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书接上回。2024年6月16日,我们离开大庆,沿G10(绥满高速)、G4512(双嫩高速),在昂昂溪出口下高速公路,开始齐齐哈尔之旅。</h1> <h1> 先发一张我在龙沙公园的最高处(望江楼)拍摄的齐齐哈尔市全景图(局部),让各位看官对齐齐哈尔有一个初步认识。</h1> <h1> 原以为本人对我国历史还能略知一二,不时还“夸夸其谈”,来到昂昂溪方知“孤陋寡闻”也!在我国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昂昂溪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h1> <h1> 昂昂溪文化是中国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渔猎文化的重要代表,距今已有7500年历史。夏朝距今只不过4000年,昂昂溪文化远远超出! 可惜,我们兴致勃勃来到昂昂溪遗址博物馆,碰到博物馆装修闭馆,有点遗憾。</h1> <h1></h1><h1></h1><h1> 回来查了一下,博物馆核心展为细石器时期的文物,如石镞(箭头)、石叶、刮削器等,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古代先民适应渔猎生活的智慧。还有骨器与陶器以及骨鱼镖、骨锥等狩猎工具。最为重要要的是梁启超之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展厅,1930年,梁思永先生首次对昂昂溪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奠定了“昂昂溪文化”的研究基础。 </h1><p></p> <h1></h1><h1> 昂昂溪遗址<span style="color: inherit;">博物馆周边分布着多处遗址点(如五福、滕家岗等),大部分遗址已回填保护,我们到了现场只能看到这些文保单位碑。</span></h1> <h1> 以滕家岗子遗址为代表的39处新石器时代昂昂溪遗址群,于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非历史专业者来说,昂昂溪文化过于专业和深奥,但对于我们这些旅游爱好者而言,来到齐齐哈尔昂昂溪文化遗址,起码知道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远远不止5000年。</h1> <h1> 1945年9月25日,在齐齐哈尔的龙江县,苏联红军和侵华日军关东军打了二战的“最后一战”,137名苏联红军官兵壮烈牺牲于胜利前,他们安葬于齐齐哈尔昂昂溪。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打击日寇把鲜血和生命留在异国他乡的苏联英烈!</h1> <h1> 中东铁路文化区,当今昂昂溪最为时髦著名和吸引游客的“名片”。</h1> <h1> 中东铁路于1897年动工建设,1904年全线通车,昂昂溪站(原称齐齐哈尔站)是这条铁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h1> <h1> 来自俄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火车站附近建设了大量的办公和居住建筑,形成了今天的罗西亚大街(全长2000米,两侧分布111栋俄式建筑)。</h1> <h1> 2000多米的罗西亚大街,有1000多米还没有开发,只是道路和周边环境做了简单处理,基本保持原样,没有商业化。</h1> <h1> 这些建筑群于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罗西亚大街被评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h1> <h1> 在这一段罗西亚大街穿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家家户户绿树环抱,幽静典雅,还有点异国情调,真的很美。</h1> <h1> 昂昂溪站是中东铁路上的一个重要车站,以其保存完好的俄式建筑群而闻名,被誉为“中东铁路建筑博物馆”,是兼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1950年2月26日下午,毛主席、周总理访苏回国,专列从满洲里返回北京途中,曾在昂昂溪站停留。</h1> <h1> 毛主席的专列在到达昂昂溪站时是上午9点左右,毛主席下车散步时,东北铁路总局公安局局长严佑民同志抓拍了毛主席的珍贵影像。打卡留念,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h1> <h1></h1><h1> 昂昂溪站始建于1900年(初期的齐齐哈尔站),<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中东铁路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是沙俄为了缩短西伯利亚铁路通往海参崴的路程而在中国境内修建的一条铁路,这条铁路见证了清末民初的东北历史,如今成为重要的工业文化遗产。</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与很多已改为纯博物馆的遗址不同,昂昂溪站至今仍在办理客运业务,每天有往返于哈尔滨、满洲里、齐齐哈尔等地的慢车(普客)在此停靠。</span></h1><h1><br></h1> <h1><p></p> 昂昂溪站的候车室是一座典型的19世纪末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单层建筑,建筑特征是大面积陡峭的“铁皮坡屋顶”、高大的“老虎窗”、精美的木质檐口装饰、黄色的外墙色彩。整体造型错落有致,色彩鲜明,在蓝天下非常出片,充满异域风情。<br></h1> <h1> 靠近昂昂溪站的这一段罗西亚大街非常热闹。</h1> <h1> 车站周边经过重新装修的有着百年历史的俄式建筑,形成了如今热闹的罗西亚大街历史街区。</h1> <h1> 有关部门对车站附近的罗西亚大街建筑、环境进行了商业开发,现在成了齐齐哈尔的“网红打卡”地。</h1> <h1> 随处可见这样的风景,要不是“罗西亚大街”的中文标识,绝对可以“以假乱真”,以为在俄罗斯。</h1> <h1> 这是没有开发的罗西亚大街段。</h1> <h1> 这是待开发的俄式民居。</h1> <h1> 这是经过商业开发的俄式民居。</h1> <h1> 罗西亚大街的热闹在于体验原汁原味的俄式民居环境。</h1> <h1> 游客可以随意走进漂亮的俄式民居,实地体验、感受住在俄式民居的生活。</h1> <h1> 这种后期的“锦上添花”,拍照可以,实地感受一般。</h1> <h1> 装饰过度,离当年的环境相去甚远,仿佛走进了某处公园。</h1> <h1> 当然,游客欢乐开心、能赚钱是主要的,成为齐齐哈尔著名的文旅项目,也为中东铁路历史街区换发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h1> <h1> 我也在罗西亚大街区里流连忘返,拍了很多百年中东铁路华丽蜕变后的美景,或许,这是历史的又一种延续。</h1> <h1> 拍一张游客美女的照片,引入百年遐想。倘若历史倒回百年,能够在中东铁路的枢纽站留下一张如此美艳照片的姑娘,也许只有俄罗斯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h1> <h1> 离开昂昂溪,我们来到齐齐哈尔最著名也是黑龙江省最早的公园龙沙公园。为什么叫“龙沙公园”,当时不知道,回来仔细查才得知,虽然李白没有来过齐齐哈尔,但公园的管理者取自李白的"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诗句,可见当时(1917年)的命名者还是有所抱负的。</h1> <h1> 公园内有寿山将军雕像和寿公祠,袁寿山(1860年-1900年),字眉峰,汉族,吉林将军袁富明阿之子,清末抗俄名将、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的七世孙。 1900年,自杀殉国。</h1> <h1> 公园内建于1739年的关帝庙很有特色,占地也很大。</h1> <h1> 龙沙公园内“原黑龙江图书馆”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现名是 “藏书楼” 、“万卷阁” 。</h1> <h1> 这座黑龙江省第一座公共图书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开创了黑龙江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先河。可惜没开门,我们没能进入参观。</h1> <h1><p></p> 始建于1907年的澄江阁,1983年重建,面积468平方米,为一座二层楼阁仿古园林式建筑,混合结构,造型古朴典雅,雕梁画栋。</h1> <h1> 澄江阁是劳动湖东岸邻湖最佳观景地之一。</h1> <h1> 我们沿龙沙公园的劳动湖一路拍摄,美景不断。</h1> <h1> 公园里有些景观照片令人不敢相信是在城市公园里拍的。</h1> <h1> 龙沙公园内的劳动湖与嫩江相连,湖中有岛,岛中有湖,通过拱桥、曲桥等连接,形成了“8桥连6岛”的游览环线。</h1> <h1> 我们在湖边漫步,欣赏垂柳摇曳、碧波荡漾的景象。</h1> <h1> 江心小岛拍出来很美,居然还有人水中钓鱼。</h1> <h1> 曲桥倒影连湖通幽。</h1> <h1> 水天一色风云装扮。</h1> <h1> 莘莘学子,沉醉湖边。</h1> <h1> 望江楼上,齐市尽收眼底。</h1> <h1> 极目"齐”天,美哉!</h1> <h1> 离开龙沙公园,我们驱车在齐齐哈尔逛市容。</h1> <h1> 齐齐哈尔历史悠久,虽上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但真正建城史,始于1691年 。</h1> <h1> 满清入主中原后,为加强“后院”管理,1692年在齐齐哈尔设立黑龙江将军衙门,黑龙江将军衙门是清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军事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能非常综合,既管军事又管民政,还负责边境防卫和民族事务(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和省军区)。</h1> <h1><p></p><p></p>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江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长达255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老省会”,曾经的地位远在哈尔滨之上。</h1> <h1> 齐齐哈尔作为漫长的边疆中心,沉淀了多元的历史文化,清代许多被流放的文人官吏在此定居,极大地促进了本地文化的发展。</h1> <h1> 齐齐哈尔还是清代黑龙江驿站的中心,百年来,作为“闯关东”的重要目的地,齐鲁、燕赵、中原等汉文化在此与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交融。</h1> <h1> 2024年6月17日,我们离开齐齐哈尔市区,前往齐齐哈尔又一明星打卡地“明月岛”。还没上岛,远远看到一艘军舰格外显眼。</h1> <h1> 走近一看,没有舷号和舰名,一打听,居然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中华第一舰”、我军051型导弹驱逐舰“银川舰”,舷号107。“银川舰”1976年服役,2012年退役,不知什么原因“银川舰”居然于2019年“落户”到了齐齐哈尔的明月岛。(按一般常理,此舰应该“落户”宁夏银川市。)</h1> <h1> 我们向几位管理人员出示了退役军人证件,说明我们都是几十年的老兵了,想上舰参观,管理人员态度很不友好,说这是老板私人的,任何人都要买票。(我们在各地参观退役装备都可优待,包括南昌舰等退役舰艇)。</h1> <h1> 算了,051型导弹驱逐舰我也上去过了,就在“银川舰”周围看看,两个巨大的螺旋桨还是很震撼。“银川舰”在长达36年的服役生涯中,航迹遍布万里海疆,执行过战备巡逻、演习演练、远洋训练等数十项重大任务,为保卫祖国海疆立下了汗马功劳,只可惜,退役后没能回到“娘家”,流落在齐齐哈尔,连舰名也不敢留。不知银川人民知道后会做何感想?要我是银川市民,一定要求市政府把“银川号”接回银川,不让其“流落他乡”。</h1> <h1> 齐齐哈尔明月岛是嫩江上的一座江心岛,因其形状如一弯明月倒映在嫩江之中而得名,和哈尔滨的太阳岛有姊妹岛之称。</h1> <h1> 岛上自然景观虽然很美,但吸引人的是这座异地重建的“黑龙江将军府”。20世纪末,齐齐哈尔市内原址的黑龙江将军府建筑破败,恰逢城区改造,齐齐哈尔市政府于1999年决定将其整体迁建,依原貌重建于明月岛风景区。 (现在看来似乎是个败笔,异地重建,原味尽失也!)</h1> <h1> 在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清政府任命过76位黑龙江将军,有71位曾在“黑龙江将军府”居住和办公。它见证了包括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签订、庚子之变等重要历史事件。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府第被占据长达七年之久。清末、民国乃至日伪时期,这里都曾作为地方军政、财税等机关的办公地。</h1><h1> 篇幅原因,我把搬迁到明月岛的“黑龙江将军府”以及《黑龙江将军府历史文化陈列室》、《寿山将军生平陈列室》(第七十一任将军寿山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大举入侵东北时,于府内自杀殉国等生平事迹和气节。)内容以照片视频记录于此,供有兴趣的朋友们观看。</h1> <h1> 再见了,美丽的明月岛!</h1> <h1> 再见了,历史悠久的齐齐哈尔!</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