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篆刻艺术是书法(篆书)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历史。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工艺美术。</p><p class="ql-block">以毛主席诗词篆刻的印章,是“红色收藏”的题材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谢梅奴(1913年3月—1991年3月),原名谢翰华,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篆刻家、书法家。早年师从唐醉石、齐白石,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法篆刻展及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展。谢梅奴在1948年刻写的毛泽东《沁园春·雪》三十多方印章,是第一组毛泽东诗词的篆刻艺术作品,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钱瘦铁(1897—1967),原名钱崖,字叔厓,江苏无锡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篆刻家、画家、美术教育家。与吴昌硕(苦铁)、王冠山(冰铁)并称“江南三铁”。<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3年,钱瘦铁创作了《毛泽东诗词十首》印章。</span>钱瘦铁在篆刻毛泽东诗词时,借鉴了唐宋官印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21年,上海中国画院特别把先师钱瘦铁的这批篆刻作品与他以多种书体写就的《37首毛主席诗词》书法长卷一起展出。</p><p class="ql-block">韩登安1921年学习书法篆刻,1933年加入西泠印社后编纂《西泠印社胜迹留痕》,1941年刻“西泠印社”白文印记录创社历史。篆刻细朱文被称为“绝艺”,五十年艺术生涯刻印两万余方,沙孟海评其印风“无一体无本原,无一笔无来历”。著有《续说文作篆通假》《明清印篆选录》等印学专著,出版《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等印谱。</p> <p class="ql-block">印石上面刻白文:毛主席万岁</p><p class="ql-block">长宽各8cm,高3.8cm 重700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落款—登安 甲辰</p> <p class="ql-block">这方篆刻将书法的灵动与印章的古朴融为一体,于红与白的碰撞间,演绎出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如一首无声的诗,镌刻下金石与笔墨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主席 诗词:</span>《忆秦娥·娄山关》</p><p class="ql-block">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p><p class="ql-block">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p><p class="ql-block">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p><p class="ql-block">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p><p class="ql-block">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p> <p class="ql-block">旧藏寿山石毛主席诗词印章</p><p class="ql-block"> 长宽7.8cm 高2.4cm 重410克</p><p class="ql-block">此印二面这是一面</p><p class="ql-block">这方印将《十六字令三首》的磅礴诗意凝于篆痕。线条如剑如涛,在朱红印面里演绎山的雄姿:或见“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凌厉,或现“倒海翻江卷巨澜”的汹涌,更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锐劲。四角纹饰添了古意,却掩不住文字间的战阵风雷——恰似诗人笔下的群山,在方寸金石中化作顶天立地的脊梁,刻下英雄气,也刻下华夏山河的不朽魂魄。</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p><p class="ql-block">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p> <p class="ql-block">边款不认识</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面篆刻—毛主席诗词:</p><p class="ql-block">菩萨蛮·黄鹤楼</p><p class="ql-block">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p><p class="ql-block">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p> <p class="ql-block">从印章的风格和工艺来看,它以寿山石为材质,印面雕刻着毛主席的诗词,将诗词文字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这类印章属于红色收藏范畴,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表达对毛主席崇敬、对革命诗词喜爱的艺术载体,通过篆刻艺术将诗词固化在印章上,兼具历史纪念意义与篆刻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和艺术创作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