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做贼心虚,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明州雪窦重显禅师》。</p><p class="ql-block">做贼心虚,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p> <p class="ql-block">枢密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城知县时,有人丢失了东西,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p><p class="ql-block">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辩认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囚犯带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陈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并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p><p class="ql-block">陈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后人用此词指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惶惶不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