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别骊山岁巳深,林花依旧绣嶺岑。</p><p class="ql-block"> 归寻当日新开路,隐约苔痕下翠阴。</p><p class="ql-block"> 这首出自宋代诗人李埏的七言绝句,说得特别对我的味口,所以多年一直盘旋心头。这次重来骊山,再访华清宫,我还是把那七言绝句找出来。久违了!因这诗朗朗上口,不觉之中,又重复了几遍,为啥呢?因了这岁月的隔空相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以前,我们那一帮正风华正好的同学们备着干粮,水壶里装满了水,坐上了绿皮车硬座。</p><p class="ql-block"> 车,轧悠轧悠,逢站必停,一路向西,我是在那个时候领教了中国速度。可那时候,谁叫我们年轻呀!不管那身边过道里,老农少妇上上上下,隔一段时间就来一阵阵吵架喧闹,我们依然欢歌笑语,此起彼伏,一路熬过长夜,揍(就)来到了这古都西安。</p><p class="ql-block"> 安顿好旅舍之后,我们到了小雁塔大门口,拿出了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介绍信,一路坦然放行。尽管这处遗存当时尚在军管之中,但大家伙儿沿着逼仄的上楼小梯一层一层攀升的那个急切,就甭提啦!站在小雁塔顶层,望西安老城在塔下的房舍鳞次栉比,从极高处看到的整个西安古城在多年冷落疏忽之后的落寞寒伧与市民为生计而奔走的熙熙攘攘,一切切都注到心头,一幅一幅留在脑海这个486的小电脑里,至今仍感念犹深。</p><p class="ql-block"> 从一片荒郊野外的大雁塔出来,我们登上了吱吱呀呀的公交车,径向远处的华清宫奔去。</p><p class="ql-block"> 当时所留下的华清宫印象与今儿看到的一切,似乎是又有了极大的不同。几十年中,华清宫一直在复原,一直在建设。这就是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一片荒郊野外的大雁塔出来,我们登上了吱吱呀呀的公交车,径向远处的华清宫奔去。</p><p class="ql-block"> 当时所留下的华清宫印象与今儿看到的一切,似乎是又有了极大的不同。几十年中,华清宫一直在复原,一直在建设。这就是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壮观的华清宫最繁盛的时光是在唐代,尽管更久远以前这里的温泉就一直汨汩流淌,在这骊山之下,渭水之滨的风光绝胜之处,早先的各个时期都在不断地今儿建一处,明儿添一景。说起来,最大规模的兴建当属唐代。但自影响至深的安史之乱以后,这里就没有再次繁盛过。随着中国政治中心的逐渐向北向东迁移,这里也成了一片被湮灭在历史风尘中的皇冠明珠。 </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那位时任长安西边周至县尉的白居易应朋友之邀,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长恨歌》的话,这片皇家园林在此后的朝代更替与战乱频仍中,肯定被后来的人们遗忘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这座2005年重建的长生殿没?隔着一池秋水,望着骊山作为背景的后靠,在这座吟唱千载的新建筑与老题材,我还是凝望多时。当初我来时,它还不在;而今,作为最重要的展厅,这里已经是华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p><p class="ql-block"> 那段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位被后世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白居易写下这篇《长恨歌》之时也只有35岁,本来受托所写的这个题材是劝诫大家放弃爱情声色意味的教化之作。可是文学创作就是那么的神秘不可言说!写着写着,他竟然写这成了这样一个凄美爱情的不朽诗篇。</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尚能记得长诗的后边一段最华彩的片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p><p class="ql-block">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p><p class="ql-block"> 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千古的爱情题材,给了后来的文艺创作者们带来了多少的忙活;又给这片风景秀丽的园林,带来了多少:一年接着一年的浩大的建设进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