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俗语说:“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摆满集”。农历七月,正是核桃收获的季节。房前屋后的核桃树上,那一枚枚包裹着青皮的核桃,或相拥成对,或单个独立,隐匿在茂密的枝叶间。此时拿竹竿往树上一挑,就会有三五个果实落下,触到地面上,那熟透的青皮便四分五裂,露出里面纹路凸显的硬核桃来,给人一种富有硬核意味的收获喜悦。</p><p class="ql-block"> 蹲下身子,捡起刚刚挣脱青皮的核桃,几缕丝络还鲜灵灵地附在硬壳上,让人联想到刚出阁少女额头上的缕缕秀发,散发着似醒未醒的朦胧诱惑。轻松地用手一抹,将丝络悄然脱去的核桃攥在手里,那硬质而温润鲜活的触感,即刻便顺着手臂传递进心田,挑逗得鼻舌之欲不安分起来。</p><p class="ql-block"> 赶紧找个小石块,敲开一枚,将饱满瓷白的核桃仁放进嘴里,鲜活水汪的脆甜漫溢于齿间,这是在晒干了的核桃那里永远尝不到的滋味。特别是对于在鲁南平原出生长大的我来说,只见过春节办年货时买来的干核桃,吃这种成熟却又鲜嫩的核桃仁,基本上可谓是开荤尝鲜的情味体验。</p><p class="ql-block"> 在我出生长大的那个村庄里,粮食作物决定着人们生活中的核心价值观。村人们认为,肥沃的水浇地是老天赏给众生专门种粮食的,所以竭尽全力种好庄稼才是农民的本分。即使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栽树,栽的也是那种能长成房梁和家具板材的榆树、杨树、槐树等材质性大树,以结果子为使命的树,除了偶尔能看到几棵桃、杏之外,其他就极少见了。像核桃这种生长周期长又不能当饭吃的果树,基本上是没有人栽的。</p><p class="ql-block"> 逢年过节的时候,龙阳街上倒是有山里人来赶集卖核桃的。村人们置办年货时,也会给小孩子买上三五颗核桃回来,目的也不是为了吃,主要是图个稀罕,因为那核桃仁吃起来涩涩的,孩子们并不多喜欢。之所以盼着大人买回核桃来,更重要的目的是用它做玩具,拿着到街上玩儿。</p><p class="ql-block"> 当时最时兴的核桃玩具是核桃转车:将一根筷子粗细的铁镩烧红,从核桃顶部烙进去直到底部把核桃捅透,再将核桃肚子上烙个孔。然后用锥子从孔里把核桃仁捣碎掏出来,只剩个内里空空的硬核桃。找根筷子削成竹签当转轴,系上半米长短的粗线,一同从核桃顶部孔里插入从底部伸出,再想办法把粗线从肚子那个孔里掏出来,捻动转轴将线缠到轴上只剩下线头在外面。玩儿的时候,一只手拿住核桃,另一只手捏住线头一拉一松,那转轴就会来来回回地转起来,线拉得越快轴转的越快。有条件的家庭,还会找一两枚铜钱串到核桃顶部露出的转轴上,这样转轴转动时,那兹啦啦的响声里就融进了金属般的铜音,这核桃转车也就成了豪华款。小孩子拿着它,在街上玩起来显得无比神气,多少天都不会厌倦……</p><p class="ql-block"> 我22岁来泰安上大学,从鲁南大平原走进了鲁中的山城,才真正见识到了核桃树从开花结果到成熟落果的全过程。当年校园文科教学楼后的一片空地上,就长着两棵核桃树,那碗口粗的树干有两米高。毕业后留校任教,我分配的宿舍就在文科楼前面的一排平房里。那年暑假前一天晚饭后,下一级的滕州老乡刘大哥到宿舍来喊我,说明天就放假回家了,今晚上滕州老乡聚一聚。那时不像现在聚聚就是吃吃喝喝,大家都没钱,刘大哥所谓的聚一聚,就是把我领到离核桃树不远的一个石堆旁,老乡们边砸核桃边聊天。日子才到6月底,刚摘的核桃还不是很成熟,绿皮紧紧地扒在核桃上不脱落,大家用石头砸用手掰,每个人的手指都被染成了酱紫色,多少天都洗不掉。</p><p class="ql-block"> 青葱岁月里尘封的故事,清苦、窘迫而充满神秘感,如今回忆起来,却能引起品味不尽的遐思。</p><p class="ql-block"> 随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上各种营销广告也多了起来,关于核桃的广告更是五花八门,什么核桃露、核桃糕,还有六个核桃什么的。到八十年代中期,儿子上了幼儿园学前班,我们对核桃的益智作用便越来越重视,有时候还会到山后的大津口,亲自去山村里买核桃。看到山民把打下的青皮核桃堆在一起,上面盖上烂柴禾闷着,那核桃的青皮都沤成了黑色。要多少,直接扒开柴堆现剥现卖,那黑而蔫松的外皮极容易脱落,用手一碰,光华洁净的硬壳核桃便活脱脱地跳出来……</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搬到嘉和北区居住,有了自己的小院儿,小院儿外面还有绿化带绿化园,可以栽花种树。栽的许多果树结果后,不堪忍受虫叮鸟嘬,唯有核桃,既很少生虫子,也不怕鸟捣乱。所以后来就在房前屋后加栽了好几棵核桃树。时间长了,也知道了打核桃需要看火候,早了很难去青皮,晚了核桃自己从青皮里脱落掉下来,里面的核桃仁很容易长白毛。时机瞅准了再打,掉下来青皮就直接摔开了,少数不开的,放在院子里晒几天,待那青皮稍软,拿起来一摔或者用脚一捻,也就彻底脱落了。</p><p class="ql-block"> 七月核桃,是节气为自然物产规定的生长规律,也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无言契约。只有自觉的维护与遵守,平时的养护和付出,才能得到物有所值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七月的核桃又摆满了小院,看着它们,我头脑里浮现出曾经读过的几句诗,具体句子记不清了,现将大体意思加以归纳,形成自我的风格,表述如下:七月的核桃,收获的不单是满脸皱纹,还有一颗颗成熟的大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