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难忘的纪念日,我又一次翻开《抗战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这本厚重的史料,重读写于1988年的《抗战时期民立中学地下党的战斗历程》…… </p><p class="ql-block"> 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他们虽然还是十六、七岁的中学生,但已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他们在地下党领导下,凝聚爱国力量,反汪护校驱逐汉奸;办报纸组织读书会;办剧团演出爱国剧目;慰问四行仓库抗日部队;为生活困难教师组织捐款;团结师生,相濡以沫,共度艰难。当来到抗日前线,毫无畏惧为国捐躯……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历史的车轮走过了整整五十年</span></p> <p class="ql-block"> 1987年春,民立校园迎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校友,他手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介绍信,并作了自我介绍:</p><p class="ql-block"> 陈明,民立中学学生,1938年初中毕业,在校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抗战时期民立最早的学生地下党员之一,第一个党小组成员。刚从上海高校离休,应邀参加上海党史委关于《抗战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的征稿工作,今天特地回到阔别半个世纪的母校,因为这里曾经是上海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战斗堡垒之一……</p> <p class="ql-block"> 陈明校友的到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抗日时期民立中学地下党团结师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38年7月,抗日高潮中,民立中学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学生地下党小组。</p><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学校在反汪斗争中取得了胜利。1940年秋,学生地下党支部成立,通过组织读书会、成立剧团、办报及慰问抗日部队等方式,将师生的力量凝聚起来,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成为上海学生运动的堡垒之一。</p><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党支部输送了许多优秀学生到抗日根据地,继续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其中范一夔、李思勤、章铮三位年青的新四军战士牺牲在抗日战场……</p> <p class="ql-block"> 接到这个重要的征稿任务,学校领导深感光荣和责任重大。更巧的是,时任校长汪国浩也是民立校友,1941年初中毕业于此,因此陈明校友介绍的情况,说起的一些校友名字,令他倍感亲切。</p><p class="ql-block"> 经与陈明校友商定,学校决定委派专人参加这项工作:加强与地下党老校友的联系,参与史料的搜集整理,并协助邹凡扬校友,完成抗战时期民立中学地下党斗争史的撰稿任务。</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那一天,当汪国浩校长向我布置这项工作时,我诚惶诚恐,既感到领导的信任,又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圆滿完成任务,但我知道一定要努力去做……</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邹凡扬校友,我已是第二次见到他了,满头银发、温文儒雅,让人一见倍生敬意。他是上海广播电视局原局长,</span>1979年曾和老同学沈峻坡(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来学校给教师作报告,介绍民立中学历史,讲述自已的革命生涯。</p><p class="ql-block"> 邹老是一位平易近人又颇具传奇色彩的革命前辈。从1936年考入民立初中,到1942年高中毕业,在民立度过了6年的中学时代,品学兼优,善于团结人,曾当选学生自治会主席。</p><p class="ql-block"> 1939年在民立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担任第一任党支部委员及后来的党支部书记,因领导学生抗日救亡被日军列入搜捕名单。1942年,撤离上海去苏北参加新四军。1946年奉命回上海,在新闻界从事地下工作,先后任大光通讯社记者、采访主任、中联通讯社总编辑等职。</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底,上海临近解放,邹凡扬参加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5月25日凌晨,隆隆的炮声忽然沉寂,一夜没睡的邹凡扬,在窗前观察马路上的动静。天蒙蒙亮,有国民党败兵向东逃窜,枪支弹药随路丢弃。不一会儿,一群穿着蓝灰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紧贴着沿街房屋搜索前进,一枪未发,战线迅速东移。邹凡扬发现,自己脚下的土地解放了!</p> <p class="ql-block"> 此时,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觉得今天上海解放,自己有责任发一条消息,便写下了23个字的新闻稿:“今天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入上海市区,大上海解放了。”</p><p class="ql-block"> 经请示中共地下党组织同意,邹凡扬随即单枪(携40发子弹和一支左轮手枪)匹马,携带新闻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布告》,只身闯入国民党上海广播电台,命令有关人员中止原有节目,立即播送上海解放的新闻和解放军入城布告。</p><p class="ql-block"> 清晨6点零5分,“大上海解放了”的声音回响在上海天空。这是宣告上海解放最早的新闻报道,喜讯传到战斗前线,传到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 当天,苏州河以北尚有国民党残部负隅顽抗,广播形成宣传攻势,迫使守军投降。在江苏丹阳待命的上海军管会接管人员听到消息,立即出发赶赴上海;台湾的报纸根据这次广播编发了新闻;驻沪外国通讯社把这条广播新闻转发到了世界各地……当年,邹凡扬写下这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新闻时,才26岁。</p> <p class="ql-block"> 邹老对民立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因为抗战爆发没有继续上大学,但是在母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立、建设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次更是肩负着民立地下党老战友的重托,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民立地下党的老校友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都非常高兴,滿腔热情地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在上海的多次赶来学校参加座谈会,在外地的纷纷写来回忆文章,大家共同回忆这段难忘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邹老还特意访问了抗战时期上海学生界的几位老领导,告知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要历史事件,一定要多查资料,认真核对时序。</span>几个月来,我们收到和整理的谈话录音和书面材料共达10余万字。1988年5月,邹老在此基础上写下了一份长达18500多字的初稿。</p> <p class="ql-block"> 收到邹老的初稿,我化了3天时间认认真真誊写了一遍<span style="font-size:18px;">,500格的文稿纸整整37页!</span></p><p class="ql-block"> 邹老以校史开头,从抗战初期1934年国民党政府企图夺占民立中学未果,写到1937年“八一三”事变学校被日军炮火摧毀,民立学生在地下党的教育下觉醒成长;党组织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团结爱国师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坚持到1945年抗战胜利,乃至1949年全国解放。厚重的时代背景,翔实的人物细节,读后仿佛身临其境,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那时,邹老还在上海广播电视局的领导岗位上工作,要在百忙中抽出多少时间,才能写下时间跨度长达15年,篇幅为18500余字的长篇回忆录?他饱含着一位老校友对母校深沉的情感,满怀着一位革命前辈对继承和发扬抗战爱国精神的崇高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因市里的史料选编需要缩减篇幅,邹老工作繁忙,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在苦战数稿之后,经邹老、陈明校友以及学校领导审阅,1988年㡳《抗战时期民立中学地下党的战斗历程》终于定稿,全文为7000余字,分为八个部分:</p><p class="ql-block">一.第一个党小组诞生</p><p class="ql-block">二.护校运动和反汪斗争</p><p class="ql-block">三.建立党支部</p><p class="ql-block">四.活跃的学生自治会</p><p class="ql-block">五.《中学生》小报</p><p class="ql-block">六.纪念“四一二”苦迭打和气节教育</p><p class="ql-block">七.团结师生,相濡以沫,共度难关</p><p class="ql-block">八.并未结束的尾声</p><p class="ql-block"> 今天当回看这一页一页的手抄稿,深深怀念已于2015年6月因病逝世的老校友邹凡扬,一位令人崇敬的革命老前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91年7月,《中共上海党史资料丛书: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正式出版,这是一本凝聚着无数抗日前辈和党史研究工作者心血的革命史册,在今天读来气势恢弘,荡气迴肠,令人百感交集!</p> <p class="ql-block"> 1995年7月,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由政协上海市静安区文史资料委员会和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编辑的《静安文史》第十辑出版。专辑收录了我校这篇回忆录,但因篇幅关系,文章缩减到3500余字,题目改为《风云岁月忆民立》。</p> <p class="ql-block"> 同年7月,由中共静安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编的《抗日岁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也刊登了这篇《风云岁月忆民立》。</p> <p class="ql-block"> 为能较为完整地保存、分享《<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战时期民立中学地下党支部的战斗历程》</span>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现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笔记文档照片的形式,发表在《美篇》,</span>以纪念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民立老校友们、革命前辈们。</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