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论坛]李海红一一棉絮画进校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陕西人文艺术智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传统工艺美术棉絮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进校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文/李海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摘要】 棉絮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独特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然而,当前学校教育中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教学仍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从棉絮画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入手,探讨棉絮画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分析其对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化认知的影响。通过研究棉絮画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潜在挑战,提出推动棉絮画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建议,以期为艺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关键词】棉絮画;传统工艺美术;学校教育;文化传承;综合素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价值。棉絮画作为其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以其柔和的质感和艳丽的色彩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然而,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棉絮画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其对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化认知的影响,从而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一、棉絮画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一)棉絮画的起源与发展棉絮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时期。在明代,棉花逐渐成为重要的纺织原料,人们开始探索将棉花用于艺术创作。到了清代,棉絮画逐渐成熟并广泛流传。棉絮画的制作工艺独特,首先需要将棉花进行染色处理,然后通过撕拉扭扯和粘贴等手工艺,将染色的棉花纤维组合成各种图案和画面。这种工艺不仅考验了艺术家的手工技艺,还需要他们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二)棉絮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棉絮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可以表现出绘画的平面效果,也能通过纤维的层次感和质感创造出立体效果。棉絮画通常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题,通过色彩的渐变和纤维的排列,表现出细腻的画面效果。例如,一幅花鸟棉絮画,需要艺术家将不同颜色的棉絮进行层层叠加,才能表现出花瓣的层次感和鸟羽的细腻质感。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棉絮画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棉絮画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社会,棉絮画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存空间受到一定影响。许多传统手工艺由于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市场需求减少等原因,逐渐面临失传的危险。然而,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棉絮画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通过艺术展览、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等方式,棉絮画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例如,在一些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中,棉絮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同时,一些学术研究也深入探讨了棉絮画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和现代应用,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二、棉絮画在学校教育中的教学实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一)传统工艺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现状当前,学校教育中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教育部门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工艺美术课程普遍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许多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和教学资源,无法有效开展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不足。例如,在一些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中,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往往只是简单地介绍,并没有深入的实践和体验,这使得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兴趣和理解都较为有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二)将棉絮画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了将棉絮画有效融入学校美术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1.设立专项课程:在学校美术课程中设立棉絮画专项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棉絮画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例如,可以在美术课上安排棉絮画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棉絮画的制作过程,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2.举办手工艺工作坊:邀请棉絮画艺术家或手工艺师到学校开展手工艺工作坊,让学生亲身体验棉絮画的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兴趣。在工作坊中,艺术家可以演示棉絮画的制作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技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3.开展校园展览:定期举办棉絮画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和欣赏棉絮画艺术。通过展览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棉絮画的学习兴趣和热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三)棉絮画教育中的潜在挑战和应对策略:在棉絮画教育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材料获取难、教师资源不足、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1.加强教师培训:通过教师培训和进修,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他们具备教授棉絮画的能力。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棉絮画艺术家的培训班,学习棉絮画的制作工艺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2.多渠道获取材料:通过与当地文化部门和手工艺协会合作,获取棉絮画制作所需的材料,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可以联系当地的棉絮画艺术家或手工艺协会,购买或租用棉絮画的制作材料和工具,解决材料获取难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3.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互动体验,激发学生对棉絮画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例如,可以通过游戏、比赛和合作创作等形式,增加棉絮画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案例分析:西安市外国语大学大学的棉絮画教育实践为了更好地了解棉絮画教育在学校中的实际应用,本文以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学为例,分析其在棉絮画教育中的实践经验和成效。该大学在美术课程中设立了棉絮画专项课程,并邀请当地的棉絮画艺术家定期到校开展手工艺工作坊。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棉絮画的制作工艺,还通过合作创作完成了多幅优秀的棉絮画作品。通过这项教育实践,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特别是在合作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沟通和合作获得第九届“互联网+”升级赛道铜奖的佳绩,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此外,通过作品展览和比赛活动,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了显著提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三、棉絮画对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化认知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一)棉絮画对学生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棉絮画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在制作棉絮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构图、配色和剪裁等操作,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对棉絮画艺术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例如,在制作棉絮画时,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和纤维,进行精细的剪裁和粘贴,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细心和耐心,还培养了他们的色彩感知和艺术创作能力。以棉絮画教学为例,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在美术课程中引入了棉絮画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棉絮画的制作工艺。在课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们对棉絮画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在学习棉絮画前后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发现棉絮画教学对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具有显著效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二)棉絮画对学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棉絮画制作需要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棉絮画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分享创意和灵感,这对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制作一幅大型棉絮画时,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协调各自的工作,确保作品的整体效果,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棉絮画教育也鼓励学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例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创作出独具创意和个性的棉絮画作品,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案例分析:碑林区文艺路小学棉絮画合作项目碑林区文艺路小学在美术课程中开展了棉絮画合作项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棉絮画作品。通过分工合作,学生们在项目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项目结束后,学生们的作品在校园展览中展示,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和认可。通过这项合作项目,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还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三)棉絮画教育对学生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心的影响通过棉絮画教育,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棉絮画的制作技艺,还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历史背景。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例如,在棉絮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棉絮画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增强他们的文化认知和自信心。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棉絮画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四、结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与展望传统工艺美术棉絮画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实践,棉絮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还能推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棉絮画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为学校美术教育提供更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艺术简历:</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李海红,祖籍陕西凤翔,现居西安,中共党员,中国棉絮画第四代传人,西安外国语大学客座讲师,中外名人艺术院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棉絮画海红艺术工作室创立人,陕西新丝路促进会棉絮画研究会会长。从小跟随在棉絮画传承人、著名书画家、李福堂的培养下,学习传承有千年文化渊源的棉絮画。坚持四十余年来悉心领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棉絮画利用棉花的延展性通过三十余道工序来制作的浮雕艺术品,棉絮画种类繁多,技法灵活多变,将点染笔墨情趣的棉絮升华为具有立体感强的人物造像,花鸟,山水等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棉絮画已走出国门,被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国际友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赞誉,以丰富的姿态呈现给人们,从视觉、收藏、品味、价值等,在各领域有着现代艺术提升。2004年李海红的一篇散文“棉絮画和我的父亲”而被大家所熟知国内外友人称其作品为“东方立体国画”成为艺术新亮点。近年来,带领着上百位对棉絮画传承发展热爱的同仁们探索创作,参加文化部门举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宣传了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网络媒体都加以报道。其代表作品有:《报春图》《荷花》《旭日东升》《志在千里》《抗疫必胜》《青山绿水》等,同时2019年参加第三届(福州)世界文化遗产主题博览会作品《棉絮画牡丹》获得金狮奖,被中外名人艺术院聘为研究员。2023年获得首届西安工艺美术行业“长安工匠”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作品欣赏:</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编辑/牛泾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