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7年7月,骄阳似火,我站在洪湖县新滩中学的校园里,即将告别高中生活。离校前的最后几天,校园仿佛被一层温柔又略带惆怅的薄纱笼罩,弥漫着一种特殊而迷人的氛围——同学间互赠留言,成了校园里最流行的“时尚”。平日里,或许有些男女同学因羞涩而少有往来,可此刻,大家都格外大方,没有丝毫扭捏,纷纷主动走到彼此面前,在对方的本子上郑重写下临别寄语。那热烈又真挚的场景,如同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即便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依然在我记忆的深处清晰如昨,每一次回想,都似能触摸到当年那份滚烫的青春温度。</p><p class="ql-block"> 我的留言本,是一个灰色塑料皮的小笔记本,外观朴素,却如同一座小小的宝藏,承载着沉甸甸的情谊。翻开第一页,班主任魏老师的箴言赫然在目:“一粒泥沙微不足道,但凝聚一起,仍筑起拦河大坝。团结就是力量。” 这几句话,宛如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我稚嫩的心田里扎了根。在后来的生活与工作中,每当与同事相处,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魏老师的话。它就像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懂得努力融入集体,在协作中寻找自身的价值。这朴实的道理,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散发着醇厚的芬芳,成为我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引。</p><p class="ql-block"> 语文孙老师也先后在我的留言本上留下了两段箴言。虽然具体内容已随着时间的洪流渐渐模糊,但他那刚劲有力的楷书字体,笔锋间透出的风骨与认真,却如同深深的刻痕,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1979年春节,我和同学杜立华怀着对老师的敬仰与思念,相约前往粮管所驻地拜访孙老师。我们特意带去了当时最热门的《天安门广场诗抄》,那本诗集里流淌着的赤诚与热血,恰似我们对老师的敬意,也映照着那个年代独有的精神底色。在那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诗集里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颗火种,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的留言,更是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伟人语录、名人名言、励志警语,是留言中常见的主题。字里行间,满是对友谊的赞美,对下乡、回乡的鼓励,以及“把青春献给祖国建设”的豪情壮志。那些话语或许直白,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却饱含着最纯粹的理想,是那个年代里最主流的价值观,也是一代人青春的生动注脚。每一句留言,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记忆的大门,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最深刻的当属发小的留言:“愿你思想比花艳,愿你意志比钢坚。” 短短两句,却如同两颗璀璨的星星,在我人生的天空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后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这句话总会在耳边响起,像一双无形却温暖有力的手,推着我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它是我青春岁月里的精神支柱,让我在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时,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还有一位张姓女同学,她的留言内容我已记不清了,但她临别时送我的那张登记照,至今仍小心翼翼地夹在我那本微微发黄的影集里。照片上的她,梳着齐耳短发,眼神清澈如水,定格着少女最纯真的模样。每当我翻开影集,看到这张照片,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青春洋溢、充满活力的她。</p><p class="ql-block"> 四十八年,弹指一挥间,我们早已过了花甲之年。岁月的风霜,染白了我们的头发,却无法抹去我们心中那份珍贵的同学情。当年的那本留言本,不知被岁月藏到了哪个角落,或许它已被时光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但那些字迹、那些场景、那份同学情,却从未褪色,依然历历在目,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我们记忆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真希望到毕业五十年时,能再与同学们相聚。我们可以围坐在一起,聊聊当年的留言,说说这些年的故事,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毕竟,那些在青春里交换过真心的人,值得用一生去惦记。这份同学情,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越久越醇,它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8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