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马季先生零距离(</p><p class="ql-block">我喜欢听相声,尤其喜欢听马季先生的相声,他那诙谐幽默的表演,一招一式总让人捧腹大笑。听马季先生说相声是一种精神和艺术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1988年深秋,我有幸与马季先生零距离接触,留下了永身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1988年,一个秋日的午后,因商谈企业宣传事宜,我与有关领导驱车前往南京紫金山脚下的东郊馆,拜望相声大师马季先生极其一行。服务员把我们引进客厅,马季先生的弟子和同行赵炎、刘伟、王金宝、李增瑞、王谦祥以及小品演员王景愚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些平时只能在舞台和电视上见到的笑星大腕,今天与之零距离接触,我们感到莫大的荣幸,他们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就象老朋友一样,与我们谈笑风声,欢声笑语在客厅里回荡。马季先生正在午休,我们本不想打扰他,可听说我们来了,他随即就终止了休息,来到客厅与我们相见。胖胖的、满脸堆笑的马季先生一出现就给人亲切、愉悦的感受,把我们的笑细胞给充分调动起来了,客厅里更加地活跃。那么大名鼎鼎的明星,却一点没有明星的架子,握手落座后就与我们天南海北的侃起来,不愧为相声大师,谈笑之间总是妙语连珠,不时地抖出“包袱”,客厅里不断地爆发出笑声。弟子和同行都尊称他为“马老”,我们也就一口一声的“马老”,可他谦虚而幽默地说:“弟子们称马老,我也不谦虚了,我是比他们老嘛,你们是客人,我们是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同志,直呼我马季可也。”一席话,使我们在欢笑、感动之中对其更增添几许敬意。在谈笑中我提议与马老合影留念,他欣然应允,先是笑星们和我们集体合影,后马季先生及其他笑星分别与我们个别合影。马季先生坐在沙发上,我紧紧地靠坐在沙发边上,就象两个久别重逢老朋友,“咔嚓”一声,摄影师为我留下了这美好的一刻。随后又请马季先生为我们题词,他毫不推辞,听说我是搞宣传的,他略微思考后,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艺友”两个苍劲有力、飘逸潇洒的大字,并落下了“马季”的大名。早就听说马季先生的书法了得,真是名不虚传,捧着题词我如获至宝。</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还有幸与马季先生及其一行共进晚餐,饭后观看了马季及同行为宾馆工作人员表演的相声。第二天晚上,又在南京某体育馆“血之爱”晚会上,欣赏了马季先生与其弟子赵炎合说的精彩相声。</p><p class="ql-block"> 拜望马季先生,零距离领略了艺术大师的大家风范.</p><p class="ql-block">然而,马季先生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把笑声带去了天国。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笑声却永远伴随着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