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岁月:我和老伴的爱情故事(东方欲晓)

东方欲晓.

<p class="ql-block">七夕,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祝福。它象征着真挚情感的历久弥坚,也寄托着无数恋人对白首偕老的期盼。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日子里,我和老伴的故事,也如一段绵长的琴瑟和鸣,仿佛优雅的旋律飘逸在我们的耳畔。</p> <p class="ql-block">在唐山市古冶区精神文明实践中心、古冶区团委、古冶区唐家庄街道精神文明实践所、美奂物业服务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受邀参加了“七夕鹊桥会,白首共此生”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弥漫着浓浓的温情,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段青葱岁月,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照片上了大屏幕,主持人激情满怀的做了介绍:这是我们活动年龄最大、婚龄最长(66年)的郭书文夫妇,大厅里响起掌声一片。</p> <p class="ql-block">活动特别安排了摄影师为我们拍照留念,那一瞬间的定格,不仅留下了我们的笑颜,也唤起了我们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六十余载风雨兼程,那些点滴片段,犹如画卷一般徐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1959年8月15日是我们结婚的日子。我与老伴买了两个开平麻花,一卷豆腐絲,在唐山小山天宫电影院,观看午场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lt;九九艳阳天&gt;那首歌,至今还在耳畔回响。那场电影,成了我们爱情的见证。没有彩礼,没有陪嫁,更没有盛大的婚礼。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一桌,吃了一顿比平日稍好的饭菜,便算是完成了我们的婚礼仪式。简单却真挚,朴素却温馨,开启了我们携手同行的人生旅途,我们思忖着久已盼望的幸福日孑,不再遥远。</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悠悠,我们携手走过了整整六十六个春秋。经历共和国三年困难时期、唐山大地震、三年疫情防控,风雨兼程,却始终相濡以沫,彼此扶持,感情历久弥坚。回首往昔,那些点点滴滴的温暖与坚持,构成了我们爱情最真实的底色。岁月虽老,情意未减,反而愈发醇厚、愈发感到美满。</p> <p class="ql-block">1961年,国家进入经济困难时期,城市实行“双压”政策:压缩城市人口丶压缩商品粮供应。我的父母选择退休回沧州老家,过田园生活。老伴1959年9月在武山石矿参加工作,被精简下岗,她具有家国情怀,毅然决定随父母回乡侍奉双亲,没有留在城里与我陪伴。于是,我们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牛郎织女”式生活。虽分隔两地,却心心相印,鸿雁传书,夫妻情缘如百年藏酒,醇厚而香甜。但也成了好哥们小黄老师关注的亮点:每逢家信都当作情书拆开先看,然后在办公室加油加醋喧染一番。一天他悄悄给我送来一封家信,我问:你看过了吗?他没说话走了!我拿过信来一看,信封背面写着:英雄遇悲不悲也!我看过信眼里充满了泪花,两岁的儿子在医疗事故中妖折,刹那间心烦意乱……</p> <p class="ql-block">直到1979年,适逢党中央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也被开滦党委政治部任命为:开滦二中党组织第一负责人。我和妻孑结束长达十八年丶寒暑假才能相会的牛郎织女式生活。我对孩孑们说:″你妈是家中的功臣,不仅为你爷奶养老送终,还把你们抚养成人!″;一家人重新团聚,那一刻的喜悦与感动,至今仍深藏心底。久别重逢,胜似初见,那份深情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醇厚,仿佛时光从未将我们分开,总觉得生活是那么幸福美满!</p> <p class="ql-block">十八载风雨同舟,酸甜苦辣皆尝遍,但我们从未动摇过白头偕老的信念。生活的磨砺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也让我们懂得,真正的爱情,是在平凡中坚守,在苦难中相恋。我们用行动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诺言。</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一边干公益宣传,一边侍奉老伴,什么外地旅游观光,成为我的奢望。她于2005年身患冠心病,一累一激动常常犯病。住过三院、林西矿医院、中医院,都不能根治,只有长期服药静心调养,维护血管畅通丶维定情绪,才能保持病情稳定、生活安康!平日里,与食疗相结合,都是我下厨搭配好一日三餐。</p><p class="ql-block">有时胸闷、下肢瘀堵疼痛,我学中医全身按摩,呼吸不畅时打开吸氧机,还定时测血压、看舌胎把脉,观测健康状况,我给老伴当护士,安慰老伴保持快乐心态,三分治疗七分养,安安然然保健康!</p> <p class="ql-block">2019年8月15日,我们迎来了结婚六十周年的钻石婚庆典。看着满堂儿孙幸福美满,老伴满心欢喜,为每位儿孙送上500元红包,大家举杯共庆,笑语盈盈。祝福声中,“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话语虽是溢美之词,却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心愿。</p> <p class="ql-block">回首我们一路走来的爱情故事,虽无惊天动地的浪漫,却有细水长流的温情。我们用一生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谛,并以此引导儿孙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与家庭观,在理解、尊重与关怀中走好人生每一步。承担家庭责任,创建幸福美满,才是真正的男子汉!</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惊喜的是,《唐山晚报》为我们这段平凡却真挚的爱情故事整整刊发了1.8个版面。我们感动、我们惊讶,却始终未能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或许,正是这份朴素而坚定的情感,打动了人心,也感动了岁月,终于成为编辑们思考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到了老年,夫妻的日子不能满足于平平淡淡,时不时地创造一些仪式感,为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去饭店过生日,虽是小事,却总能唤起心底的温柔与感动。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甜蜜时光,对老年生活产生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给老伴戴上一条项链,虽不是名贵之物,却承载着我满满的爱意与感激。她笑靥如花,眼角的皱纹里写满了幸福。这份仪式感,是对她多年陪伴的最好回报,感念她对家庭的辛勤奉献。</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欢聚一堂,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那份温馨与喜悦,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欢乐的气氛,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留在每个人的心间。</p> <p class="ql-block">作为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我深知榜样的力量。儿女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传承: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入党,党龄即将满六十年。我决定将党旗传给儿女,让他们继承这份信仰与责任。孩子们也都积极进取,儿子在部队九十年代,女儿在新时代,先后戴上党徽,成为共产党员,第三代业已纳入党的视线,红色基因赓续有了保障,家庭传承红色文化的香火,依然不断。</p> <p class="ql-block">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做公益宣传20多年。经古冶区、唐山市、河北省老干部局层层评选,荣获河北省委老干部局″銀发风彩奖″,要把公益家风一代一代往下传。通过不懈努力:儿子成为唐山市文明标兵,女儿一家被唐山市评为“最美家庭”。在双争有我活动中,我们家的故事《热爱公益一家人》上了《唐山晚报》,也被河北省精神文明办,推上了《河北日报》新闻客户端。做父母的把大爱传给后代,保证孩子们一生走正道,圆了我和老伴这辈子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lt;唐山晚报&gt;老年周刋以头条位置,编发了我家《热爱公益的一家人》,给我们一家强有力地支持和鼓励,也感动了老伴,拿上理发用具,去给老年姐妹们推头理发,受到大家的好评和称赞!</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携手步入晚年,生活虽归于平淡,却满是幸福与满足。欢迎亲朋好友常来相聚,让我们一起欢度这来之不易的快乐时光,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七夕岁月,执孑之手共绘晚霞辉煌灿烂。</p> <p class="ql-block">欢迎浏览,留下您的指导意见!我们虽是平凡人,却有着不平凡的情感与坚守。我们的故事,能为更多人带来温暖与启示,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现场摄影师:史立颖、张丽艳、辰龙</p> <p class="ql-block">编辑:郭书文</p><p class="ql-block">配乐:&lt;柳堡的故事&gt;电影插曲&lt;九九艳阳天&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