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行(2025.09.11~24)【6】

阿毅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在高加索三国中无论人口、国力和经济都是属于小弟弟级别的,但首都埃里温却不失繁华,我们下榻的酒店也富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远处白桦树的树梢笔直地冲向蓝天。今天埃里温天气格外晴朗。</p> <p class="ql-block">  早餐毕,我们驱车在类似我国西北的荒漠里,沿高低起伏的丘陵前行,不久便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格加尔德岩石修道院,其典型的中世纪建筑,主体部分从岩石中开凿出来,采光也由山体开凿出的孔洞引入,曾因其收藏的圣物“刺死耶稣的茅头”而被众基督徒朝圣。</p> <p class="ql-block">  公元2世纪建成的加尼神庙,遗世独立在一片山谷的悬崖边,粗壮高硕的希腊风格石柱擎起对太阳神阿波罗的顶礼。</p> <p class="ql-block">  这时刚巧有一群头戴小黄帽的亚美尼亚孩子,在神庙西侧的祭礼台边坐成一排,背靠神庙,向着空旷的山谷和蓝天里的阳光,其天真无邪,无意间却成了神来之笔。</p> <p class="ql-block">  引导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的圣格里高利,在获得合法身份前,曾被国王🤴Tiridates三世囚禁在深坑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在修道院的侧后方,远处天际线是亚拉腊特雪山。《圣经》中提到洪水消退后,诺亚方舟最后停在了亚拉腊特山。这座出现在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却由一道长而简陋的铁丝网分割,成了土耳其的最高峰,也成了亚美尼亚人心中永远的痛。</p> <p class="ql-block">  事有凑巧,在深坑修道院,我们邂逅了一场中规中矩的基督教式婚礼。</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屠杀纪念馆,是由2个巨大的建筑构成的,一柄高达44米的巨型尖刺直刺苍穹,象征着1915~1917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的大屠杀,是留在亚美尼民族历史和心灵永远的痛;另一建筑是12面巨大的水泥石板如花瓣似的包围起一座有着长明火炬的圆形祭坛,象征着亚美尼亚永远失去的12个省份。</p> <p class="ql-block">  埃里温市中心的阶梯花园和共和广场虽乏善可陈,但也可以一窥亚美尼亚人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  晚餐还是令人倒胃的老样子,但安排了当地古老的杜杜克笛表演,类似我国的埙,低沉、婉转而忧郁的旋律,仿佛要将亚美尼亚人千年的苦难和忧伤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