bennett 湖与 Nares 湖之间 ,<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游业兴旺发达。十九世纪末道森</span>淘金热时期,从美国港口城市Skagway到Carcross,沿育空河到达道森,是两天主要路线之一。今日的Carcross,依然有小火车或巴士前往Skagway,每天一班火车,单程四个小时,巴士一个半小时。据说乘小火车穿越山间,颇似瑞士阿尔卑斯山“冰雪专列”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建于1917年的 S.S. Tutshi 号蒸汽船,是当年 Bennett 湖上运行的著名船只,可惜<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0 年在 Carcross 修复过程中,被大火烧毁,只留下船体残骸和老照片的</span>图奇号纪念地,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育空水路交通和旅游业的重要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离开Carcross 镇,继续向白马进发。晚上住白马附近的狼溪营地 Wolf Creek Campground,计划停留两晚。进入育空,老农就注册了个育空的旅游ID,定营地9折优惠。营地费20元,我们交18块。育空的营地都有统一标识,每个营地都有充足的免费柴火,(BC 的营地现在都是禁止烟火的!)篝火燃起,蚊虫都飞远点😄。</p> <p class="ql-block">29号,逛育空首府白马市 WhiteHorse。白马市空气清新,被誉为世界上空气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城市不大,仅3万多人,除了没有 Costco ,所有商店都有,物品很丰富,好好采购了一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参观国家历史遗址:</span>淘金热时期的大型明轮蒸汽船 <span style="font-size:18px;">SS Klondike</span></p> <p class="ql-block">迈尔斯峡谷 Miles Canyon, 沿河岸走一圈步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去白马城外著名</span>塔基尼<span style="font-size:18px;">温泉 </span>Takhini Hot Springs 。数百年来,温泉一直是原住民休养和聚会的场所,20 世纪初开始开发成温泉浴池,后来逐渐成为白马市附近的旅游和休闲胜地。2018年改名为日蚀北欧温泉 Eclipse Nordic Hot Springs,以更现代、北欧风格的露天泡池取代了旧设施,价格大幅上涨,70块一人!现在还在大兴土木呢,来之前我的邻居极力推荐这个温泉,(他30多年前在白马工作)。</p> <p class="ql-block">30号,在白马休整两天,满油满气,粮草充足,又开拔了。今天是长途跋涉,目标石碑山。走育空2号线 克朗代克公路 Klondike Hwy ,路上加了两次油,修路堵了几次,道路很颠簸,到了驼鹿溪 Moose Creek 营地停下,气温下降了,烤着火,享受饭后雪糕,这是老农的最爱“咖啡脆皮”。</p> <p class="ql-block">31号,今天的目标是石碑公园 Tombstone Territorial Park,一大早<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车115公里到了育空5号德姆斯特公路入口 Dempster Corner,进入 </span>Dempster Highway。</p><p class="ql-block">从这个入口处到石碑公园还有70公里。由于公园营地非常难定,这里便成为很多房车的晚上停留点,以便第二天早上冲进公园营地“抢位置”。公路两边都有很大的油站,场地宽大,还有厕所,被房车车主们称为房车野营地,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德姆斯特公路是加拿大唯一一条可以直通北冰洋的公路,穿过石碑公园,一路往北经过北极圈,直达 Inuvik 村,后来延长到北冰洋岸边的 Tuktoyaktuk 村。</p><p class="ql-block">近900公里的碎石路 gravel road,也称之为搓衣板路,路况很差,雨天会泥泞打滑,冬季和春季会结冰霜冻隆,夏天会有飞石;而且设施稀少,沿途没有加油站和餐馆,仅有 Eagle Plains 和 Inuvik 能补给;手机信号几乎没有,真正进入荒野状态。</p><p class="ql-block">这样的道路对车技和车况及毅力都是极大考验,备胎备油箱修车工具等等必不可少,在营地见到从北极回来的车,车顶上最多的装有4个备胎,5个大油箱!好夸张啊。我们没有走北极的准备,只打算走70公里到石碑山公园然后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这70公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姆斯特公路,搓衣板、大坑小洞,错车时扬起的沙尘,使得车速降低,但</span>秋天的德姆斯特公路太美了!崎岖的山脉和色彩斑斓的苔原,浓雾笼罩的雪山密林,让人们忽略了颠簸的道路,专注于荒野自然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9点半进营地碰运气,在一个先来先得的位置上,车主正在装车准备离开,见我们询问,马上让我们把车先停进去,他们加快速度收拾。大好人啊。老农马上上网交了两晚的费用,继续享受9折优惠。不待安顿,立即走上营区后面山谷步道 Klondike River Trail。</p> <p class="ql-block">克朗代克河步道,来回 3.4公里,步道起伏不大,穿梭于河边湿地和苔原之间,轻松悠闲。</p> <p class="ql-block">北方苔原植物:云果、熊果、越橘和蓝莓,还有矮桦、矮柳和柳兰等等,万紫千红,竞相绽放秋色。</p> <p class="ql-block">一定要去公园游客中心了解情况,游客中心的火炉上一直有茶水,喝着热茶,观看整个公园的介绍纪录片,崇山峻岭,冰川湖泊,苔原植物动物等,非常有意义,景色美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巧遇一位单骑北极回程的山东小哥,他的骑行装备十分简陋,风餐露宿,与野生动物为伴,晚上已经零度以下,一顶帐篷,简单的御寒衣物,真为小哥捏把汗,路上,还会被汽车弹起的石子击中,困难之大,难以想象。交谈中,小哥轻松说到:不追求达到什么目的,放慢脚步,体验世界,享受过程。是的!多少人的人生就像四分钟电影“苍蝇的一生”里描绘的一样,在“永远的追求”中活着,而不能在“体验自己要的生活”中活着。小哥太棒了!刚毅,坚强,开悟。真令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9月1号,昨天已经在游客中心得知今天上午11点,在营地门口有中心的员工做导游上山,走黄金路步道。黄金路步道很长有几十公里,但我们只上到山顶,来回5公里。</p> <p class="ql-block">俯瞰德姆斯特公路,北克朗代克山谷,以及标志性的 石碑山和巨石山 Mount Monolith。</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山峦重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远处中央是石碑山。手机无法拍出景色特点的效果,语言也难以形容眼见的震撼,只有亲临其境慢慢感受体会,“石碑山”的秋色,育空之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2号清早离开营地,再走70公里的德姆斯特公路回到2号线克朗代克公路上,来到育空的淘金名城道森城 Dawson City。</p> <p class="ql-block">道森城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感、风貌独特的小镇,我们对它的最初了解是始于我家的两个小旅游纪念品:道森淘金打火机和咖啡馆 Flora Dora Cafe 专属打火机,Flora Dora 位于道森镇中心,是随着 19 世纪克朗代克淘金热而发展起来,咖啡馆在那时兴旺繁忙,在道森市博物馆 The Dawson City Museum 找到当时的老照片,古老建筑右边挂着咖啡馆的招牌旗。</p><p class="ql-block">Flora Dora 在1898年以舞厅开始,是淘金热期间非常著名的社交热点,不仅是舞厅,也可看作是那时“夜生活”的代表之一,从舞厅、酒吧、酒店到咖啡馆,几经变迁,现在在谷歌上找不到这个咖啡馆了,问了游客中心,说建筑物还在,就在这条街上,我们去到那里,看到屋顶上保留了“Monte Carlo”的半圆形浮雕,但咖啡馆早已经变成了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道森博物馆通过互动展览和淘金示范,概述了淘金热的历史,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和原住民历史。</p><p class="ql-block">道森城城十九世纪末是世界闻名的淘金之都。在(1896–1899) 时,交通很不发达,许多淘金者要花上一年时间才能来到道森,大部分淘金者从阿拉斯加徒步进入育空地区,主要是两条小道:奇尔库特小道(Chilkoot Trail)(从史凯威 Skagway 出发)和怀特山口小道(White Pass Trail)(从戴亚/史凯威出发)通向育空河,在顺流而下抵达道森市。最多时,一年内有 12.8 万人来到道森,这对于人口不过3万人的城市来说,数目惊人。这也使道森一度成为了加拿大西岸最大的城市,超过温哥华的维多利亚。现在的道森已经十分没落,如果不是加拿大公园局接管了这个城市,许多老建筑将永远消失,道森也已成为“鬼城”。来道森可以参加国家公园局的导游项目,每天两团,让你感受当年“黄金,威士忌,美女”的道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观红羽毛沙龙 Red Feather Saloon,原沙龙建于1902年,是当年淘金热时期典型的“沙龙”/酒吧场所,供矿工与访客消遣、喝酒、社交。 导游带我们进去,她靠在 Red Feather Saloon 的长吧台上,想象一下矿工当年怎样热闹闯进来喝酒作乐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英属北美银行 Bank of British North America,是1898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帐篷里开业的</span>道森市第一家银行,并于1899年迁入该处,提供黄金化验、货币兑换以及金块筛选等基本服务,随着时代的变迁,于1968年关闭。</p><p class="ql-block">作为讲述历史故事,建筑物保留了当年银行的柜台布局,陈列着金砖和金沙。</p> <p class="ql-block">导游一路走一路讲解老城的建筑和故事:教堂、邮局、旅店和警察局等等,两小时的老城游,很值得。</p> <p class="ql-block">来到道森城码头,上渡轮过育空河,踏上了世界之巅公路 Top of The World Highway。</p><p class="ql-block">码头非常简易,没有任何木台或水泥台,就河边上一片空地,船到了,伸出甲板搭上河岸。没有时刻表,免费,上去就开船,对面过来的满载,好几辆房车,我们这边只有两辆车,这个时间点回程的人居多。</p> <p class="ql-block">世界之巅公路,是道森城和阿拉斯加州边境之间长约 127 公里的路段。一路风光极为壮丽,道路大部分在山脊上行走,所以得名“世界之巅”,能一路俯瞰连绵群山与辽阔苔原景观。</p> <p class="ql-block">下午3点,到了小金溪 US 边境,这个世界上最北的国际边境口岸之一。到了才知道,这个边境口岸开放时间是5月到9月中旬,每天 9:00-19:00,哇,来晚了还过不去呢。边境官员很热情,没有问任何食品的问题(这是加美边境常问的项目,我们把水果做成了沙拉,肉类煮熟了,还有一些家里种的佛手瓜、豆角,只能由他去了😄),但问了有没有带柴火,他们自豪地对我们说,这个海拔4128英尺的检查站是两国最高,最美的检查站,并说进入Tok 山谷后景色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过了边境,正式进入US 的阿拉斯加。晚上住在路边小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鸡镇 Chicken 的房车营地。</span>为何取名鸡镇?在淘金时期,当地的重要禽类猎物叫“雷鸟” Ptarmigan,酷似鸡,为省去拼写和读音的麻烦,淘金者鸡冠鸟戴,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如今的鸡镇常住人口仅有20多人,依然保留着淘金小镇的风貌,可以看到老式淘金设备和采矿遗迹,设有房车营地,商店、邮局,还有一座巨大的铁鸡雕像,每年夏天举办鸡镇音乐节 “Chickenstock Music Festival”。</p><p class="ql-block">铁鸡旁是密密叠加的老旧道路指示牌,这个路牌代表了 鸡镇的幽默文化,把世界上许多与“鸡”相关的地名都拉过来,标注到与阿拉斯加鸡镇的距离如:Cockshot, NC – 公鸡镇,北卡罗来纳州(4213 英里);最后一块木牌写着:“Distance as the chicken flies” —— 意思是“距离是按小鸡飞的直线算的”,对应“as the crow flies”(直线距离)的搞笑版。</p> <p class="ql-block">3号,沿阿拉斯加5号线泰勒公路 Taylor Hwy 穿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望无际的秋色映满视野,</span>色彩斑斓的苔原和山谷,起伏的丘陵和远山,关键是没有什么车辆,纯净静谧。</p> <p class="ql-block">到泰特林路口 Tetlin Junction ,转上阿拉斯加2号线,经过托克镇 Tok ,加油后继续向费尔班克斯方向前进 Fairbanks。</p> <p class="ql-block">在萨尔查的塔纳纳河边,一群原住民阿萨巴斯卡族的人 Athabascan,正在拍视频,主角身着皮毛服装,手持弓箭在打猎。这一带的原住民传统上以狩猎打鱼采浆果为生,交谈中得知他们在拍视频用作祭奠仪式。</p> <p class="ql-block">快到费尔班克斯市,经过北极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North Pole </span>,一个充满圣诞主题的小镇 🎅,镇上遍布圣诞装饰,街道名字也和圣诞有关联。家里孩子们小的时候,总会满怀热情给圣诞老人写信并期待回信,原来都是寄来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年圣诞季,成千上万的信件会通过 邮局寄出,盖上特别的“北极”邮戳,这是</span>美国邮政总局(USPS)<span style="font-size:18px;">给圣诞老人写信</span>的项目 “Letters to Santa”,小朋友们把信件写好,寄到指定的 Santa 地址(通常是 “Santa Claus, North Pole”),邮局会集中到特定的处理中心,由志愿者和邮政员工回复。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 100 多年(2025 年是第 113 年)。 今年是9月 15 日开始,USPS 接受写给圣诞老人的信件,信件要邮寄到指定地址:Santa, 123 Elf Road, North Pole, 88888,贴上邮票,在12 月 6 日前寄出,就可以静待回音啦。</p><p class="ql-block">顺便提一下,北极镇并不是地理位置上的北极,这里离北极圈还有300多公里呢😄,但这里冬天冰天雪地,零下30-40摄氏度是常态,最冷是零下62摄氏度,非常符合北极的极寒意象。</p> <p class="ql-block">穿过费尔班克斯市没有停留,想尽量离德纳里国家公园近点,方便明天进公园。 一直到了四英里池塘的原住民公司驻地 Toghotthele Corporation,这个原住民公司很大,管理着 Nenana 附近原住民的土地和资源,道路维护等等。时间已经晚上7点了,附近没有营地,我们直接进去 Toghotthele 基地停车场,里面有几辆房车,见到 Joe 和 Jack,他们很热情,同意我们停在四哩池塘旁边,车停下才知道蚊子有多厉害,一刻都不能停留赶紧钻进房车里,度过一晚。</p> <p class="ql-block">4号清晨4:50,醒了就出发。我们已经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能够在公园的网站定到想要的“苔原游”,想赶早去公园碰运气。</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朝霞火红火红,像燃烧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阿拉斯加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是美国最大面积的州,超过170万平方公里,当年美国于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帝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简直赚翻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俄罗斯帝国肠子都悔青了吧!</span>阿拉斯加地貌特别,景色壮观,拥有八个国家公园,仅次于加州,但是大部分很难去到。</p> <p class="ql-block">早上7点,到了德纳里国家公园及保护区 Denali Park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在游客服务中心了解公园情况,得知苔原游非常紧俏,而且公园11号就闭园了。我们等了一会,早上8:40 出发的苔原游居然有两票位置出来了,马上定下来,赶到10公里外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纳里村上车。</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只有时间游览德纳里公园,公园占地6万平方公里,建于1917年,地貌多样,以冰川、冻土、苔原、针叶林为主,并伴有山谷、河流和湖泊,公园内栖息着灰熊、驯鹿、驼鹿、狼、大角羊等,人们来这里徒步和看美景,体验北方荒野,其实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个公园不准自己开车进去,只能坐巴士或定公园的旅游巴士项目。旅游巴士沿一条长约150公里的公园大道穿行,司机兼导游一路讲解,随时停车看动物。</p> <p class="ql-block">每当看到动物,司机会停车提醒,游客也会欢呼如“三点钟方向”!司机也停车并放在车内大屏幕上。这群驯鹿 Caribou,其中两只正在角斗,真担心它们的大角顶断了。</p><p class="ql-block">除了熊,看到不少各种鹿、羊、鼠等等,导游找了几个熊出没的地方也没有找到,我们生活在乡村,常常和鹿与熊做邻居啦😄</p> <p class="ql-block">150公里的公园路,饱赏美景,苔原,河滩,冰川,崇山峻岭,还有公园历史,特点,气候等等,导游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圆满完成了公园 5个半小时的苔原游,下午两点半,出发去安克雷奇Anchorage,。路上开始下雨,越来越大,刚刚游完公园,还是阳光明媚,天气说变就变,现在的天气啥颜色也看不清啦,真是庆幸今天的赶早,让一切都顺利了。</p><p class="ql-block">晚上停留在城边的 Gateway 镇,住进马塔努斯卡湖州立休闲中心 营地 Matanuska Lakes State Recreation ,有好几辆房车在,非常安静。</p> <p class="ql-block">5号大雨。清早冒雨去 MIDAS 换机油,出游已经开了 4500 公里了,需要保养一下老车,这是长途跋涉必做的事情。MIDAS 非常好,马上就给我们的车做保养,很专业,价钱公道。</p> <p class="ql-block">逛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 Anchorage 。走了海边步道,去网红雪城咖啡馆 Snow City Cafe , 等了一个多小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品尝了Omelette 和 Benedict,蟹肉蛋卷(Crabby Omelette)大赞!</span></p> <p class="ql-block">离开安克雷奇,沿阿拉斯加1号线格兰公路 Glenn Hwy 向 Tok 方向,经育空回去。这条1号冰川路线途经马塔努斯卡冰川 Matanuska Glacier,这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可驾车抵达的冰川,冰川长27英里,宽4英里。</p><p class="ql-block">过了崇山峻岭和冰川后,格兰公路进入丘陵地带和山谷盆地,这里是阿拉斯加的主要猎场,狩猎的规模之大从未见过。猎人们有他们的集市,售卖各种野味产品。</p> <p class="ql-block">到达Tok Cutoff路段,山野里各种阔叶树,如杨树,桦树,枫树以及落叶松,陆续变成了黄色,橙黄色,太阳下金灿灿的一片,十分壮观。这是“红地毯”外,阿拉斯加秋天的另一主色调。</p><p class="ql-block">到 Tok 后再次上阿拉斯加2号线,一路向东。</p> <p class="ql-block">今天日落 8:40,我们 8点到了格伦纳伦镇 Glennallen 才停下,住进北夜营地 Northern Nights Campground. ,这是在阿拉斯加的最后一晚。营地没有人值班,留下支票。</p> <p class="ql-block">6号,到了阿拉斯加公路上US与育空的另一个边境口岸 Alcan 关口,有个友谊碑<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念两国友谊: “</span>这是一条未设防的边界线,连接着加拿大和美国,应该唤醒人们对这两个国家之间百年友谊的记忆,并成为世界各国和平的典范”。</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边境小公园里,本想好好读读所有的图文,但疯狂的蚊子逼得我们逃进车里,太可怕了,一丝丝的二氧化碳,一点点热源,它们就蜂拥而至,这是我们碰到的最厉害的蚊子群!</p> <p class="ql-block">今天走了600多公里,晚上住康登溪营地 Congdon Creek Campground。营地里的蒲公英长得水灵灵的,摘了一大把,过水后煮肉汤。旅游在外,我们常常要煮蒲公英,既清热解毒,又增加叶绿素。</p> <p class="ql-block">7号,进入育空的克鲁瓦尼国家公园 Kluane National Park,走士兵峰步道 Soldier's Summit。</p><p class="ql-block">士兵峰步道,单程仅1公里, 但历史意义重大,是历史和景观相结合的景点。</p><p class="ql-block">这里是阿拉斯加公路1942年正式开通典礼的旧址,步道上设有解说牌,和介绍当时二战背景下修建公路的历史。步道终点的“士兵峰”有纪念碑和标志牌。</p> <p class="ql-block">1942 年 11 月 20 日,加拿大联邦工程部长 <span style="font-size:18px;">托马斯·克雷拉 </span>Thomas Alexander Crerar,发表了一篇 约 2 分 30 秒的简短演讲,宣布阿拉斯加公路正式通车。这场典礼很简朴,没有大型庆典,只有少数军方代表和施工人员参加。二战还在进行,条件极其艰难,公路紧急修建完工,堪称奇迹。</p><p class="ql-block">80多年过去了,摁下按钮,演讲音频播放仍然清晰,可选择英语或法语。</p> <p class="ql-block">俯瞰育空最大湖泊 Kluane Lake,湖水呈蓝绿色,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到达海恩斯路口 Haines Junction,进到国家公园游客中心,参观原住民文化展览,观看克鲁瓦尼国家公园纪录片,景色壮丽震撼,非常值得看完。</p> <p class="ql-block">沿海恩斯路 Haines Road ,在凯瑟琳湖 Kathleen Lake, 绕湖走 2公里木栈道,看看野生红鲑鱼 Kokanee Salmon 在这里的生活习性,这些红鲑鱼一生都生活在淡水中。</p> <p class="ql-block">到德扎德阿什湖 Dezadeash Lake,走岩石冰川步道 Rock glacier Trail,来回 3.2 公里,登高90米,步道上有图片说明岩石冰川的石头是活动的,不长的步道上登高90米,感觉坡度很陡,一口气爬上去,还是费力的。</p><p class="ql-block">数千年来,冰川不断侵蚀雕琢着这片土地,形成了如今的岩石冰川景象。感受到山脊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岩石波波浪吗?随着岩体流动,其表面在压缩力的作用下弯曲成起伏的脊状,由此产生的波浪状图案是所有岩石冰川的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时间尚早,决定不在公园停留,继续赶路,再次经过白马城时,停下加油后住进狼溪营地,居然住了和上次同样的19号位😄</p> <p class="ql-block">8号,沿着育空和卑诗两省交界地带,来到华森湖 市 Watson lake,首先吸引你的是华森湖的车牌公园。华森湖是通往北部的门户,许多自驾人士到达华森都渴望留下纪念“到此一游”,把自己的车牌拆下钉挂在路口的树上,久而久之路边树桩全部钉满车牌至两三米高,华森市干脆把车牌柱延伸至后面的林子里,由此形成了车牌公园。除了车牌,旅游者悬挂的物件越来越多,有些挂件颇具创意,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路上碰到几群牦牛,这一群突然狂奔,有点吓人。</p> <p class="ql-block">阿拉斯加公路从育空境内的 Teslin 开始往东南,直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卑诗省北端的 </span> Lower Post 不到200公里的这一段,因为河谷地形和当时修路的路线设计,多次跨越育空与卑诗省界,经过大概7次的交错穿越<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后在 Lower Post 之后,公路完全进入BC省,</span>这么多次的交错,两省都不立界牌了,偶尔有一处会有个“正在离开BC省” 的小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过了 Lower Post ,阿拉斯加公路向南不远,到了利亚温泉省立公园,一定要停下歇脚泡温泉,“<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亚温泉”</span>不像育空“塔基尼”温泉的贵族化,“利亚温泉”依然亲民,而且更为天然,不同的水域感受地热温泉的温度变化。公园营地先来先得,如果满了可以停在对面的 Overflow,和营地收费一样。</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再次去泡温泉,没想到清早的温泉池晨雾缭绕,仙境一样,人不多,太喜欢了,13块的营地费两个人泡了两次,渣都捞埋!</p> <p class="ql-block">蒙乔湖省立公园 Muncho Lake Provincial Park,路边观景点,远眺蒙乔湖的湖光山色,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进入尼森堡林区 Fort Nelson,一直躲着我们的黑熊也让我们看了个够,黑熊吃着三叶草的动作像极了熊猫,憨憨可爱,黑熊没有计划生育,有独自行动的,有带两只熊宝宝的,这家是带三只熊宝宝的。</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白金马河公园营地 Buckinghorse River Waysid,我发现BC公园营地费没有统一标准,淡季老人半价,育空的公园营地费划一收费20块。</p> <p class="ql-block">10号,继续奔驰在阿拉斯加公路,中午时分,切进 BC 29号公路,全长约 237公里。连接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约翰堡 Fort St. John 到 哈德森霍普 Hudson’s Hope 和切特温德 </span>Chetwynd ,是北部工业和能源的重要运输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路穿梭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带,景色宜人,可眺望 和平河河谷 Peace River Valley 。</p> <p class="ql-block">在和平河上,贝内特大坝 W.A.C. Bennett Dam 拦截出全省最大的淡水水库——威利斯顿湖水库。大坝于1968年竣工,是世界上最大的土石坝之一(高约183米,长2公里)。水库为卑诗水电公司戈登·M·施勒姆发电站供水,该发电站发电量约为三千兆瓦,约占卑诗水电公司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到达切特温德镇 Chetwynd 后,再次接上97号公路的 卡里布路段,向南直奔乔治王子 Prince George,行车600多公里,入住鲑鱼谷营地 Salmon Valley Campground,河边的一个私人营地,全服务设施,就是水质太差,只能用房车水箱的水。 </p> <p class="ql-block">11号,到达淘金热镇奎内尔 Quesnel ,这是个人口过万的大镇。地处菲莎河与奎内尔河交界的奎内尔镇,在1860淘金热年代,非常火热,铁路通车后是伐木与矿业中心。我们参观菲莎河边的历史古迹,超过百年的洗金水车,挖矿设备,老木桥,纪念碑等等。建于1928年的老木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木桁架人行桥(831英尺),当地居民花了20多年时间才说服政府建造这座桥,随着1971年新桥的建成,这座桥成为了河边步道的核心部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老木桥上散步看风景,体验一下当年建成时人们的喜悦。</span></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到了分岔口 Cache Creek,上 1 号横加公路,晚上住山上的省立公园营地 Skihist Provincial Park,营地费11.5。山上的营地非常好,看峡谷风景,铁路线,横加公路,一幅滚动的画卷。</p><p class="ql-block">这是菲沙河谷环线的另外一侧,就是充满故事的汤姆森河谷,菲沙峡谷以及菲沙河谷流域。说来奇怪,我们在低陆平原,温哥华住了35年,开车去往东部无数,但都选择了五号高速(Coquihalla Hwy),而没有选择峡谷中最早的横加一号公路。横加一号与之新的路线相比,的确是坡多,弯急,路况复杂,但沿着汤姆森河,菲沙河,景色非常独特,在卡斯溪镇往南的地貌居然类似内华达州,大山都是光秃秃的,山谷中遍布沙漠植被。进入菲沙峡谷,公路悬在了悬崖峭壁上,谷底河水清澈秀美,大山又突然恢复了卑诗浓密的森林地貌,好不奇特!河的两岸是加拿大的运输大动脉“加拿大国家铁路”(CN Rail)的主干线。我们在半山腰的营地徒步,眺望两岸列车呼啸而过,非常频繁(加拿大经济没那么糟糕嘛!),河流奔腾而下,山间的车辆川流不息,一幅社会活力与自然景象和谐共存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12号,沿菲莎河谷行驶,停留亚历山德拉大桥省立公园,这是菲沙峡谷的著名景点,走大桥步道。</p><p class="ql-block">下午安全回到温哥华家里。值此,我们自驾秋游大环线的四个公路环线就结束了,共完成了8841公里的旅程,一本流水账游记终于结束,给自己留个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