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长征2543‖抗战之旅:重温365总部先锋队成员6年前参访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励志感受

紫秋

<p class="ql-block">【紫秋纪实】文化新长征—2543:</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8日周四(北京阴晴14℃-26℃)。在纪念抗战胜利80年之际,我们更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p><p class="ql-block"> 七年前的九月,我们在北京西客站坐绿皮火车出发南下,从福建长汀开始踏上当年红军北上抗日的两万五千里征程。395天的风雨兼程后,我们胜利抵达了抗战起点城市陕北延安。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举行了“长征之旅”的全面总结会,并开启了“抗战之旅”。</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30日上午,傅继英艺术世界文化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赵以成委托夏爱明老师,在北京西客站接到了疲惫不堪的“365重走长征路”总部先锋队队长紫秋、传媒小分队队长助理黄益权,他们顾不上舟车劳顿,径直驱车前往丰台卢沟桥,参访位于宛平城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展览以"伟大胜利"为主题,全面再现了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战的历史画卷。共分八个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国共合作、共赴国难;抗战灯塔、中流砥柱;日军暴行、惨绝人寰;浴血疆场、民族壮歌;得道多助、国际支援;历史胜利、巨大贡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p><p class="ql-block"> 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处所在地、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历史侧面。</p><p class="ql-block"> 截至2014年,馆藏各类文物达两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达百余件(套)。同步参观的还有抗新华书店,台湾抗战展览、抗战精神提炼等内容。 </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凭身份证取票,票上有个人资信和时间,我们三人珍藏了门票。徒步宛平城时,与北京媒体红色旅游采风团记者相遇,他们热情采访了身穿红军服的紫秋老师,并邀约日后做深度专访。来自香港和新疆的游人及代表团纷纷与新时期红军合影留念。在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卢沟桥上,紫秋和夏爱明牵手前行,引来路人的询问和拍照。</p><p class="ql-block"> 80后的夏爱明与90后黄益权表示:要以长征精神走好抗战之旅。如今,六年过去了,他们兑现了承诺!</p><p class="ql-block"> 文化新长征,我们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资信/红色驿站,摄影/黄益权、媒体记者,编撰/紫秋)</p> 先锋队参访抗战纪念馆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摄影/黄益权)</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厅(摄影/黄益权)</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厅(摄影/黄益权)</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厅(摄影/黄益权)</p> <p class="ql-block">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卢沟桥(摄影/黄益权)</p> <p class="ql-block">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卢沟桥(摄影/黄益权)</p> <p class="ql-block">紫秋和夏爱明在宛平城接受北京记者团采访(摄影/黄益权)</p> <p class="ql-block">香港和新疆的游人在宛平城与新时期红军指战员合影留念(摄影/黄益权)</p> 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馆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p> 纪念馆简介 <p class="ql-block">1987年7月6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8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半景画馆建成并举行开馆首映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9年10月30日,张承钧被丰台区委、区政府任命为抗战馆第一任党组书记、馆长,抗战馆党组成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1年1月31日,《吴印咸抗日战争时期摄影展览》在馆开幕。6月10日,《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军部革命活动展览》在馆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2年2月24日,《抗战馆馆藏书画选展》在馆开幕。5月25日,《战时延安》展览在馆开幕。7月6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七七事变55周年大会在馆举行。9月11日,《卢沟沧桑——纪念卢沟桥建成800周年》展览在馆开幕。</p> <p class="ql-block">1994年2月17日,抗战馆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定为副局级事业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7月7日,北京市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暨抗日纪念群雕奠基仪式在馆举行,11月6日,旅日华侨福建同乡会捐资在馆建立的抗战胜利纪念碑亭揭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向抗战馆捐赠一批抗战时期轻、重武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7年7月7日,首都各界纪念七七事变60周年暨抗战馆二期工程落成开馆仪式在馆举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9年12月31日,“抗战馆隶属关系转变交接会议”在馆召开,抗战馆由丰台区转归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直属管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0年8月4日,抗战馆与日本有关团体合作举办的《回顾二十世纪战争史,面向二十一世纪表达反核战愿望》展览在日本大阪展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1年3月4日,由抗战馆主办、澳门现代文史协会协办的《澳门同胞支援祖国抗战展》在馆隆重开幕。8月1日,陈启刚调任抗战馆党组书记、馆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2年8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参观抗战馆启动仪式举行。9月28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展览在馆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3年12月13日,由抗战馆与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共同举办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六十六周年祭暨《改造日本战犯纪实》展览揭幕式”在馆举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6月22日,由抗战馆和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盖世太保罪行展”在馆开幕。9月18日,勿忘国耻、强我国防——首都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分别在抗战馆和抗战雕塑园举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7月7日,《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在抗战馆举行隆重开幕式。7月7日-7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分别来到抗战馆参观《伟大胜利》大型主题展览。展览开幕至2005年底,共有5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300余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参观了展览。</p> <p class="ql-block">2006年12月11日,抗战馆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西安事变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历史的转折——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7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大会暨《难忘七七》史料展开幕式"在馆举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8年3月28日,抗战馆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9年9月3日,与中国国家档案局、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云南省档案局共同主办“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展” 抗战馆开展。9月18日,举办“历史的巨轮——百姓抗战故事”专题展览,编辑出版《百姓抗战故事》图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年5月12日,编撰出版《中国纪念馆集粹》丛书。7月7日,抗战馆与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共同举办《回顾胜利——俄罗斯专题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1年6月19日,《为抗战呐喊——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艺》专题展览开展。9月18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暨《日本侵华罪证展》开展式”在馆举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2年7月7日,举办“弘扬民族正气 践行北京精神”为主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暨抗战馆建馆25周年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9月18日,抗战馆召开公布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罪行档案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罪行珍贵档案,用铁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当年强掳中国劳工的罪行。</p> 2 文物保护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有一支战斗在冀鲁边地区的回民支队,他们作战英勇,多次重创日伪军,这就是渤海军区回民支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人员专程赴刘震寰的外孙王军同志家中,征集刘震寰相关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军同志向抗战馆无偿捐赠了渤海军区回民支队长刘震寰缴获的日军皮靴和防寒帽。这两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见证了渤海军区回民支队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各族人民不畏强暴、共御外侮的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p> 3 重要展览 <p class="ql-block">王唯真连环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唯真是菲律宾归侨, 祖籍福建泉州。1938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6月到延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新华社,任英文翻译、国际编辑。</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木刻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中关家垴战斗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副总司令》木刻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10月29日夜,八路军第129师集中第385旅与第386旅主力、新编第10旅及决死队第1纵队各一部,将参加报复“扫荡”的日军第36师团岗崎大队500余人,包围于武乡县关家垴地区。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阵地视察、指挥。日军飞机轮番轰炸扫射,战况十分激烈。战至31日拂晓,歼日军400余人。</p> <p class="ql-block">孔宪全委任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29军219团3营10连连长孔宪全委任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宪全(1908—1937),1928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入第29军,1933年参加了长城抗战。1935年,任第219团3营10连连长,得此委任状。1936年10月孔宪全连接受守卫卢沟桥任务。1937年七七事变时,孔宪全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日军,带领连队与敌人顽强战斗,在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时,中弹牺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委任状由家人保存。1995年家人孔庆娥、胡宗祥将其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傅作义望远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傅作义抗战时期用过的望远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望远镜是国民政府在绥远抗战胜利后奖励给傅作义的。在之后的近300次对日作战、18000余里的转战征途中,傅作义一直携带使用这架望远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傅作义将此望远镜赠给弟弟傅作信。傅作信一直保存。1998年端午节,90岁高龄的傅作信将珍藏多年的这架望远镜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孤军营纪念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孤军营敬赠谢团长纪念像”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章为铜制,正面中央为谢晋元半身像,头戴军帽,身穿军服,表情庄严肃穆,目光眺望远方。上面有“谢团长纪念像”六字,下面有“孤军营敬制”字样。1941年谢晋元遇害,八百壮士无限悲痛,一致决议铸造“谢团长纪念像”,每人胸前佩戴一枚,以示悼念。</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书手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手迹“巩固统一战线”</p> 4   建筑布局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在抗战馆二级平台上安放着质地为锻铜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基本陈列经历了三次变迁,陈列面积从1320平方米增加到6000多平方米。</p> 5  陈设展览 <p class="ql-block">基本陈列</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基本陈列名为"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该展览是在是在2005年"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截止至2014年,展陈面积6700平方米,展线约1050延米,展出珍贵历史图片640余幅、文物936件套,并辅以雕塑、油画、国画等艺术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览以"伟大胜利"为主题,全面再现了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战的历史画卷。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抗战灯塔、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支援;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专题陈列</p><p class="ql-block">红色影像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色影像展”是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联合制作。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中的许多摄影工作者和将领,冒着战火硝烟深入前线摄影、采访,拍摄的优秀作品。这些展品所承载的主题是永恒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她所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奥斯维辛集中营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斯维辛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最大集中营。1942年起,集中营成为欧洲犹太民族最大的杀戮中心。至少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90%以上的遇难者是犹太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全世界,奥斯维辛已经成为恐怖、种族灭绝和大屠杀的象征。 二战期间,中国上海向危难中的犹太人敞开怀抱。据统计,自1933年到1941年至少有1.8万名犹太人来到了上海。</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与一个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这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中国的艺术家们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震荡、情感的冲突和精神的洗礼。他们既饱受了内忧外患的煎熬,也释放出了巨大的艺术生命力,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特殊而辉煌的篇章。他们将艺术与现实结合起来,倡导“为抗战而艺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他们关注现实、振奋民族精神提供了创作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日本侵华罪证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1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9月18日上午,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日本侵华罪证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展览分为"历史照片的见证"和"战争遗物的折射"两大部分,展出了130余幅日本侵华的历史照片和600多件(套)实物,全部是日本侵略者自身的产物,绝大多数是首次在抗战馆公开展出。</p> 6  学术研究 <p class="ql-block">学术成果</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不仅作为抗战史的展示窗口,同时也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每年都要确定一批专题展览项目并围绕开展专题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先后组织召开了一百多次各种类型、主题、规格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推动学术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馆以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先后推出学术著作、历史画册、普及读本等各种学术成果一百余部,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奖项。</p> <p class="ql-block">学术期刊</p><p class="ql-block">《抗战史料研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史料研究</p><p class="ql-block">《抗战史料研究》是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的以抗战史料研究为主的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年出版两辑。前身为《中国抗战研究动态》,创刊于2006年,截止至2014年,已经出版34期,在全国抗战史研究领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史料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繁荣抗战史料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宗旨,秉承科学与求实的办刊理念,重史料、讲考据、求实证。内容涉及抗日战争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社会、日本侵华罪行以及战争遗留问题等方面。</p> <p class="ql-block">中国纪念馆研究</p><p class="ql-block">《中国纪念馆研究》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是以“加强业务交流,提高纪念馆研究水平,促进纪念馆事业发展”为宗旨的公开出版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纪念馆研究》以博物馆学理论为指导,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中国纪念馆的现状特点,深入探讨中国纪念馆的发展方向,广泛介绍世界各国纪念馆的概况、相关经验和各种前沿理念,关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纪念馆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中国纪念馆的工作者和关注纪念馆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的园地,使之成为集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具有一定前瞻性学术出版物。</p> 7  社会荣誉 <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团体</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暨和平教育基金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暨和平教育基金会是以“促进抗战史研究及和平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的非公募基金会,主要任务是募集社会上关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研究、宣传和教育的爱国人士、社会团体以及海外侨胞的资金支持,开展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集社会力量办文化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成立于1991年,是由从事中国抗日战争史、中日关系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以尊重历史、遵循科学为原则,旨在促进抗日战争史研究工作的繁荣。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处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纪念馆是中国文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纪念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所。尤其是以近代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纪念馆,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中国纪念馆行业亟需有专门的行业组织,以加强交流,推进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此,受中国博物馆协会委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2007年牵头组织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专委会主要由从事中国近现代研究、展示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研究、展示的博物馆、纪念馆的专家学者自愿结合组成,是以弘扬民族精神、推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红色旅游以及加强国际间纪念馆的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群众团体。截止至2014年,专委会已发展会员单位140余家,会员500余人,成为中国纪念馆界联系交流的重要平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是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老领导白介夫、刘述礼同志等联合发起成立的,由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原名中国抗日战争史北京研究会,前身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北京分会,成立于1991年,1999年更名,2004年重新注册。主办单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对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宗旨是团结本市从事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专家学者,遵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风尚,通过研究与交流活动,促进北京地区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成立于2007年,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的非营利性社团法人。主办单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管部门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宗旨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收集、整理、研究、宣传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英勇历史,以史育人,以史资治,为会员服务,为新时期军队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会刊《齐鲁烽火》。</p> 文化公益主编紫秋 <p class="ql-block">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