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印象l程潜公馆 西里丰盈

江边

<p class="ql-block">  长沙白果园位于五一商圈核心区域,民国时期这里成为达官贵人的聚居地,程潜公馆等名人宅邸坐落于此,1949年程潜与陈明仁在此签署《起义备忘录》,促成湖南和平解放。丰盈西里是长沙市中心保留着浓郁历史脉络的“活态古巷”,如今成为传统民居与现代潮流、历史记忆与青春活力交织的“网红打卡胜地”。</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1日上午到东茅街茶馆感受了长沙老时光的一杯茶后,现在这个年纪二两粉还是填不饱肚子,找附近的餐馆吃了牛肉火锅解决了中餐,随后又来到附近的丰盈西里参观了程潜公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果园巷口有八大公沟遗迹碑。长沙八大公沟,是长沙老城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遗迹,见证了古城从清雍正年间至今的城市变迁。它不仅是古人治水的智慧结晶,更串联起白果园、化龙池等老街的历史记忆,成为长沙“老长沙”文化的重要载体。此遗迹为一个保留完整的麻石井盖结构——掀开井盖,可清晰看到沟底残留的积水和麻石壁,仿佛还能听见百年前水流穿行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巷口的程潜公馆为程潜先生担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8-1949年)时的居所与办公场所。两层青砖楼房,采用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外墙为清水红砖,屋顶覆盖青瓦,石库门入口简洁大气。公馆占地面积约326平方米,内部布局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家庭生活场景,见证了程潜先生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轨迹。2015年,程潜公馆在修缮保护的基础上建成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  进入公馆中厅有程潜先生的半身雕像。先生面容清瘦却棱角分明,双眉微蹙却目光如炬,仿佛仍凝视着1949年那个决定湖南命运的春夏之交——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希望萌动的时刻。基座上刻着“程潜(1882-1968)”的字样,简单七个字,却串联起他从清末秀才到同盟会元老、从护国将领到和平功臣的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  一楼展厅为《湖南和平起义历史陈列》。这里展出的百余件文献、手稿、老照片与实物,还原了1949年那个风云激荡的夏天。1949年初,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但湖南却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国民党当局妄图以湖南为“湘粤赣边区防线”,调集重兵负隅顽抗;转机发生在194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敏锐捕捉到程潜“求和避战”的倾向,毛泽东亲自致信:“只要先生决心站在人民方面,反美反蒋反桂,先生权宜处置,敝方均能谅解。”</p> <p class="ql-block">  展陈介绍苦难湘人盼和平。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给湖南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全省76个县,54个被轰炸,死亡人数达92万,被烧毁房屋93万幢,被抢粮食4068万石。抗战胜利后,三湘儿女迫切渴望在和平环境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然而,国民党政府违背人民意思,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于1946年6月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湖南成为内战的重要战备基地。湖南当局肆意征兵、征税、征粮,至使民穷财尽,物价飞涨。人们反对内战,期盼和平。</p> <p class="ql-block"> 中共湖南省工委成立了“军事策反小组”,由地下党员余志宏牵头,联合程潜的族弟程星龄、挚友方叔章等,通过一次次的密谈、一封封的手书,逐渐打消了程潜的顾虑。展板上有关于余志宏、方叔章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湖南和平起义的另一位主角陈明仁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一生历经东征、抗战、内战与和平起义,从国民党嫡系将领转变为新中国开国上将,其军事生涯与人生选择充满传奇色彩。东征战场初露锋芒,浴血奋战抗日名将,解放战争从“死守四平”到“长沙起义”的转变,建国之后从“起义功臣”到“开国上将”,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其军事才能与人格魅力,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不可磨灭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沿着木楼梯拾级而上,二楼的《程潜生平业绩陈列》为我们展开了一位跨越半个世纪的革命者的完整人生。1882年,程潜出生于醴陵一个耕读家庭。16岁中秀才后,他放弃科举仕途,于1903年考入湖南武备学堂,后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在东京,他结识了黄兴、宋教仁,1905年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亲自发展的“铁血丈夫团”成员——这是同盟会中唯一由军事留学生组成的核心团体(展柜里有他留学时的笔记,上面写着“救中国必以革命”)。</p> <p class="ql-block">  二楼有两间连通的办公室,其中一间为程潜的主要办公场所,另一间曾作为中共地下党代表与程潜密谈的场所,房间的布局保留了当年的格局——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占据中心位置,上方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两侧摆放着老式台灯与文件柜,仿佛还能看到当年深夜灯火通明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程潜公馆,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模样,红砖墙上的斑驳是岁月的勋章,木楼梯的吱呀声是历史的回响,就连天井里那株老树,都仿佛在诉说着75年前的故事。它被称作“秘密会客厅”,是因为这里曾汇聚过最真诚的对话;它被称为“决策中枢”,是因为这里曾诞生过最勇敢的抉择。</p> <p class="ql-block">  程潜领衔湖南和平起义是顺应潮流的民族大义与历史壮举。这一壮举不仅让长沙避免了战火的荼毒,更成为解放战争中“兵不血刃”和平解放的典范,为后续新疆、云南等地区的和平解放提供了重要借鉴。展柜中泛黄的文献、墙上的老照片,都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这里不仅是程潜个人生平的展示窗口,更是湖南和平解放精神的象征。如今,展馆已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每年吸引着数十万观众前来参观,让人们铭记那段历史,传承和平与正义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丰盈西里这条百米小巷以“藏于闹市、隐于繁华”的姿态,成为长沙最具辨识度的“新旧交融”样本。丰盈西里不仅仅是一条巷子,更是长沙城的“文化缩影”。它用“活态”的历史、文艺的氛围、烟火的生活,诠释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创意”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丰盈西里的故事,写在斑驳的砖墙上,刻在蜿蜒的麻石路上。据史料记载,古代丰盈西里曾是长沙的“富人区”,达官贵人在此聚居,青砖黛瓦的传统民居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格局,每一块砖石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近代以来,这里更成为红色文化的“见证者”:邻近的《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是毛主席青年时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程潜公馆、杜心武“叁拾壹号楼”等历史建筑,串联起长沙近百年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  如今,历史并未被尘封,反而与现代生活“无缝衔接”。走在丰盈西里,传统民居的灰瓦白墙旁,是充满设计感的文创小店——“唐姑娘不姓唐”的中式园林风格甜点店,青砖黛瓦间飘出桂花香;复古唱片店里,老式留声机播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仿佛穿越回上个世纪;手工艺品店里,匠人们正用陶泥制作着小长沙的微缩模型,每一件作品都带着匠人的温度。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丰盈西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青春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丰盈西里的魅力,在于它“接地气”的烟火气与“有腔调”的文艺范完美融合。清晨,老人们坐在巷口的石凳上,泡一杯绿茶,聊着家长里短;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麻石路上,文艺青年们抱着笔记本,在“不必大于二”咖啡馆里写着旅行日记;傍晚,网红博主们举着相机,在“长沙24时”背景墙前摆着姿势,记录着巷子的“多面人生”。</p> <p class="ql-block">  "祝你快乐,不止今天"。这种网红语的“年轻力”注入,不仅让丰盈西里重新焕发了生机,更让历史文化遗产“活”了起来。年轻人们在这里创业,将文化IP转化为商业价值。这种“文化与创意”的融合,让丰盈西里成为长沙“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  当夏日的阳光穿过丰盈西里的麻石路,洒在青砖黛瓦的檐角,巷子里的茶事便带着独有的烟火气与雅趣悄然开场。这里没有刻意营造的仪式感,却让每一个走进的人,都能在茶香里触摸到夏天的温度,感受到老巷与时光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丰盈西里的“唐姑娘”文化创意像一股清流,将传统文化的基因植入现代生活的毛细血管。这家唐姑娘爱看书门店门前的"唐姑娘"泥偶正手捧一本书端坐,它融合公益书店与茶点空间,藏书来自长沙图书馆,提供“阅读+茶点”的慢生活体验。</p> <p class="ql-block">  巷中一面面或新或旧的墙壁化身“祝福载体”,将传统节日的仪式感、邻里间的温情与游客的善意,揉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烟火气”。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用最本真的模样,让每一次驻足都成为一场“温暖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  丰盈西里文化创意的魅力,在于它用“接地气”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它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将文化基因植入现代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年轻人在“吃喝玩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力量。这种“文化+生活”的模式,不仅让丰盈西里成为长沙的“文旅新顶流”,更让“古街老巷”的文化自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潮流。</p> <p class="ql-block">  走进巷中,文创装饰无处不在,公共空间也是文创装饰的“延伸区”,它不是封闭的店铺,而是开放的“艺术展厅”,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能参与其中。这些都是老巷的“诗”,是年轻人的“梦”,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它让每一个走进老巷的人,都能感受到“烟火气”里的“艺术感”,“传统里”的“新活力”——这就是丰盈西里的魅力,这就是文创装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丰盈西里的老巷里,“站稳C位”从来不是靠喧嚣的噱头,而是靠对初心的坚守、对特色的打磨,以及与街巷灵魂的深度融合。这些门店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老巷的“烟火气”与“文艺范”,成为游客必打卡、居民离不开的“街巷名片”。</p> <p class="ql-block">  天空飘下了滴滴小雨,走观音井巷这边离开了丰盈西里。回望这条充满魅力的老巷,我忽然明白:丰盈西里的珍贵之处,正在于它找到了历史与现代、商业与人文、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它没有为了迎合旅游市场而失去自我,也没有固守传统而拒绝改变。这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让丰盈西里既保持着长沙老巷的灵魂,又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