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鸡冠山景区地处辽宁省旅顺市区东北部,海拔113米。曾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景区内完整保留着具有百年战争历史的遗迹,有“露天历史博物馆”之称。  旅顺东鸡冠山北堡垒是沙俄1898年强租旅顺后修建的军事防御工事。沙俄上校工程师维利奇科设计了东鸡冠山北堡垒,沙俄殖民当局驱使上千名华工用了4年时间将堡垒修成。所用水泥是从遥远的圣彼得堡运来,由150公斤重的木桶封装,再由中国民工用毛驴驮上鸡冠山。  整个堡垒呈五角形,周长496米,面积9900平方米,四周有宽10米、深6米的堑壕,西部是兵舍和仓库,南面是指挥部、东北部有暗堡、另有掩蔽部、坑道、隧道和梯井将各处连通。所有这些军事作战防御设施,主要是用混凝土灌注而成,这是一座典型的攻守兼备,以防为主的堡垒,是俄军东北方陆地防线的重要防御工事。这个堡垒呈五边形半地穴式,周长496米,面积9900平方米,外壕全长4000米,堡垒用混凝土与鹅卵石浇注成0.9米厚的永久性建筑。<br>  1904年6月,俄军在堡垒竣工后为防泄密,竟残忍地将一千多名参与施工的华工骗上“波罗”号舰船,行至旅顺口外将船炸沉,一千多名华工成为海底冤魂。  俄军为严防日军偷袭堡垒,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把高压电网用在军事上。让日本步兵没有想到的是,最先到来的致命危险并不是子弹和大炮,而是将铁丝网通上强电流,没有任何绝缘保护的日军兵就活活被电死。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马克沁机枪作为主要武器首次在热兵器战场上就是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最恐怖的武器,号称“生命收割机”。在俄军的强力阻击下,大量日军在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下成片倒下。但总体而言,俄军的重机枪数量严重不足,导致重机枪难以满足作战需求。【此片源自网络】  1904年12月15日,旅顺要塞俄军陆防司令兼第七师师长康特拉琴柯率领幕僚从城里骑马来到东鸡冠山北堡垒视察,在作战室里展开紧急军事会议研究对策。日军间谍得知这一情报之后,马上报告给龙头姜家村、王家店等重炮阵地,日军集中炮火猛烈轰击,王家店第二炮台第五发280毫米炮弹将作战室炸塌,8时15分俄军陆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及其9名幕僚当场毙命。12月18日,日军借助俄军的坑道逼近北堡垒并投放了2.3吨炸药,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东鸡冠山北堡垒胸墙被炸开两个大洞,残存俄军弃堡而逃,东鸡冠山北堡垒被日军攻占。【此片源自网络】  望台炮台,当地群众称之为"两杆炮"。日俄战争中,沙俄强迫中国民工人拉肩扛花费半个多月的时间,把两门从军舰上卸下来的大铁炮拉上山顶,临时抢修成这座工事,并把这里改名为"大鹰巢"炮台。炮台位于鸡冠山南麓制高点,需攀登180余级台阶可到达。<br>  这两门大炮是俄国彼得堡奥布哈夫军工厂生产的舰用15厘米重炮,标牌俄文记载1899年出厂,因战事紧急运到陆防部队临时使用,作为旅顺要塞护城炮,射程约10千米。  1904年8月24日凌晨,日军企图夺取望台炮台制高点。经过四个多月反复浴血争夺,沙俄战败,两杆炮被丢在这里。1905年1月1日,俄军在此升起白旗向日军投降,标志着持续328天的旅顺攻防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