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印象(片段)

惠自强

<p class="ql-block">《童年印象》20130308</p><p class="ql-block">不知为什么,关于上小学前的童年,我的脑海里几乎没有印象。使劲儿地想一想,才能依稀地找到几处印象。</p><p class="ql-block">听妈妈说,她是因为和家里人(二叔)赌气,想快点找个人家,离开这个家庭,才和爹结婚的。结婚不久,就奔着爹,来到了东北,黑龙江。</p><p class="ql-block">《曾经》,妈妈,印象2013.2.24 am.3:58~ 王木</p><p class="ql-block"> 妈妈,给我的印象,是间断而又不可或缺的。最早的印象,是上学前。</p><p class="ql-block">1、不让要人家的东西。一次妈妈带我到一个邻居家(老乡),正赶上人家蒸包子,刚出锅。大人喜欢,就递给我一个玉米面包子。自己心里很想吃,但不知妈让不让要,所以不敢伸手接。手背在身后,眼睛瞄着妈妈。在主人的一再催促:“拿着,拿着。”待要伸手去接时,妈说了一句:“嘴咋那么馋?!”之类的话,总之,自己明白,大人不让要。最后主人埋怨妈一句就结束了。回到家,妈妈说:“穷人要有个穷志气,不能随便要人家、吃人家的东西。”〈2023.6.2(五)4:20~4:45修改引号:竟然是反着的。〉</p><p class="ql-block">2、拒绝磕头 2013-6-14 am.6:58~</p><p class="ql-block">大约四、五岁儿的时候,过年了,爹带我去上一个邻居老乡家去拜年,从家走时也没说什么。跟着爹,到了一家,爹一进门,就跪下来给炕上坐着的一个老太太拜年。爹磕完了头,站起来,让我也给老太太磕头拜年。我心里却想:“我也不认识她、也不知道她是谁,为什么要给她跪下?(此前,爹妈也从来没教过下跪、磕头的事。)”不管爹怎么说,我就是不肯跪。</p><p class="ql-block">〈……到了一家,爹给一个老太太拜年,还跪下来磕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动作,也不懂是什么意思。爹拜完了,让我也给老太太磕头拜年。我心里想:这老太太我也不认识,就让我给磕头,再说,磕头是什么意思呀?!说了三、四次,我就是不肯,老太太发话了:“孩子太小(不懂事),不磕就不磕吧。”就算过去了。〉~7:42</p><p class="ql-block">3、买盐火。一次,妈给我二分钱,让我带着妹妹,到十字路口的老头商店,买一盒洋火。费力推开商店门,人还没有柜台高。服务员见了,很稀奇(两个小不点儿!)问:“你要买什么呀?!”…盐…火…“”什么是盐火呀?“我们也说不清楚。”你找找,指一指。(看是什么东西。)“我们正找着,大人们议论说:”是不是说洋火呀。“就拿给一盒火柴,是这东西。我们拿着就走了。后来上学才知道,那叫火柴,曾经也叫洋火。(至今,在农村,给房盖儿换铁片的和做铁皮用具的,仍被叫做“砸洋铁的”——尽管铁皮早已成了国货。)~8:12</p><p class="ql-block">4、打一斤忌会。一天,妈让我带着妹妹,拿一个瓶儿,去打一斤忌会。我刚开始听清了,是打一斤忌会,但我还分不清忌会与淸酱,就叮嘱妹妹说:“帮我想着点儿,是忌会,不是淸酱。“一路上,为防止遗忘和打错了,我不停地嘴上念叨着”忌会、忌会……“到了商店,大人问:”你要打什么?“我还是想不起来了,问妹妹。反正回去没有挨说,就说明没有打错。(长大了才知道,忌会就是醋,淸酱就是酱油。为了避免”吃醋“所以才说”吃忌会“,实际上是”忌讳“二字。~8:40</p><p class="ql-block">5、木匠——自悟</p><p class="ql-block">一次,与妈一起外出的路上,妈说:“你舅的木匠是自己悟的…“我好奇地问:”没人教,自己还能成木匠?!“”那咋不能呢?!你姥爷也没有师傅,他现在在开封的一个木工厂里当师傅,还带徒弟呢!“(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惊奇,对我的影响很深。后来,我自己读课外书,自学英语。最终导致1981年应届考上大学。大一寒假时,回母校看望老师,语文老师说了一句让我感到意外的话:“谁也没想到你能考上大学!”——我考上大学,对学校和老师,竟是一个意外!后来,我自己分析,我为什么能应届考上大学呢,想想根源,觉得与最早妈妈谈舅舅的木匠与自悟有关。)~8:58</p><p class="ql-block">6、洗脸</p><p class="ql-block">说起来,很难为情。估计在上小学前没有洗过脸。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的记中有一天,妈妈突然弄个盆儿,舀了一些水,竟对我说:“去`洗洗脸。'"我拒绝,因为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洗脸“,也不知道”怎么洗脸“——没有洗脸的印象。我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洗脸和脖子。妈妈说:”明天要上学了,不洗脸、大黑脖子,会让人笑话。“就硬逼着我、帮我把脸、脖子给洗了。</p><p class="ql-block">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4712.8. 11 (2015) 16:35~</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二三年级时,开春儿后不久的一天,妈说,地里的豆角该插豆角架了。(忙的顾不上,既着急又无奈的样子)我不理解,就问:“妈,豆角为什么要插架呀?”“好让它往上爬呀。”我又接着问:“豆角为什么会往上爬呀?”妈妈答不上来,就责备了一句:“你瞅瞅你这个小孩儿,打破砂锅问到底。”我还想问:“怎么打破砂锅就问到底了?”但见妈妈不高兴,就忍住不问了。这事儿对我影响很深,直到上初三重新分班(分快慢班),班主任常宗申老师第一天讲要求时就提倡问(学生问老师问题时,必须站起来。我深以为然,并坚决执行。)从那时,我又开始问起来了,后与读书相结合,成全了我思索、探究、改进与创新的秉性。直至今日,我仍然满脑袋问号,只不过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和解决。</p><p class="ql-block">  1981年9月上大学后,在阅览室才知道是“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 47141207 22:40~23: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只有……才……,造句   </p><p class="ql-block">47141207(四)22:25~〈20171207〉</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二三年级时,一次在家写老师留的造句作业:只有……才……我不会造,求妈妈帮着造。妈妈造了两个,我都不满意。经过冥思苦想,突然蹦出一句话“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学习好。”我说出来与妈妈交流,妈妈也同意(赞同?)。这大概就是我最早的思想火花了。~22:40</p><p class="ql-block">8、没钱不想方便事</p><p class="ql-block">9、穷也没扎根,富也没留种</p><p class="ql-block">10、一件新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没钱不想方便事 四七二二年正月廿六日(日)6:52~〈2025022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710(四)7:56~《六十岁,有个妈》</p><p class="ql-block">5:35~6:55收拾房前那块地,把草莓铲除2/3,种成小葱。结果在草莓地里挺立着一些百合,都是小苗,妈说百合上面那些籽儿,洒地下都长。我还以为是串根串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验》 2013-6-11 am.6:10~</p><p class="ql-block">20130610 下午3:00,马上二年级奥数班的学生就要来了,突然来了一个电话,手机在客厅的两列桌椅西列前排桌上。我从卧室(坐在床上看电视)下床到客厅桌上抓起手机(还有一个小米智能手机,儿子给的,留在了桌上),一看,是邢政治(电业局抄表员,电工,合顺的)的电话。“您好。”“是惠老师吗?”“是”“你在哪呢?“”在家。“”你在哪呢“”中学。电表还挪不挪了,不挪,我就走了。““好,我马上下去。”我立马拿了钥匙下楼(华宇),到自行车停放处,才发现,没拿新买的那辆二手自行车(张连吉7月退休,仓库管理员,负责学生饮用水发放,放在学校存水处,要卖。湖滨上周四早签到时,嫌我骑的自行车太破,联系。100元)的钥匙没带。只有前辆旧自行车的钥匙。只好用这辆,一摁,气儿不足。开锁,推到门卫打气儿。(前后两个轱辘,各15下左右)骑到近学校路边平房处,见一个骑在摩托上的男人(冲南,我来的方向),掉头,向北走的样子。我说了一句:“是邢兄弟吗?”那人回过头,说:“我打完电话,半小时了,没一个人来。整不整了,不整,我走了。”(做声势,摆姿态,拿点小架子,避免被我认为是屈尊来的?)我看了看表,3:10,他3:00给我打的电话。才10分钟。(感觉误差?!)我说:“我接到你的电话,就(赶紧,两字没说)下来了。”正说话间,王保存不知从那过来了。(不一会儿,张玉芹不知从哪也过来了。)邢就打开电表,〈~:31〉</p><p class="ql-block">2013-6-13am.3:00~〔边打开电表盒边说:“找个锤子和几个钢钉。我没动,王保存就去了。杜边干边说:”不是答应给你们整了吗?!这么点儿事儿,整得全苇河都知道。“我说:”她家收拾房子,(当时她就应该给收拾利索了)把电表挂在我家门头上。这都快一年了,挂她家门头上一个月她干不干?再说了,过后也商量好了,挂在哪。(她不动)上周下班儿我碰到她,跟她说,她说整不了。(这不怨我)〕把两个进出线开关钮搬下(断电)……我在跟前,见表箱里很埋汰,还有干而发霉的馒头,我给扒拉掉地下。一会儿,电表箱卸下来了,杜放到地上,(王保存也一手拎着斧子,一手拿了几个钢钉过来了。)倒了倒,又用螺丝刀捅了两下,再倒,有捅了几下,倒了倒,见地盘上有一公分的尘土块儿被倒了出来,算是干净了。我过去,帮助确定新安表箱的位置。王保存过来帮着把着(~4:30),杜要过锤子和钉,钉了两下,钉子歪了(钉子不到一寸长,是最短的那种钢钉),再看那锤子,那头是斧子,这头又扁又窄又短。钉掉了两个钉儿,钉第三次时,他要过钳子,夹住钉子再钉。我到跟前找掉的两个钉,只在墙根的水泥块儿堆上找到一个。(~5:00)</p><p class="ql-block">2013-6-13 n21:45~定完三个钉,就再也没有钉了,王保存就翻墙跟的水泥板,找掉的那个钉,一顿翻,终于找到了。(原来就那四个钉儿!)第四个钉钉空了,没使上劲,只两下就钉进去了。王接着又锤了两下子,(又不是木头)钉子反而更松了。我觉得应该换一个更长一点儿的钉,但没有。我问杜:“第四个钉不好使,有没有事儿?”杜说:“没事儿。”我对邢说:“你先量量,看需要多少线”邢看了看,从原表盒走到新表盒,看着线说:“六平方,12米;十平方,6米。”张玉芹在旁边提醒说:“拿个笔记一下。”我本不想动,但也没过分计较。就翻兜儿找了笔和纸,问着,记下了。然后,递给王保存,说:“你去买吧。”王说:“我兜里没钱。还是你去吧。”我也没再推迟。骑自行车就走了,骑了十多米远,我掉头又回来了。问邢:“那电线都什么价呀,我也不懂,别没回来了,再贵了贱了。你们干这个的,都什么价?”邢:“我们用,一块两块的都有。”张玉芹:“买好的,开个收据。”~23:00</p><p class="ql-block">4:25到家,给二年级奥数讲了15分钟。学生走后,没想到,找儿子给的那个智能手机,找不着了。这真对我是个考验。还能不能找回来了呢?</p><p class="ql-block">《家族史》片段整理2013.9.22 night 20:02~</p><p class="ql-block">2012.1.2(一)+854,-170n,19:00~ 姥姥去世时(1952年),妈(董守荣)12岁(1940年生,属龙),二姨(董守菊)9岁,属羊(1943年生),三姨(董守艳)6岁,属鸡65岁(1945、46?年生);舅(董守尊)1.5岁,属虎61岁(1950、51?年生)</p><p class="ql-block">15岁,妈张嘴向姥爷要了回东西, 袜子,2、绣线;3、一身蓝 布帽?</p><p class="ql-block">姥爷,董献纲(属马, 正月初一)72岁去世 ,(1917年生?)1981年8月份来苇河镇20多天,过中秋节。姥姥,张敬尊(名为姥爷给起,过去,卑微人家,女孩没名)(属羊?34虚岁去世,拉肚脱水)。姥</p><p class="ql-block">姥娘家5男3女,姥姥女行2,1918年生。</p><p class="ql-block">二姥爷,董献继;三姥爷,董献绮,19岁被日本人烧死,一绳儿拴俩。四姥爷,董献怀,在新疆。</p><p class="ql-block">曾外祖母,常香玉(与豫剧名家常香玉重名)84故。曾外祖父,董矢?shi 太(行二),大曾外祖父,董西太;三曾外祖父,董升太。</p><p class="ql-block">外太祖父,是个老师,四十多岁去世(嗜酒,逢店铺有酒必进,记账,年底由儿子去清帐;有一天突然失音,本以为是哑嗓子,结果三天而故);外太祖母,八十多岁去世。(~2013.9.22 22:05根据从我的书桌上掉下的东西,最后剩两张纸片,捡起一看,全是关于家族史的,整理)</p><p class="ql-block">片段2、2012.2.19(日)+902,-122 am.8:30~我,1963年11月19日生,自秀,1965年生,属蛇;自宣67年生。我7岁时,母回关里看病。先到一“河北老乡“那看 推荐到另一老中医,在汴京花园, 讲清病的来龙去脉后对姥爷说:“这小人儿,(2013.9.26 22:12~)好生闷气儿,   不好说。外皮儿是好的,内里都烂空了。治,最快得八个月。”(最后三个月,就治好了。)“你这是赶上巧了,开封火柴厂厂长也得了这个病,这付药都天南海北讨了三年了,药也凑齐了,人也不行了。药现在需要卖了,正好你来了,正用上。”</p><p class="ql-block">一付药就45元,你姥爷一个月的工资才45元,隔一天换一次药。(厂经理)(~23:00)      </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病</p><p class="ql-block">“这还没完没了,这,这……”</p><p class="ql-block">年轻时,村上的大夫就说:“你,难擎(意:享到)八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