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黎巴嫩共和国的心脏,在碧波荡漾的地中海温柔妩媚的怀抱中跳动,散发着无以伦比的魅力。它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诗篇,也是和平与战争的咏叹调,还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奏鸣曲。我每一次邂逅贝鲁特,都有不同的体验,甚至带来不同凡响的震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早在腓尼基时代就是中东通商港口,它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光纽带,也曾是地中海东岸贸易的关键节点,商船云集,千帆竞渡,客来八方,财源广进,见记了无数次的交化交流和商业传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黎巴嫩共和国位于中东的心脏,东、北两面被叙利亚包围,西邻地中海东岸,南靠以色利。自古以来,黎巴嫩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饱经二千多年历史沧桑,数十次被异族和列强入侵,先后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拜占庭等帝国统治,公元7~16世纪初并入阿拉伯帝国,1517~1917年被奥斯曼帝国吞并,成为叙利亚行省的一座港口城市,一战后成为法国的委任地,1940年被一度德国、意大利控制,1941~1943又被英、法占领,1943年宣告独立但英、法军队1946年方从黎巴嫩领土撤离,1975~2000年发生15年内战,城市建设陷入停滞并失去中东金融中心的地位,2024年10~12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炸死多名真主党高管,炸毁多处楼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四张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人口150余万,是一个多元化、世俗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但这个国家教派众多,山头林立,政出多门,互相争斗,内乱不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黎巴嫩基督教徒占总人口40%,分成天主教马龙派、希腊正教、希腊天主教、叙利亚正教、亚美尼亚宗徒教会、亚美尼亚天主教、罗马天主教、基督新教等教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兰教徒占60%,分成逊尼派、什叶派(其中有伊朗支持的真主党)和德鲁兹派(以色列支持的德鲁兹民兵)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上很少有这样一个蕞尔小国,面积1.045万平方公里,人口607万,拥有如此之多的教派,没有一个主体教派民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拥有众多自然风光,这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鸽子岩宛如两枚遗落人间的海上明珠,傲然屹立在清澈如镜的地中海的波涛之中,海浪不知疲倦地冲刷,雕琢出它轻盈秀美的身姿。当海浪奔腾而来撞击在岩石上,迸发出白色的水花,与澄澈湛蓝的海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到极致的画卷。在这里,你可尽情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海浪的轻吟低唱,让心灵得到最纯粹的释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在1920~1941年法国托管期间是中东发展最快的城市,尤其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至1975年内战前,贝鲁特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迅速成为中东的金融、旅游、商贸、新闻中心和自由港,以转口贸易而驰名中东,被称为“东方小巴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贝鲁特,仍是中东城市建设最欧化、最繁荣、最发达的商业、金融、旅游和文化中心之一。漫步街头,举目望去,白墙红瓦相间的古老房屋中,现代化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鳞次栉比,马路上车水马龙,穿流不息,街面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商铺和餐厅灯红酒绿,人如潮涌,热闹非凡,一派祥和和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8年我第一次中东之行,曾经来过贝鲁特旅游,2025年4月23日第二次中东之行,再一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用镜头记录它的旧貌新颜,用《美篇》诠释它的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城市景象。</p> 烈士广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烈士广场建立于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3年前叫大炮广场。该广场位于贝鲁特市中心,毗邻烟波浩渺的地中海东岸和穆罕默德阿明清真寺。广场中心矗立着黎巴嫩高耸云天的国旗,春风习习,迎风招展,猎猎生威,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站在烈士广场国旗底座前,面向大海,举目望去,左侧为穆罕默德阿明大清真寺,右侧是贝鲁特中央商务区,一座座高楼耸立挺拔,直插云天,玻璃幕墙反射光闪闪发亮,构勒出一幅贝鲁特走向新时代的美丽画面。</p> 烈士纪念雕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奥斯曼土土耳其人绞刑的黎巴嫩民族主义者和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独立,该雕像1960年3月6日落成,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雷纳托.马里诺设计。仔细看,雕像布满了弹孔,成为黎巴嫩内战期间贝鲁特城屡遭毁坏的佐证。</p> 穆罕默德.阿明清真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穆罕默德阿明清真寺由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于2002~2007年建造,2008年哈里里被暗杀后,他的儿子将哈里里遗体埋葬在该清真寺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清真寺蓝色圆顶模仿伊斯坦布尔苏丹艾哈迈德大清真寺设计建造,是黎巴嫩最大、最宏伟壮观的清真寺。在贝鲁特老城的高地和高楼上,随处可见该清真寺四个宣礼塔直插云霄的身影。尤其是暮色苍茫,夕阳西下时,晚霞洒落在圆顶和四座宣礼上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成为贝鲁特地标性建筑。</p> 贝鲁特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前15世纪,人人都是航海经商高手的腓尼基人在贝鲁特港建“比卢塔”港,从此以港立市立国。公元前64年,罗马军队占领此港并使之成为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东岸的贸易中心。公元635年阿拉伯人占贝鲁特,15世纪初,又被奥斯曼人侵占,1890年贝鲁特港作为自由港,向全世界开放,从此贝鲁特以港而兴,奠定了其“中东商业首都”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港离烈士广场不到二公里路程,站在广场上,港口上一排红色龙门吊清晰可见。该港不仅是黎巴嫩最大的港口,而且还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港口,占地面积66公顷,港口深15~18米,10万吨级货轮可直接靠岸装卸货物。1820~1941年黎巴嫩成为法国托管地后,港口和城市基础建设发展迅速,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贝鲁特港成为连接欧、亚、非的中东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p> 贝鲁特港口大爆炸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是一个命运多舛,屡遭磨难的城市,2024年8月4日下午6点,贝鲁特港突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爆炸,存放在码头谷物筒仓库里的被扣押三年的2750吨硝酸铵被烟花和爆竹点燃,瞬间引起爆炸威力相当于3.3级地震的大爆炸,冲击波席卷整个城市。造成190人死亡,6500人受伤,3人失踪,30万民众无豪可归,流离失所,直接经济损失3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00亿美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两张图片来自网络。</p> 贝鲁特老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老城区自古以来是基督教徒的聚集区,主要街区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法国托管时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城的街道以钟楼广场为中心,非常像巴黎凯旋门的街道设计,呈放射形展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城区建有许多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法式公馆、会所、商场、咖啡厅、餐馆以及大量的别墅等建筑,是中东最欧化、最整齐干净的街区。进入21世纪,老城区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还兴建了许多写字楼、高层公寓和豪华酒店等现代高层建筑,为老市区增添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金融服务业从1920年起到二战前法国托管时期一度非常发达,拥有阿拉伯世界一流的金融人才,黎巴嫩人以有经济头脑,会做生意而著称。长期以来贝鲁特是中东的金融中心,被称为“中东的瑞士”。老城区保留着许多法式建筑,如银行、剧院、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进入21世纪后,中东金融中心被财大气粗的迪拜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主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会大厦,国会议长和政府总理由穆斯林人士担任,维持基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政治权力平衡。</p> 古罗马浴池遗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老城区保存着一处古罗马时期的大型浴池遗址,据考古学家考证,该浴池规模恢宏,可供一百余人同时入浴。该浴池依山而建,布局科学,功能完整,石砌的水池、水道、围墙、厕所和更衣间等建筑单元设计合理,布局规范,可惜毁于地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是中东旅游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内战前旅游业GDP占比高达20%,尤其贝鲁特周边地区的知名景点贝尔巴克罗马神庙、安杰尔古城、贝特丁王宫等景点,都是中东名噪一时,游客必观看的知名景点。</p> 世界上最大的罗马神庙遗址贝尔巴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尔巴克神庙占地面积高达24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罗马神庙建筑群遗址,由朱庇特、酒神、美神维纳斯三座神殿组成,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游客蜂涌而至,熙熙攘攘,盛况空前,令人震憾不已。</p> 倭马亚时期唯一见证一安杰尔古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杰尔古城是伊斯兰世界第一个世袭哈里发一一倭马亚王朝时期,唯一保留下来的古城,已有1300多年历史。</p> 黎巴嫩酋长的王宫贝特丁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特丁宫是黎巴嫩历史上第一个基本统一全国的莤长的王宫,已有100多年历史。</p> 总统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统府位于老城罗马浴池遗址上面的小山丘顶上。为平衡各方利益,总统由占人口40%的信奉基督教的人士担任,议长和总理则由占总人口60%的伊穆斯林担任。</p> 贝鲁特医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鲁特医院位于老城古罗马浴池遗址的小山丘上,与总统府毗邻,在上世纪20年代由法国人设计建造,至今仍在使用。</p> 15年内战创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老城附近,许多建筑毁于黎巴嫩内战时期,1990年内战结束后,绝大多数已复建。图为法国人设计建造的贝鲁特大剧院,内战结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5年了,但仍然没有人和组织愿意投巨资复修,至今仍没有修缮开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造型怪异的剧院也毁于内战时期,时至今日,仍没有复建。它像一个黑黝黝的棺椁一样躺在地下,任凭风霜雪雨,岁月侵蚀,仿佛穿越时空,述说15年内战的残酷、冷没和嘁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当地导游露丝女士介绍,黎巴嫩内战(1975~1990年)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基督教与穆斯林两大派别在经济、文化、军事、信仰上的分歧产生的,导火索是巴以冲突时,有40余万巴勒斯坦难民短时间涌入贝鲁特,造成基督教信徒由过去占比60%突然下降到40%以及难民面临生存压力,而引成社会动荡等原因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1970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在黎巴嫩南部建立军事基地,频繁袭击以色列,导致基督教为主导的黎巴嫩政府与支持巴解组织的穆斯林势力产生敌对。1975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爆发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基督教主导的政府与人口占60%的穆斯林组织的矛盾直接公开化、军事化,导入双方兵戎相见,大打出手。1976年叙利亚军队进入黎巴嫩,介入教派冲突,支持穆斯林武装组织,内战全面爆发。1982年以色列军队大规模入侵黎巴嫩南部,建立亲以的“南黎巴嫩安全区”。伊朗则通过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党”袭击以军。黎巴嫩境内的武装冲突转化为域外大国的代理人战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年的内战给昔日繁荣富庶的“中东小巴黎”黎巴嫩带来了灭顶之灾,死亡15万人,受伤30余万人,100余万难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造成黎巴嫩直接经济损失3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大于100亿美元。后经联合国出面协调,叙以军队撒离黎巴嫩,由联合国派维持和平部队进入黎巴嫩维持秩序至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战争是一部悲怆的交响乐,仿佛像一把大提琴的演奏旋律,那么低沉、寂静、怆然和悲情。我们这一代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国人十分幸运,在伟大祖国母亲的呵护下,在祖国大地生活76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痛苦和国破家亡的悲伤。旅行在黎巴嫩这个被战争反复蹂躏的地方,触景生情,应该在心灵深处有所感悟,有所惊醒,和平来之不易,吾当弥加珍惜。</span></p> 以色列宾空袭现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黎巴嫩处于以色列和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之间,伊朗支持的什叶派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地区拥有自己的军队、政权和地盘,每一次巴以冲突真主党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巴勒斯坦人民一边,袭击以色列,同时也让以色列借口空袭甚至出兵黎巴嫩围剿真主党武装,由此造成黎巴嫩时局长期和反复动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图来自网络,为2024年9月4日以色列空袭贝鲁特南区现场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来贝鲁特,我们一行特别参观了2024年10月以色列空袭贝鲁特南区的现场,髙层公寓被精确致导炸弹和导弹袭击后,留下残垣断壁,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下图片均为笔者在贝鲁特轰炸现场实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发生的巴以加沙冲突持续了两年多,2024年开始波及到黎巴嫩。黎巴嫩真主党多次在贝鲁特南部居民区发射火箭弹,造成以色列人员死伤和设施损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为被以色列空袭炸弹炸出的深达5米、直径十余米的大坑,用半年时间才填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嗜血成性的以色列特工定点清除了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多位高官,甚至使用了遥控手机爆炸等卑鄙手段。2024年1月2日哈马斯二号人物萨利赫.阿鲁里在贝鲁特被以色列无人机空袭身亡,同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部地区首次遭到以色列战机空袭,炸毁高层公寓数座,死伤人员无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年9月份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等多名高层在贝鲁特被以色列定点清除,真主党以牙还牙,频繁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等地,也造成以色列人员的一定伤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3日以色列恼羞成怒,出动战机,多次空袭贝鲁特南区,4日连续11次对贝鲁特南部真主党据点空袭,目的是定点清除真主党高级领导人哈希姆.萨菲丁,10月8日以色列军事行动进一步扩大,给贝鲁特人民带来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1月27日在联合国调解下,黎以停火协议生效,以色列首次从黎巴嫩南部的希亚姆地区撤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10月1日~12月4日仅2个月时间,本轮黎以冲突造成贝鲁特平民死亡4947人,负伤16538人,财产损失数十亿美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旅行不仅是寄情于游山玩水,名胜古迹,吃喝玩乐,我认为还应该去不失时机地了解一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对这个国家和城市造成的影响,从而感悟真善美,珍惜和平的岁月,让心灵深处受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讲政治要有人生的格局、生活的深度,经历的厚度和见识的广度。</span></p> 贝鲁特美国大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黎巴嫩美国大学由美国传教士所创办,已有160多年历史,该校位于滨海大路旁,离鸽子岩不到十分钟车程。该大学不仅是黎巴嫩最好的大学,而且还是中东地区最富盛名的大学,被称为“中东的哈弗”。</p> 老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贝鲁特的老街巷,滿是人间烟火气,热闹的集市,香料和咖啡浓郁气弥漫在空气中,唤醒人们对美食和阿拉伯式红茶咖啡的渴望。色彩斑斓的织物随风飘动,精美的铜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传统的手工艺品诉说着工匠们的心血,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每一次交易都是心灵的触碰。仿佛这里就是一曲阿拉伯风格的交响乐,旋律是那么纯朴、清新而不失厚重,听众往往是我这样的退休老年人。</span></p> 鸽子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鸽子岩是地中海上突起的两块石头组成的,岩石上有着海水冲刷形成的波浪状条纹,因岩石中的洞穴是鸽子的归巢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鸽子岩位于贝鲁特滨海大道旁,一边是蔚蓝色的地中海,濒海临风,景色如画,另一边是贝鲁特的市区,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日落时,这里是贝鲁特一天之中最美的地方。</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暮色苍茫,夕阳西下,悬挂在海平面上,一点一点地往海里沉没,色彩也一点一点地变化,由赤红、枣红、橙红,玫瑰红,最后到鸭蛋黄,把天空和海平里染成绚丽夺目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最美的时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夕阳西下的美女,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趋之若鹜,眼睛一亮,醉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昨夜你的睡梦中有没有甜密的摇篮曲,和着那深夜的枪声?你是在由野里翩翩起舞,还是在战火中夺路而逃,从那天空中突然降下的地狱中逃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是一首《黎巴嫩之夜》交响曲,它在战火中涅槃重生,也是心灵深处发酵,余音缭绕,荡气回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贝鲁特,是一座融合了历史的沧桑、自然的壮美、战争的阴霾、生活的热情、现代的活力的五味杂陈的城市。贝鲁特,不仅是缤纷多彩的阿拉伯世界里一场独一无二的旅行盛宴,更是一曲战争与和平的交响曲,让你忧伤战争的残酷,也让你渴望和平的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无论你是在追寻历史的足迹,或沉醉于自然的美景,或体验一下战争的无情,还是渴望融于当地的生活,追逐旅行的浪漫,在贝鲁特都能滿足你的期待,都能为你带来一段难以忘怀的旅行记忆,也都能让你在欣赏贝鲁特之夜的交响乐中而感受它的独具特色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贝鲁特,能让心灵受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收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