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 <p class="ql-block"> 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今年的推普周,依旧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普通话不只是“会说的话”,更是连接不同文化、拉近心与心距离的“桥梁”。我们宾县第三中学也制定了自己的方案。</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坚持推广普通话?不是要让方言“消失”,而是让普通话成为“通用钥匙”,打开更广阔的交流大门:1. 它是“无障碍沟通”的基础在火车站,务工人员用普通话顺利咨询购票;在校园里,转学生靠普通话快速融入新集体;在线上直播间,主播用普通话把家乡的特产介绍给全国网友……当语言不再成为“障碍”,每一次交流都能更直接、更真诚。2. 它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普通话朗读古诗,能更准确地传递文字的韵律与情感;解读《论语》《红楼梦》等经典,普通话让不同地域的人都能读懂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就像一条“传送带”,把千年文明稳稳地传递给每一代人。3. 它是“社会发展”的助力乡村振兴中,村干部用普通话讲解农技知识,帮助村民对接外部市场;外出务工者靠普通话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拓宽生活边界;甚至在国际交流中,普通话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说好普通话,也是在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加分”。 我们34个教学班级,将近1700多名同学积极参与,随处可看到我们的推普工作。</p> <p class="ql-block"> 班会课的宣传</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宣传</p> <p class="ql-block">我们电子屏幕的提醒</p> <p class="ql-block">我们孩子们做的手抄报。</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板报。</p> <p class="ql-block"> 推普周里,我们能做些什么?推广普通话不是“口号”,而是藏在日常的小行动里:✅日常交流多讲普通话:和家人、同事、朋友聊天时,主动用普通话沟通,哪怕偶尔说错也没关系,慢慢就会更流利;✅帮身边人“纠纠错”:如果听到身边人发音不准,温和地提个醒(比如“‘兴奋’的‘兴’读xīng,不是xìng 哦”),一起进步;✅带长辈“玩转”普通话:教家里的老人用普通话发微信语音、看新闻,帮他们减少“数字时代”的沟通顾虑;✅分享推普小知识: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或者和孩子一起读一本普通话绘本,让更多人感受到普通话的价值。语言是有温度的——当我们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对话时,传递的不只是信息,更是尊重与理解。这个推普周,不如从今天开始,让普通话成为生活里的“日常”,让每一次沟通都没有距离,让每一份心意都能准确抵达。</p> <p class="ql-block"> 编辑:孙红梅</p><p class="ql-block"> 审核:孙更生</p><p class="ql-block"> 复审:任子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