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抗战印记 第七战区指挥部旧址

肖青春广东韶关12710653

美篇昵称:肖青春广东韶关<br>美 篇 号:12710653 抗日战争第七战区指挥部旧址,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十里亭原油泵油咀厂后山,始建于1939年秋冬。旧址由指挥作战室、营房、别墅、警卫室、泳池等组成,是司令长官余汉谋将军在此指挥两次粤北会战取得胜利的军事会议重要场所。其布局讲究、形制清晰,是粤北地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群,对研究广东抗战有重要的历史和纪念意义。2015年12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九月初,怀着对抗战历史的追忆,我踏入了这座正在修缮的旧址。该遗址由指挥部、别墅、兵营房和礼堂组成,其中作战指挥部位于原油泵油咀厂托儿所旁,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却依旧保留着当年的遗址风貌;而位于半山腰的兵营和礼堂,却因上世纪60年代厂区宿舍建设被无情推平,如今已不复存在,只留下无尽遗憾。为了探寻抗日战争第七战区更多的基本情况,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考证、推理判断,大抵如是。 第七战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因应瞬息万变的战争形势,先后两次登上历史舞台。第一次设立于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10月下旬,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为保卫首都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原属第三战区的苏南、浙北和皖南东部划分为第七战区,以刘湘为司令长官,陈诚为副司令。该部在南京保卫战外围英勇奋战,为保卫首都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1938年初第七战区被撤销,完成了其阶段性历史使命。第二次设立则是在1940年8月,当时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迁往广西柳州,广东军事指挥出现空缺。在此关键时刻,第七战区再次恢复建制,辖广东及赣南、闽西部分地区,余汉谋、蒋光鼐分别担任正副司令长官。在抗战的烽火中,他们坚守岗位,直至1945年9月参与日军受降计划,见证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时刻。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中北部山区成为了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激烈交锋的主战场。日军妄图攻占当时的广东省战时政府驻地韶关,打通粤汉铁路,实现其侵略野心。为此,他们分别于1939年12月、1940年5月、1944年11月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向粤北进攻的战役。而现存的第七战区指挥部旧址,正是当时指挥两次粤北会战取得胜利的核心军事指挥中心。旧址中的别墅为两栋砖瓦建筑,带有别具一格的西式回廊,这里曾是军事会议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无数关乎战局的关键决策。 参观结束,回到家中的我,心潮依旧澎湃难平。我再次反复学习研究这段发生在身边的抗战历史,愈发深刻地领悟到,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历经14年的艰苦卓绝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赢得全胜的来之不易。抗战胜利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遗产,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生动诠释了四万万同胞在民族危亡之际,从一盘散沙凝聚成铜墙铁壁,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内核。 一寸山河一寸血,饱含着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与忠诚。追忆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让这种精神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积极宣传好抗战文化遗产,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