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件,勿忘国耻!

白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蓄意制造事端并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p><p class="ql-block">1:和平在那个夜晚被打破,日军占领沈阳城1931年9月18日晚22时20分,中国沈阳,北大营以北的野地里,日军满铁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600余人展开了攻击队形,其任务是在柳条湖铁路发生爆炸后,立刻向北大营发起进攻。就在日军已经磨刀霍霍之时,守卫北大营的东北军第七旅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似乎毫无察觉,不但没有增加任何防卫措施,甚至日常作息制度也毫无改变。随着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上一声爆炸,日军开始袭击北大营,几个小时后,仅仅付出25人伤亡的代价,日军就轻松攻占了整个北大营。“九一八”事变是在北大营守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日本关东军处心积虑策划和发动的一次偷袭行动。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沈阳城次日即告陷落。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这是改变近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一大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p><p class="ql-block">2:杀戮、抢夺,还要“诛心”一组数字告诉你,日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伤痛!●1931年~1945年,大半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日军制造的800名以上平民伤亡惨案达173件,造成3500多万同胞伤亡;●中国妇女被日军掳走充当慰安妇在20万人以上;●中国平民被日军掳走运往日本做劳工的在4万人以上,近7000人死在日本;●日军从中国掠走资源:钢铁3350万吨、煤炭5.86亿吨……731细菌部队对中国人进行活体实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还将“魔爪”伸向了东北的孩子。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命令所有学校全部停办,并下达密令“排日教材要断然铲除”,对沦陷区的孩子进行奴化教育。与此同时,对爱国的中国师生进行镇压与屠杀,试图从小孩开始改变、摧毁中国人的意志,并灌输以“奴隶”的思想。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一名日本军官教中国孩子写日本字母日军对中国孩子进行军国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3: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武装工农群众,联合一切爱国力量,抵抗日本侵略者。东北各地陆续建立起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后来发展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继而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中国抗日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杨靖宇一一1939年杨靖宇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他率部队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p><p class="ql-block">赵尚志一一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痛斥敌人。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赵尚志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p><p class="ql-block">八女投江雕塑1938年10月上旬,部队经过长途行军抵达牡丹江下游支流乌斯浑河西岸,日伪军千余人乘夜来袭。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一齐向日伪军开火。在背水作战至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4:一封烈士的遗书,赵一曼一一“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对肉体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半路上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日寇绝望了。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当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p><p class="ql-block">5:未出版就传唱全国的歌一一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英雄烈士:杨靖宇</p> <p class="ql-block">英雄烈士赵尚志</p> <p class="ql-block">英雄烈士赵一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