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双卧之旅(7)

如兰

<p class="ql-block">传说,要想真正理解黄河的性格,就必须到老牛湾去看看。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这个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 ”的地方,静静地藏在群山怀抱中,等待着我们每一个有缘人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登上望和楼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果然名不虚传。黄河自甘肃而来,一路奔腾,到了此处,却忽地温驯起来,在这里甩出一个近乎三百六十度的大弯。河道围出一片三面环水的半岛,活脱脱是老牛低头饮水之态,而故得其名。</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时看到有些河床己大片裸露,龟裂的泥土在阳光下泛着白光,宛如老牛褪下的皮。河道中央,只剩一脉细流,蜿蜒绵长。但仍有一番气势,不急不缓地流淌着。水色与两岸黄土浑然一体,仿佛这河不是流经大地,而是从大地血肉中生长出来的血脉。</p> <p class="ql-block">老牛湾之奇,不独在水,亦在山。此处乃山西偏关地界,黄土高原被岁月和雨水切割得沟壑纵横,山崖陡立,土色褐黄,与浑浊的河水相映成趣。然而最奇的,却是那长城遗迹。</p> <p class="ql-block">明长城自东而来,蜿蜒于山脊之上,至老牛湾处,忽然断了下文。原来当年筑城至此,工匠见黄河天险已然足恃,便不再筑墙,只建了一座望楼,权作长城之终点。于是黄河与长城,就在这里“握手”了。</p><p class="ql-block">长城在此与黄河相遇,长城沿着山脊峭壁蜿蜒,黄河水奔腾不息,两者交相辉映,才构成了一幅史诗级的壮美画卷,才是老牛湾独特的魅力景观所在。</p> <p class="ql-block">告别老牛湾,我们又驱车前往大同的云岗石窟。</p><p class="ql-block">路上导游就告诉我们,云岗石窟这几天游人爆满,待我们到时,远远就望见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好在地导打了前站,我们没用等上更多的时间,就可以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入门先是一段林荫道,松柏森森,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走不多时,便见石窟群赫然呈现于眼前。那石窟密如蜂房,排列有序,大大小小竟有二百余窟,石雕造像五万余尊,自北魏时期便开始凿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随着人流,先看了几个洞窟。因第五窟正在维修而未能参观不免有些遗憾。</p><p class="ql-block">转到第六窟,中心塔柱雕满佛像与故事,讲述着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道的历程。雕刻精细,连人物的表情都清晰可辨。我细看那“逾城出家”的画面,太子骑马逾城,四天王托着马蹄,生怕惊动世人。这般细腻的构思,若非有虔诚信仰,何能至此?</p> <p class="ql-block">最令我驻足良久的是第二十窟的露天大佛。这尊释迦牟尼坐像历经风雨,却依然保存完好。佛像面部丰满,鼻梁高挺,嘴角微含笑意,既有佛陀的慈悲,又带着人间烟火气。许多游人在此拍照,喧哗不已,而大佛依然静坐,笑看红尘滚滚。</p> <p class="ql-block">我避开人群,沿着小路走向西区。这里的石窟较小,且多风化严重,有的佛像已面目模糊,有的甚至只剩一个空龛。抚摸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石壁,不禁怅然。再伟大的艺术,也敌不过时间的消磨。然而转念一想,这些残缺不也正见证了历史的流转么!</p> <p class="ql-block">归途中,我回想所见所感。云岗石窟不同于江南园林的精巧,也不同于皇宫建筑的辉煌,它是一种粗犷而深沉的美,如同黄土高原本身,在沧桑中见永恒。那些石佛沉默千年,看尽了王朝更迭、人世变迁,却依然宁静安详,仿佛在告诉世人:万事皆空,唯艺术与精神长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