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入伍,军魂入骨

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

<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们、尊敬的各位领导: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深刻的话题——退伍军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p><p class="ql-block"> 是的,我的心情是无比崇敬,无比崇敬不是因为我可以站在这里讲而你们坐在那里听;无比崇敬是因为我们曾经共同穿过的这身绿色军装。这身军装,承载过我们多少的青春与热血!有人说,军营是一座熔炉,可以锻造意志,那么我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熔炉中永不熄灭的火焰。在这锻造意志的熔炉中,我们不仅学会了服从命令、听党指挥,也懂得了牺牲奉献、保家卫国。这些优良品质不但不会随着军装的脱下而消失,反而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身体上、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时时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应当时刻铭记: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永远是人民的子弟兵,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忠诚卫士! 当脱下军装回归社会的那一刻,我们是否依然能保持军人的本色?是否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坚守初心?这是我,也是在坐的每一位都必须直面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  我认为:退伍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只要思想“不退伍”,我们就永远是这面军旗下的钢铁战士!从抗震救灾到疫情防控,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不是有那么多退伍军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军人的担当吗?我们那一位在洪水中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救出数十名群众的退伍老兵不是说过:“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本能让我必须冲在最前面”吗?说到这里,大家是否还记得新兵连时的豪言壮语?是否还记得演习场上挥汗如雨的拼搏?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战术技能,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担当,那就是“若有战,召必回”!</p><p class="ql-block"> 我又想起曾见过的一位退伍老兵,主动带领村民们修路致富。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的回答是多么地铿锵有力:“因为我是党员、是军人。军装可以脱,但责任不能丢”! </p><p class="ql-block"> 社会不会因为我们是退伍军人而降低标准,相反,我觉得期待会更高。所以当我们面对就业的压力、生活的琐碎、甚至个别群体的误解时,必须迎难而上。那早已烙印在我们的身体上、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的不灭火种就是我们的力量。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攻坚克难。作为曾经锤炼的战士,我们必须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石、正能量的传播者。一位老将军曾言:“军人最大的荣耀,不是肩章上的星,而是人民心中的灯”。所以,我们可以做社区里调解矛盾的“和事佬”,可以做岗位上精益求精的“螺丝钉”,也可以做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逆行者”,只要思想不滑坡、信念不动摇。就可以无坚不摧。  </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战友们、同志们,今天的我们或许不再年轻,但军人的精神永远年轻;今天的我们或许不握钢枪,但思想的武器必须擦亮。无论在军营还是社会,忠诚、坚韧、奉献永远是立身之本。让我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纲,常怀“归零”心态,保持“冲锋”姿态,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继续书写军人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是长城上的一块砖,退伍后,我发觉国家的非物质文化,特别是中医文化也是国家的钢铁长城,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长城保护家园”的号角再次在我耳边响起。我立刻转变角色,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上,20多年来终于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成为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为我们赣榆区、我们连云港市的一张底蕴深厚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名片,也成为我们退伍军人的一个共同的荣誉。</p><p class="ql-block"> 最后,请允许我用一句誓言与大家共勉:一朝入伍,军魂入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美篇: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微信公众号:一叶心经</p><p class="ql-block">如需请书请添加微信:151957308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