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乡野之约

何田田

<p class="ql-block">  每次和画友们外出采风,都是一次与美好不期而遇的机会。心情犹如冬日暖阳,就连抚过脸庞的风都变得温柔起来!</p> <p class="ql-block">  九月的元江,太阳依旧热烈,嗅不到一丝秋日的气息。车子顺着蜿蜒的河水行进,入眼皆是绿色。</p> <p class="ql-block">  采风第一站,坡垤——一个傍水而居的彝族传统村落。始建于清朝初期,以土掌房建筑群和茶马古道遗迹闻名,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现存86栋土掌房,采用“一颗印”式土木结构风格,屋顶兼具晾晒功能。建筑群依山势分层布局,倒映水库形成独特景观,2020年上线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的每一条巷道,每一面土坯墙都自成一景,拍照打卡很是出片。</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元江洼垤杨怀麟老宅,这里是中共元江县委会旧址,杨怀麟曾担任洼垤镇镇长。老宅建成于1946年,建筑面积434.71平方米,为三重檐六耳四合大院,通高12.41米。该建筑曾作为中共滇南地委、中共元江县委及边纵十支队的成立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p><p class="ql-block"> 老宅采用台梁式木结构,通体白色墙面,无石雕装饰。屋内布局大气,青石地面、精雕房檐、硕大天井等细节体现了昔日奢华。正墙镶嵌的大理石字碑标注了其作为中共元江县委会旧址的身份。 ‌</p> <p class="ql-block">  画友们驻足老宅的砖木光影间,端详着砖石纹路与木构雕痕,目光扫视过各处岁月风化过的痕迹,如同触摸青砖缝隙中的历史沉淀‌。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木瓦,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以沉默的方式,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与不朽。</p> <p class="ql-block">  村头有几池清澈的泉水,据说都是从龙潭里流出来的,经年不断。龙潭周围生长着几棵大树,年岁应该久远了,树枝虬结交错,不仅展现了树的生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魅力,形成一片独特而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新寨村。这也是一个传统民居保留较为完整的村落。村民们大多在村头忙着烤烟的交接工作,村道干净、整洁,村庄安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  由于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搜集素材、活跃团队氛围,没有太多时间现场写生。所以大家就继续前行,探寻更多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要给范大摄影师一个特写,此行他不仅为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更是我们一路上的快乐源泉!</p> <p class="ql-block">  采风虽短,快乐长存。这次活动中,我们捕捉了光影的瞬息,记录了人文的温度,也给与了彼此太多的快乐。愿这些鲜活的素材在画面上重生,成为我们热爱生活的崭新注脚。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创作之树常青,出更多更好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