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我们知多少

槐树风

<p class="ql-block">  生活里,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以为熟悉,其实知之甚少。</p><p class="ql-block"> 比如晴蜓。</p><p class="ql-block">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生活里没有谁不认识蜻蜓,包括三岁孩童。你不主动去认识它,它会主动飞到你身边来。</p><p class="ql-block"> “山雨欲来林鸟寂,蜻蜓飞上水荭花”。夏日里,雨前蜻蜓最爱空旷的场院,满天飞。农村长大的孩子,应都有过举起大扫把在自家门前扑蜻蜓的往事。对于孩子,这比现在的“乐高”更有自然的趣味。</p><p class="ql-block"> 盐城多湿地,以水绿名。退休后这几年,我常在水边走动,常看到蜻蜓舞动。小时候扑蜻蜓,慌里慌张。老人家看蜻蜓,多了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容洒脱。看多了,丰富了许多对蜻蜓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打小就知道蜻蜓点水这个成语,知道这成语用法,也知道来自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却从未见过蜻蜓点水,并不了解蜻蜓是怎么点水的。蜻蜓点水速度太快了,可谓“速即速离”,肉眼看不清晰。借助相机高速拍摄,我才弄清楚,蜻蜓是尾巴点水。我们常用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还真冤枉了蜻蜓。蜻蜓点水,可不是闲着找乐子,人家那是在产卵,这世界上没有比传宗接代更大的事了。蜻蜓点水,一点也不肤浅。蜻蜓通过点水将卵直接产入水体或附着在水草上,部分种类会插入浅水将卵产于水底。我们眼中点水,水已漫过蜻蜓尾巴。每次点水后,都激起水面美丽的涟漪,好久才消失。</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里常见的蜻蜓有红蜻、黄蜻、玉带蜻、狭腹灰蜻、碧伟蜓、黑丽翅蜻、低斑蜻等等。过去我一直以为同一种类蜻蜓才会相互交尾。</p> <p class="ql-block">  昨日在湿地公园眼见为实,看到了红蜻与玉带蜻卿卿我我,才知道有的不同种类蜻蜓也会产生爱情。蜻蜓交尾<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认为是动物界难度最高的交尾方式之一,交尾</span>时会形成独特而又美丽的"心形结构"。</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生活中有蜻蜓,却很少去了解蜻蜓与我们生活有多少关系。过去我曾多次想到过,蜻蜓吃什么呢?它经常掠过水面,可不是闹着玩,是在捕食蚊蝇。一只蜻蜓每天可捕食50-100只蚊蝇。它的飞行速度很快,能达到45公里时速,捕食是瞬间的事,且捕食成功率很高,达95%,我们看不出来罢了。若不是蜻蜓,我们讨厌的蚊子与苍蝇会多得多。由此可见,蜻蜓不仅是生态平衡一个重要方面,食物链重要一环,还是益虫哩。了解到这里,对小时候扑蜻蜓,我还有些后悔呢!</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然后知不足,深入体验后才会知道学不足。没想到对于经常见到的蜻蜓我会如此陌生,有许多知识盲点。有些方面过去虽然知道一些,少了见证,知也肤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