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写在前面的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这次《穿越非洲》之旅须从卡塔尔多哈转机,就是前段时间以色列轰炸的那个城市。5月份写了:</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8q87us"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亚洲行: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一)</b></a><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到了非洲网络太差,根本打不开网页,无法继续写作,只得作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回国后继续这个话题,给大家展示展示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里的藏品……</b></p> <p class="ql-block">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Islamic Art,简称MI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伊斯兰艺术收藏地之一。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开放,由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p> <p class="ql-block">馆内藏品丰富多样,包括手稿、陶瓷、金属制品、玻璃、纺织品、珠宝、木雕和硬币等。其中一些亮点包括9世纪的《古兰经》手稿、10世纪的巴格达陶瓷、14世纪的印度宝石饰物和16世纪的莫卧儿王朝翡翠护身符。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示了伊斯兰艺术的精湛技艺,还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INFINITE DESCRIPTION》(无限的表达)。</p><p class="ql-block">作者乌斯塔德·阿里·巴巴阿朗是一位来自阿富汗的书法大师。他曾是喀布尔绿松石山学院的书法系主任,现为阿富汗书法协会主席。他为博物馆创作的艺术作品灵感来自MIA的藏品和《蓝色古兰经》的页面。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了一种深刻的精神感受,沉浸在书法的层层叠叠中,将过去与现在和长远的明天联系起来。</p><p class="ql-block">既然是作为第一展厅的打版,虽是现代作品,肯定也有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第一大厅序言《踏上穿越伊斯兰世界的旅程》:</p><p class="ql-block">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并延伸至阿拉伯半岛。跨越广阔的地理区域,它形成了一种精神和思想纽带,将来自不同种族、信仰和文化的数百万人聚集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这种融合和互动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文化,它保留了世界上每个民族的许多伊斯兰传统,形成了伊斯兰文明,它是一种色彩斑斓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该楼的展厅邀请参观者探索伊斯兰教的起源和传播并了解其宗教、知识和文化遗产。游客在伊斯兰世界的云端,从地中海到东南亚,了解其作为具有独特文明贡献的伊斯兰酋长国,我们探讨了贸易在促进团结和兄弟情谊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旅程从第一大厅开始,该大厅展示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最重要的杰作,并展示了伊斯兰艺术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惊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扫视一下。</p> <p class="ql-block">这一开本属于一本罕见的完全用金字书写的古兰经手稿。文字是用古体的库菲克字体书写的,这是用于抄写古兰经的最早期和最独特的书法风格之一。这种字体在AH 1世纪后期(公元7世纪后期)发展起来,在AH3世纪(公元9世纪)的阿拔斯哈里发统治下尤其流行。</p><p class="ql-block">《一本古兰经手稿的页》,用古体库菲克字体书写🔻</p> <p class="ql-block">🔻项链(印度)</p><p class="ql-block">莫卧尔时期公元12世纪</p><p class="ql-block">莫卧儿王朝的珠宝商在切割、镶嵌和珐琅艺术上非常出色。这条项链有十七颗巨大的钻石——可能来自德干著名的钻石矿一和哥伦比亚深绿色的祖母绿。背面精美的粉色珐琅是瓦拉纳西生产的珠宝的典型特征。</p><p class="ql-block">这条项链可能是在宫廷或仪式场合由男性佩的。</p> <p class="ql-block">🔻《罗摩衍那手稿》(巴基斯坦)</p><p class="ql-block">这份插图丰富的《罗摩衍那》手稿是由莫卧儿王朝的皇后哈米达巴努.贝居姆委托制作的。(公元1527-1604年)她是皇帝阿拉的母亲。这是梵语史诗的波斯语译本,讲述了传奇王子罗摩的生活。这份手稿反映了莫卧儿王朝对学习南亚古代历史和教义的极大兴趣。</p> <p class="ql-block">🔻瓷器(中国,浙江省,龙泉地区)</p><p class="ql-block">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瓷器被认为是备受珍视的收藏品,并激发了伊斯兰世界周边地</p><p class="ql-block">区的生产。这件青瓷餐具属于莫卧儿王朝的苏丹.苏菜曼·希科(公元1635-1662 ),他的名字刻在底座上。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与萨法维王朝和奥斯曼帝国一样,在中国以外拥有一些最精美的中国瓷器收藏。</p> <p class="ql-block">卡夫花瓶(叙利亚大马士革)马木留克时期(公元14世纪中期)镀金和珐琅玻璃🔻</p> <p class="ql-block">🔺卡夫花瓶是现存最壮观的莫卧儿釉彩玻璃之一,它展示了工匠们如何巧妙地掌握了将釉彩玻璃颜料融合到底层物体表面的挑战性任务。这种复杂的技术受到欧洲人的极大赞赏,并成为威尼斯后期玻璃生产的主要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拉希德教义集》手稿(神学论文)</p> <p class="ql-block">🔺这份大手稿是波斯作家拉德丁·哈马丹尼一篇重要神学论文的副本。</p><p class="ql-block">拉希德·丁·哈马达尼是塔布瑞兹礼汗尼德宫廷的一位著名大臣和作家,对医学、哲学和神学有着广泛的兴趣。这份手稿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制作于皇家工作室Rab-e Rashidi。其抄写员的名字Zudnevis al-Baghdadi,翻译为“来自巴格达的速记员。</p> <p class="ql-block">“弗兰凯蒂”挂毯(克拉恩)</p><p class="ql-block">萨非王朝时期约(公元1550-1575年)</p><p class="ql-block">银线织成的丝绸,这幅丝质挂毯以之前的拥有者、意大利艺术爱好者乔治·弗兰凯蒂男爵(1865-1927年)命名,代表了伊</p><p class="ql-block">朗和中亚的悠久编织历史。在萨法维时期,地毯和纺织工业受到统治精英的支持,重要的生产中心位于伊斯法罕和卡尚。在(公元19世纪和20世纪),来自伊朗的地毯和挂毯受到弗兰凯蒂等西方艺术收藏家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挂毯局部🔻</p> <p class="ql-block">“斯福尔扎”马穆鲁克风格八角地毯</p><p class="ql-block">(埃及,开罗)</p><p class="ql-block">奥斯曼时期,公元10世纪。</p><p class="ql-block">这块地毯是开罗在早期奥斯曼时期生产的一组有趣的地毯的一部分。这些地毯是作为出口商品为欧洲制作的,特别是意大利,在那里它们被用来覆盖桌子。这个例子是米兰公爵斯福查家族家庭的一部分。以大胆的几何图案为特色,这块地毯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八角形形状。🔻</p> <p class="ql-block">🔻“耳”匕首</p><p class="ql-block">(西班牙,格拉纳达)纳希德时期(15世纪-16世纪早期)装饰性的宫廷武器是伊斯兰世界中最珍贵的物品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把特殊的匕首因其握把的不寻常形状被称为“耳”匕首。它的刀刃上装饰着狩猎场景,镶嵌着黄金。这种类型的匕首在纳斯里德和纳斯里德之后的西班牙发展起来,后来在法国和意大利的基督教宫廷中流行起来。</p> <p class="ql-block">🔻项链配件和两对手镯</p><p class="ql-block">(伊朗)塞尔柱时期,公元6世纪。金粒和绿松石带颗粒的金莱波斯和蓝宝石刻有金粒、黑色化合物和珍珠的雕刻品。</p> <p class="ql-block">黄金和珠宝在伊朗的塞尔柱克统治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手镯和项链被男性和女性佩戴作为身份的象征,并经常作为仪式礼物赠送。这些作品反映了伊朗金匠的技术掌握和艺术创造力,他们满足了塞尔柱克精英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蒙古帐篷面板</p><p class="ql-block">(中亚)蒙古时期,公元7-8世纪。</p><p class="ql-block">带有两种类型附加纬纱的丝绸灯芯绒。</p> <p class="ql-block">这种华丽的纺织品曾经装饰过蒙古皇室帐篷的内部。这些帐篷形状各异,它们可能属于-一个更大的营地,在蒙古统治者每年从伊朗的夏季首都大不里士到巴格达的冬季首都的旅程中,由商队运输。受中国启发的装饰表明蒙古人的祖先起源于东亚。</p> <p class="ql-block">🔻项链,三个吊坠和耳环</p><p class="ql-block">(摩洛哥)</p><p class="ql-block">阿拉维时期,公元12-13世纪。宝石镶嵌</p><p class="ql-block">蓝宝石、祖母绿和红宝石,配以珍珠,镶嵌在黄金上。</p> <p class="ql-block">这条宝石项链是摩洛哥著名珠宝生产的美丽典范。这些镶嵌在黄金中的宝石在婚礼上由新娘佩戴,反映了费斯、丹吉尔或梅克内斯上层阶级的品味。</p> <p class="ql-block">“鲁道夫·马丁”丝质壁毯</p><p class="ql-block">(伊朗中部)萨非王朝时期,</p><p class="ql-block">公元973-974年。用银线编织的丝绸和羊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块珍贵的丝绸地毯可能是送给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三世的外交礼物。他的名字在铭文中被提及。与伊斯兰教的多数祈祷地毯一样,它被一个小龛所识别,代表清真寺中的米哈拉布(祈祷龛),在祈祷时面向麦加。</p> <p class="ql-block">一份早期古兰经手稿的复本,羊皮纸上的墨水。</p><p class="ql-block">这个片段来自《古兰经》最早的书面副本之它可追溯到先知穆罕默德(原主福安之)去世后的几十年。由于没有发音标记,只有几个点,它展示了书面阿拉伯语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伊斯兰教早期的重要文献🔻</p> <p class="ql-block">《献给古兰经手稿》</p><p class="ql-block">法斯·阿里·沙·卡扎尔(伊斯兰历 1211-1250 年/公元 1797-1834 年在位)穆罕默德·阿里抄的。</p><p class="ql-block">(伊朗,德黑兰)卡扎尔时期,可追溯至1241年阿勒萨尼(公元1825年11月- 12月)</p><p class="ql-block">墨水,不透明水彩和纸上黄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献给第二任卡扎尔国王,这座皇家古兰经的奢华照明和色彩缤纷的装饰反映了卡扎尔宫廷的富裕和统治精英的品味。书页上空白处的注释表明,这本抄本可能被用来执行“法伊古兰经”,一种通过查阅《古兰经》来询问未来的做法。</p><p class="ql-block">注:直泽而已,我非专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p> <p class="ql-block">巡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厅藏品。</p> <p class="ql-block">🔻《护士古兰经》</p><p class="ql-block">这两页纸曾经是《古兰经》的一部分,被称为《护士古兰经》。它是以它的女赞助人命名的,她是齐里德王朝统治者al-Mu'izz ibn Badis的保姆,齐里德王朝在</p><p class="ql-block">伊斯兰历4世纪(公元11世纪)统治了伊夫里齐亚。它是用粗体、棱角分明的草书抄写的,上面有彩色的元音标记。</p> <p class="ql-block">🔻《来自独立雕塑的头部》</p><p class="ql-block">(伊朗),公元6世纪雕刻和彩绘灰泥。</p><p class="ql-block">这个头像曾经属于一座独立的代表宫廷侍从的雕像。在塞尔柱时期,皇家宫殿装饰着真人大小的彩绘雕塑和灰泥浮雕。</p><p class="ql-block">这个头像独特的面部特征被认为是伊朗理想美的标志,在波斯爱情诗歌和象征性艺术中都有体现。</p> <p class="ql-block">🔻瓦片,来自伊朗公元7世纪。</p> <p class="ql-block">🔻《古兰经》微型手稿。来自伊朗萨法维时期,10世纪上半叶。</p> <p class="ql-block">🔻金文版《古兰经》手稿。来自叙利亚或伊拉克北部,阿巴斯德晚期或赞格德时期。</p> <p class="ql-block">🔻米哈拉布瓷砖,来自伊朗伊尔汗王朝。</p> <p class="ql-block">🔻第纳尔金币。可能是大马士革倭亚马时期。</p> <p class="ql-block">🔻罗盘(直译为朝向风指标,用中文理解就叫罗盘好了)。</p><p class="ql-block">当祈祷、牺牲动物或埋葬某人时,穆斯林要面对一个叫做qibla(齐布拉)的神圣方向。耶路撒冷是第一个qibla,直到伊斯兰教3年(公元624年),《古兰经》的启示改变了祈祷的方向,转向麦加的克尔巴。Qibla指示器使用带有360°分割刻度的磁罗盘,提供了伊斯兰世界主要城市的Qibla方向。</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泡博物馆长知识的方面不是?!</p> <p class="ql-block">🔻祈祷毯</p><p class="ql-block">礼拜是伊斯兰教宗教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把所有的信徒团结在一个公共仪式中,在一天的指定时间,朝着麦加的Ka'ba(qibla)的方向进行。这种虔诚的行为导致了伊斯兰艺术和建筑的重要特征的发展:清真寺及其确定qibla的mihrab(祈祷龛),祈祷毯,周五布道的minbar(讲坛),以及伴随信徒练习和学习的手稿。</p> <p class="ql-block">🔻卡巴的Sitara(门织物)</p><p class="ql-block">为苏丹阿卜杜勒梅西德打造(伊斯兰历1254-1278年公元1839-1861年在位)</p><p class="ql-block">埃及,开罗,奥斯曼帝国时期(公元1846-1847年)绣在丝绸上的金属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卡堂由每年更换的圣布kiswa al-sharifa覆盖。这个窗帘是锡塔拉,是装饰最华丽的一件,悬挂在卡巴的门上。在奥斯曼帝国时代,苏丹一一作为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的监护人一一每年都会随朝圣者的商队赠送一套新的纺织品作为礼物。</p> <p class="ql-block">🔻天房钥匙</p><p class="ql-block">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或海志马穆鲁克时期(公元13-14世纪)镶银钢。</p><p class="ql-block">不太明白用途是什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先知在麦地那》由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委托</p><p class="ql-block">Hujrat al-Qabr al-Nabawi al-Sharif(墓幕奥斯曼帝国时期(公元18世纪初)丝绸上绣金属线。</p><p class="ql-block">在朝觐期间,麦地那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但不是强制性的。它也是先知在AH1年(CE)与他的第一批同伴迁移到的城市,这一年标志着伊斯兰历法的开始。这种纺织品装饰了麦地那清真寺内先知穆罕默德(PBUH)的坟墓。它包括提到他和前四位哈里发的宗教铭文。</p> <p class="ql-block">🔻《康萨五重奏》手稿</p><p class="ql-block">作者:尼扎米(生于伊斯兰历 598 年/公元 1202 年)是伊朗大不里士的一座城市,萨法维时期,公元10世纪。</p><p class="ql-block">《康萨五重奏》是一部由五首波斯史诗组成的合集。这幅插图描绘了恋人Layla和Majnun的第一次见面。画的是一群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在一所伊斯兰学校里。画面中,孩子们互相逗弄,老师用木棍惩罚孩子,还有一些敬业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学校</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世界的学生将在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接受教育,聚集在halqa(坐着的圆圈)周围的alim(老师)。知识的传播始于学习阅读、写作和数数。学生们还通过背诵和抄写的方式背诵《古兰经》和其他文本。伊斯兰学校最初是在尼扎姆·穆尔克(Nizam Al-Mulk)统治期间作为正式的学习机构引入巴格达的,尼扎姆·穆尔克于(公元1065年)创建了尼扎米亚伊斯兰学校。随着越来越多的伊斯兰学校建成,其建筑形式和装饰开始出现地区差异。</p> <p class="ql-block">🔻《本草论》的波斯语译本。迪奥斯科里德斯(生于公元 90 年)印度莫卧儿时期,公元12世纪。</p> <p class="ql-block">🔻Qibla指示器和日晷</p><p class="ql-block">(伊朗Ali al-Tabrizi签名)</p><p class="ql-block">卡扎尔时期(公元1807-1808年)铸刻黄铜。</p> <p class="ql-block">🔻《医典》帖木儿时期,AH9世纪(CE15世纪)</p><p class="ql-block">伊本·西那(阿维森纳)(公元1037年)写于伊朗或中亚。</p><p class="ql-block">伊本·西那的《医典》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这部著作以其清晰的观察和系统的方法而闻名,在整个伊斯兰世界被研究,并经常被评论。本抄本包括在文本的空白处和部分用彩纸突出显示的注释。</p> <p class="ql-block">🔻《恒星之书》手稿。奥斯曼帝国时期,手稿写于苏非(AH376年/ CE 986年)土耳其。</p><p class="ql-block">在AH353年(CE 965年)完成后不久,学者苏非的这篇天文学论文成为了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科学著作,在整个伊斯兰世界被广泛复制。</p><p class="ql-block">这篇论文经常附有插图,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星座目录,建立在托勒密的《星象大全》和古代阿拉伯和贝都因人的天文学传统之上。Al-Sufi是第一个观测和记录仙女座星系的天文学家。</p> <p class="ql-block">🔻《天文学》</p><p class="ql-block">跨大陆和跨大陆之间的旅行和航行需要有效的知识和工具来确定与星星和星座相关的方向和位置。著名的中世纪天文学家,如伊本·海瑟姆、比鲁尔、苏弗尔和图西的发现,以及新天文台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天文学和占星术的研究也被皇家宫廷敏锐地观察到,天体在天空中的运动和位置经常被解释为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的指南。</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 灯具</p><p class="ql-block">埃及,开罗,马木留克时期,公元8世纪。</p><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灯颈部的蓝色铭文是《光明章》中的一句著名诗句,它将上帝比作龛内玻璃灯中的光。这句引语经常被</p><p class="ql-block">用在清真寺的灯上。一旦灯被点亮,装饰就美丽地诠释了《古兰经》文本的光明一面。</p> <p class="ql-block">🔻钢笔切割板</p><p class="ql-block">土耳其奥斯曼时期,公元12-13世 雕刻象牙。</p> <p class="ql-block">🔻奥利芬特</p><p class="ql-block">埃及或意大利南部</p><p class="ql-block">法蒂玛时期或诺虽时期,公元5世纪(公元11世纪)象牙雕刻,镀嵌黄金和黄铜。</p><p class="ql-block">这件精美的象牙雕刻乐器是一种便携式乐器,可能在战斗或狩猎时吹奏,由大象的象牙制成,这种著名的乐器在中世纪时期在伊斯兰和基督教地区同样流行。它们是当时地中海周边共享文化的良好例证。</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历的片段(官方信件)</p><p class="ql-block">(公元8世纪)。</p><p class="ql-block">这封信是用古波斯字体写的。它提到了倭马亚王朝的税收,并提到了埃及的省长库拉本.沙里克。在公元6709-714年。在(公元9世纪)纸从中国引入伊兰地区之前,由倭马亚王拨和阿斯王朝政府(主要行政办公室)发布的所有方文件都写在纸莎草纸上。</p><p class="ql-block">说明那时我们的造纸术还是很先进的(这是我说的,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藏品太多且很精美一篇介绍篇幅有限,下篇我们接着介绍。</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