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伦市委老年大学自2010年以来连续参加了六届黑龙江省哈尔滨菊花展。简要回顾如下:</p>
<p class="ql-block">从那一年初秋第一次踏上展台起,我们便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间,六届菊展,每一次出发都像是一场老友重逢。我们带着精心培育的花苗,也带着一群不服老的心,走进哈尔滨那片金黄与绚烂交织的花海。不是为了争奇斗艳,而是想让世人看见——银发之下,仍有热爱在悄然绽放。</p>  <p class="ql-block">第八届菊展的入口高耸而热烈,红底金字的横幅在秋阳下熠熠生辉,花柱如彩带般立于两侧,层层叠叠的菊花簇拥成团,像是大地写给秋天的情书。我们站在那巨大的“中国·黑龙江省第八届菊花展”横幅下,拍下了第一张集体照。风里有花香,笑声里有期待,那一刻,我们不再是退休职工,而是奔赴一场盛大的季节之约。</p>  <p class="ql-block">有一</p>  <p class="ql-block">第十届的花海铺展得格外辽阔,阳光洒在花瓣上,像是给每一片金黄镀上了光。那一片整齐排列的菊花,黄的如金,粉的似霞,紫的若梦,远远望去,宛如一幅流动的锦绣。我们走在花径之间,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有人轻声说:“这哪是看花,这是在看岁月开花。”是啊,我们种下的不只是花,还有时间沉淀后的从容与美。</p>  <p class="ql-block">到了第十一届,展板换上了新的名字,城市背景里多了起重机与高楼的剪影,现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可我们的花依旧开得传统而温厚。站在那写着“中国·黑龙江第十一届菊花展”的展板前,我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场花卉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接力——我们在钢筋水泥之间,种出了一片柔软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届的那天,天空湛蓝,横幅是沉静的蓝色底,上面绣着精致的菊花纹样。花海依旧绚烂,黄、粉、紫交相辉映,在阳光下泛着生命的光泽。桥影斜斜地落在花丛边,远处的起重机缓缓转动,而我们,依旧站在花前,笑着,拍着手,像每年那样。不同的是,今年我们带来了更多新面孔——几位刚退休的老师傅,第一次跟着来,眼里闪着孩子般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黄与红的菊花在眼前交错盛开,层层叠叠,饱满得像是要溢出颜色来。我们围在花前讨论品种、花期、养护技巧,声音不大,却热切。这些年来,我们不只是在养花,更是在用花交流,在花瓣间传递着彼此的生活哲学。</p>  <p class="ql-block">一朵花从中心的黄渐变到边缘的粉与白,花瓣细长卷曲,姿态优雅。它不依附谁,也不迎合谁,就那样安静地开着。就像我们,走过半生,终于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露水还挂在粉色花瓣上,晶莹剔透,深红的花影在背景里若隐若现。那一刻的宁静,让人舍不得惊扰。我们拍下它,也拍下了那一刻内心的平和——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凝视一朵花时的专注里。</p>  <p class="ql-block">红菊映着蓝天,层层叠叠地绽放,绿叶如衬,生机盎然。我们常说“老了老了”,可站在这片花海中,谁又能说我们老了呢?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生长——从讲台到花圃,从粉笔灰到泥土香。</p>  <p class="ql-block">黄橙相间的菊花卷着边,模样独特,背景里还有几朵未开的红蕾。我们蹲下身,细细观察,像当年批改作业那样认真。有人笑着说:“这花,像不像我们这群人?各有各的样子,但都开得认真。”</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们走过六届菊展,从第八届到第十二届,从初试啼声到从容登台。花在变,城市在变,可我们心中那份对美的执着,始终未改。海伦市委老年大学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熟知,但我们的花,年年都在哈尔滨的秋天里,开得坦荡而热烈。</p>
<p class="ql-block">这不只是参展,这是一群老人用花写下的生命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