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淇县古灵山,石阶上的历史回响

亦东

<p class="ql-block">  鹤壁市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传说得名,因距故乡安阳市不足五十公里,所以并不陌生。近日浏览当地旅游信息,古灵山景区近几年重建的铜顶(云顶建筑群中玄武殿和无量塔顶部为铜质构造),获得了游客的赞美。心神驰往,昨日早晨赴鹤壁,两小时后即站在古灵山的寺庙中。</p> <p class="ql-block">  古灵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地处太行山中,距鹤壁市淇县县城西北8公里。灵山寺庙群在群山环抱之中,峰峦拱翠,龙虎二山保驾。这里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人类始祖女娲修真处、殷纣王降香处。</p> <p class="ql-block">  古灵山自古就是群仙聚汇的风水宝地,始建于殷商时期。南北朝梁普通年间,由曾出任京城昭统寺大统、纲领全国僧尼四十年的著名高僧、朝歌人法上在此修行。唐永徽六年,高宗皇上曾特召灵山寺长老法一到长安垂询佛事。唐开元年间,灵山寺又得以重修,寺院面积500余亩,高僧200余人,古磬阵阵,木鱼声声,游客云集,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明代嘉靖年间淇县县令于慧题写了灵山十景:“危岩少进,群峰耸翠,列柿流丹,一经蓬壶,半岩风雨,九天鸣佩,巨崖走蛟,双剑横秋,东海龙吟,西山虎啸”。明崇祯时监察御史孙徵兰摩崖题诗曰:“山卓碧云插汉,泉滃绿玉飞花,三仁六七贤圣,灵杰千古同嘉”。古灵山景区现主要景观为女娲峰、古佛洞、铜顶、女娲宫、玉带河、黑龙潭等。雄浑秀丽的山水景色与千年古迹、优美传说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境。</p> <p class="ql-block">  女娲广场的女娲塑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古代遗存的旧石件。</p> <p class="ql-block">  女娲宫。</p> <p class="ql-block">  女娲洞位于女娲宫西南虎山北侧,高 70多米,天造地设,天下一绝。</p> <p class="ql-block">  古树五百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  封神宫。</p> <p class="ql-block">  姜太公塑像。</p> <p class="ql-block">  封神宫旁有登山道直达泰山老母修行洞。</p> <p class="ql-block">  铜顶位于灵山玄武顶峰,因玄武殿屋顶用铜瓦而得名。铜顶占地近百亩,主要建筑有云城、真武大帝殿、九祖大殿、无梁殿、圣公圣母殿等。相传这是真武大帝的道场,八座院落各有风格,建筑宏伟。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各位老祖,都用铜像贴金供奉在这里,形成了道家文化的大观园。无量塔塔顶也全部用铜瓦覆盖。</p> <p class="ql-block">  灵山索道。</p> <p class="ql-block">  在索道上看山花烂漫。</p> <p class="ql-block"> 玄武殿。</p> <p class="ql-block">  玄武大帝塑像。</p> <p class="ql-block">  玄武殿后背。</p> <p class="ql-block">  玄武殿顶铜构件。</p> <p class="ql-block">  醒目泉前的女神塑像。</p> <p class="ql-block">  女娲广场进行的“灵山封神”表演。</p> <p class="ql-block">  封神台前的文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灵山顶的灵山猫。</p> <p class="ql-block">   古<span style="font-size:20px;">灵山,石阶上的历史回响</span></p><p class="ql-block"> 古灵山隐于鹤壁淇县的群山之中,不是那种张扬的名胜,更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坐在时光的深处。大山雨后,空气中飘散着枯草与松针混合的清香。登山的石阶已被无数足迹磨得光滑,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p><p class="ql-block"> 每一步踏上去,都能感觉到石阶传来的微凉。这些石头见证过多少朝代的更迭?想必有殷商的祭司拾级而上,有战国的策士在此徘徊,有唐宋的诗人凭栏远眺。石缝间顽强生长着青苔和小草,它们是现在的居民,以柔克刚地延续着生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山腰处的古寺庙及女娲庙并不宏大,却自有一股庄严气息。殿内的神像或女娲像面容慈和,仿佛仍在关切着人间烟火。人类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越数千年时光,依然如此相似。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连接着古今信徒同样虔诚的心。</p><p class="ql-block"> 达至铜顶,视野豁然开朗。太行远山的轮廓与脚下的古刹形成奇妙对比。一群飞鸟掠过天空,它们的祖先想必也以同样的姿态飞越同样的山峦。下山途中遇到几位当地老人,坐在石凳上闲谈,悠缓的语调与山间的宁静随之契合。其中一位老人指着一棵古柏说,他小时候那棵树就在那儿,现在依然枝繁叶茂。山永远在那里,以它的沉默包容着世间的喧嚣与变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