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是一句古老的中亚谚语 。这句谚语生动地体现了希瓦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希瓦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0世纪花剌子模帝国时期,16世纪末成为希瓦汗国首都,19世纪达到鼎盛。13世纪遭蒙古西征摧毁后重建,1924年并入苏联,因未受工业化影响而完整保存了中世纪城市风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希瓦古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的花剌子模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自公元10世纪以来,这里就商贾云集,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 。希瓦内城是占地26公顷的封闭式古城,现存11座城门和10米高砖砌城墙。它保存着中亚花剌子模地区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包括大小经学院、皇宫、清真寺等近百处文化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12日上午,我们乘大巴约8个小时,到达希瓦古城,这是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旅游的最后一个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入住古城内的穆罕默德·阿明汗经学院。该经学院由希瓦统治者穆罕默德·阿明可汗下令于1851年至1854年间建造,占地面积72x60米,内有125个小房间,可容纳260名学生。其建筑设计以五个圆顶和侧塔而闻名,外墙装饰华丽,有釉面砖装饰,木门上装饰着复杂的雕刻。历史上,穆罕默德·阿明可汗经学院是最富有的教育机构之一,1977年被改造成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希瓦古城西门进来右手边,就是穆罕默德·阿明汗经学院,从小门上几级台阶便到了我们入住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学院正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学院庭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来的教室现改为住宿房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浙江的旅友老沈住在124房间。屋不大,设施完备。在睡梦里,我们仿佛听到诵读《古兰经》那低沉的声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入住的经学院门口,就是希瓦古城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名为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由希瓦汗国统治者穆罕默德·阿明可汗下令建造,始建于1852年,计划将其建成中亚最高的宣礼塔,高度达到70至80米,以超越印度73米高的顾特卜塔。因阿明可汗在1855年战死于伊朗而停工,最终塔高仅29米,底座直径14.2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它是中亚唯一一座完全覆盖着釉面瓷砖和彩陶的宣礼塔,外立面被深蓝色和白色陶砖、琉璃瓦覆盖,装饰有精美的图案和纳斯塔利克体铭文,色彩鲜艳,在阳光下闪耀夺目 。许多年轻人在这里拍结婚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席瓦分内城和外城,市民大多住在外城,内城很少有居民,除了清真寺、经学院、博物馆等遗迹外就是酒店,还没被商业化,仅是临街的巷子里有些小商小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晚,我们在古城一家餐厅里享受了特色美食和歌舞表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与室友老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餐后我们自由活动,尽情欣赏希瓦古城的蓝调时刻,仿佛来到现实中的童话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13日早餐前,我和室友又到古城转了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希瓦古城虽然不大,却宛如阿里巴巴童话中的绿洲,被誉为“中亚的明珠”、“太阳之国”。在高耸的城墙包围下,这座古城本身就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大型博物馆,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历史,一座座清真寺、陵墓、宗教学校仿佛都是故事的讲述者,它们也形成了一组组结构整齐、造型讲究、饰面精美的建筑群,使整个希瓦成为一个巨大的建筑遗迹保护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漫步在纵横交错的窄巷,脚下的砖石被世代足迹磨得温润,两旁的土坯房顶着圆圆的穹顶,像一个个盛满故事的陶罐。阳光穿过雕花的木窗棂,在墙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时光在此放慢了脚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被称为“沙漠珍珠”的老城,以夯土为骨、芦苇为筋,将岁月的痕迹刻进每一道墙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13日全天,我们在席瓦内城游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参观了朱玛清真寺。该清真寺建于10世纪,是希瓦也是中亚最大最古老的清真寺,有218根珍贵木材做成的木柱,每根上面都有不同的精美的雕刻,古代建筑今天来看依旧极为出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后,我们参观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经学院,这是希瓦汗国的末代作品,经学院外的广场是昔日执行死刑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伊斯兰·霍贾宣礼塔,建于1910 年,高度达57米,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高的宣礼塔,也是希瓦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塔身装饰有蓝白相间的瓷砖条纹,极具伊斯兰建筑风格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付费可登上塔顶,能俯瞰希瓦古城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希瓦博物馆就设在经学院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真寺对面是贵族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原来是奴隶市场,现为服装市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参观了希瓦古城的后宫建筑群,也称石头宫。这是可汗宫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亚传统元素,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可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汗”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蒙古等)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建筑群始建于12世纪,17世纪扩建,作为可汗及其四位妻子的住所。根据伊斯兰教义,穆斯林男性最多可娶四位妻子,且需公平对待每位妻子,包括生活开支、礼物赠送及同房频率等方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汗的寝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老婆的房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参观可汗后宫时,正赶上有民族歌舞表演。其表演者后面的两个门里,分别是二老婆、三老婆的房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老婆的房间,据说可汗最喜欢四老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汗若想与哪个老婆同房,该老婆要通过这个暗道来到可汗的房间,以免引起其她老婆的嫉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宫里的一部分现为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希瓦古城东侧的古老砖石墓地。这是安葬可汗家族的地方。该建筑展现了拱形结构和复杂的砌筑工艺,在自然光下熠熠生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继续往北走,来到阿米尔·图拉经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中国帮助援建修复的经学院 。经学院最初由穆罕默德·拉希姆汗一世的儿子阿米尔·图拉于1870年建造,是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南北轴线上具有代表性的伊斯兰公共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年久失修,经学院地基基础局部沉陷,墙体多处开裂,屋面漏雨等问题严重。2017年,作为中乌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的一部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其进行修复,2020年竣工并通过内部验收,修复后的经学院恢复了昔日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阿米尔•图拉经学院门口看到“中国政府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的石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我们自由活动。我和室友老沈参观了库希纳堡(Kuhna Ark),这是希瓦可汗的宫殿,12世纪始建,17世纪扩建,建筑包括夏季清真寺、接待厅、监狱、造币厂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上库希纳堡宫殿城墙厚达6米,瞭望台可俯瞰全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华丽的夏季清真寺,是库希纳堡内最美丽、雅致的建筑,墙上装饰有以植物为主题的蓝白瓷砖毫无留白的余地。红、橘、金色装饰的屋顶,修长的石柱同样布满刻满繁复的图案,充分展现了非凡的伊斯兰装饰工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希瓦可汗的夏季行宫,这里曾是可汗发布政令、举行仪式的重要场所。2014年,中国参与了希瓦古城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就包括对库希纳堡的维护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殿堂内的木雕堪称艺术珍宝,极其精致,令人震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汗夏季用的帐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待大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有一个花剌子模历史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即将离开希瓦古城的晚上,我们在古城的一家餐厅顶层露天就餐,从看落日,到远眺古城夜景,我们一边吃着当地的水饺和烤牛肉,一边欣着那席瓦古城最后一刻的惊艳与温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实际上,我们在席瓦古城只停留了一天两宿,9月14日将去中亚5国行的最后一个国家——土库曼斯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风沙掠过席瓦古城的土黄色城墙,仿佛能听见千年前丝路驼铃的回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没有喧嚣的车马,只有老茶馆里飘出的茶香,和孩子们在巷口追逐的笑声,让这座千年古城始终带着鲜活的暖意。它不似其他古城那般张扬,却以最朴素的姿态,将丝路的繁华、沙漠的坚韧藏进每一寸肌理,成为一部用石头与时光写就的、耐人寻味的史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别了,希瓦!我会想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