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鸟类摄影 - 赤麻鸭

辉歌视觉

2025 年 9 月,广州流花湖公园先后来了两只赤麻鸭。它们的出现引起了众多游人的关注。<br><br>其中一只赤麻鸭是十几天前来到流花湖的,另一只则是 9 月 12 日才出现(只是现身一天就不见了)。赤麻鸭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大型鸭类,被列入国家 “三有” 保护动物名录。通常情况下,它们冬季会南迁至长江中下游流域越冬,很少会继续向南飞到岭南地区。<div><br>关于这两只赤麻鸭的来源,有观鸟者将记录上传至 eBird 后,显示其可能为逃逸鸟。但也有观点认为,随着广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大量鸟类前来 “做客”,这两只赤麻鸭也可能是自然迁徙而来。小编则偏向其是从本省其他公园跑出来的逃逸鸟,缘由一是它不惧怕人,二是它吃游人抛食。<br></div> 赤麻鸭(拉丁学名:Tadorna ferruginea [14])是雁形目鸭科麻鸭属的大型戏水鸭 。全身橙黄色,略带棕色,头和颈羽色浅,呈淡黄色或带灰色;翼和尾黑色,翼上覆羽白色;眼棕色,嘴端黑色;腿和脚红色,爪黑色;雄鸭生殖季节有黑色的颈环,雌性缺乏黑色颈环,头部灰色或呈白色;雄鸭比雌鸭体型大。 赤麻鸭出现在广州流花湖公园,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br>促进物质循环:赤麻鸭是杂食性鸟类,其食物包括植物性的嫩草芽、水草、藻类等,以及动物性的小鱼、虾、水生昆虫等。在觅食过程中,它会摄取各种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后,将部分营养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些粪便中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能够为水体和土壤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赤麻鸭出现在广州流花湖公园,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div>助力种子传播:赤麻鸭在觅食时,可能会无意中将植物的种子摄入体内,或者使种子附着在其羽毛上。当它在公园内不同区域活动或迁徙到其他地方时,这些种子可能会被带到新的环境中,从而促进植物的传播和繁殖,有助于维持和增加公园内的植物多样性。<br></div> 赤麻鸭出现在广州流花湖公园,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br>影响食物链:赤麻鸭的出现为流花湖公园的食物链增添了新的环节。它既是捕食者,会捕食一些小型水生生物和昆虫等;同时,它也可能成为其他更高营养级生物的潜在猎物,虽然在城市公园环境中,其面临的自然天敌较少,但仍可能受到一些猛禽等的威胁。这种新的捕食关系和被捕食关系的形成,会对公园内原有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其他生物的行为和数量分布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推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赤麻鸭出现在广州流花湖公园,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br>改善生态环境指示作用:赤麻鸭对水质和食物资源的要求较高。它们出现在流花湖公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园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质和食物供应等方面,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需求,这是公园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积极信号。同时,其生存状况也可以作为监测公园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指标,如果后续赤麻鸭能够长期稳定地在公园栖息繁衍,说明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如果其数量减少或消失,则可能暗示生态环境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赤麻鸭出现在广州流花湖公园,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div>可能带来竞争压力:如果流花湖公园内原有的鸭类或其他水鸟物种与赤麻鸭的生态位较为相似,那么赤麻鸭的出现可能会与它们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例如,在食物资源和栖息地的争夺上,可能会导致原有的水鸟物种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数量减少等。但如果公园的生态环境足够优越,资源丰富,这种竞争压力可能相对较小,各种鸟类能够通过生态位分化等方式共存。<br></div>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 2025年9月13、17日</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 广州流花湖公园</p><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 尼康Z8,428;尼康D6,156</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