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山西 (下)

金山

<p class="ql-block">D6游览云冈石窟。它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由高僧昙曜督建的昙曜五窟,其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更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出作品。中国石窟艺术瑰宝。云冈石窟还是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石窟石像不仅是艺术的化身,更是那时候政治的射影。</p> <p class="ql-block">踏入这片圣地,您将目睹51,000余尊佛像的庄严,每一尊都是工匠心血的结晶,同时也见证了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建立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随后,其孙子拓跋焘任用人才,指挥得当,很快就统一了北方。但这个皇帝堪称“灭佛第一人”,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灭佛。在几十年后,拓跋焘孙子——拓拔浚开始恢复佛教。公元460年,拓拔浚在首都平城西郊的武周山南麓,开始依山开凿石窟,命令和尚<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昙曜</span>主持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的山崖之上,到处都是佛像。</p> <p class="ql-block">现存造像51000余尊。期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云冈石窟中的第20窟中的露天大佛,高达17米。据说这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真容。宽额大眼,鼻梁高挺,嘴角深沉,斜披袈裟。颇有点古印度造像特点。公元494年,北魏再次向南迁都,从平城迁至洛阳,云冈石窟的建设才逐渐停止。</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驶离大同直奔介休。夜宿介休市。</p> <p class="ql-block">D7(9.7)早饭后去不足一公里的祆神楼打了个卡。祆神楼不可小觑哦!它位于中国山西省介休市顺城关大街东端,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彦博所建造,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精品,与蒲州的鹳雀楼、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并称为“山西四大名楼”,据说<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北宋年间,河北农民起义,身为重臣的文彦博率兵去讨伐,前期的战斗非常不顺,官军被农民军团团包围,眼看就要覆灭之际,突然一只神奇的</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白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从天而降,不仅帮助文彦博突出了重围,而且最终打败了农民军。身为主帅的</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文彦博</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由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重用。后来,文彦博衣锦还乡,在建造</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宗祠</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的同时,建造了这座祆神楼,以此来报答当初神猿的相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  明嘉靖年间,崇道信儒的皇帝下诏,全国除了儒释道三教之庙外,其它全系</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淫祠</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必须拆毁。介休供奉</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白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的祆神庙,自然也在拆毁之列。当时的介休知县王宗正,为了保全这处先贤神庙,于是把</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主像</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由原来的白猿换成了刘、关、张兄弟,祆神庙自然也就成了三结义庙而得以保留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  清朝顺治年间,三结义庙和祆神楼发生了一场大火,存世六百多年的建筑被毁,介休官府和百姓经过近几十年的积累,到了康熙年间,终于将楼庙照原样进行了重修。所以,面前的这处古建筑,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祆教,诞生在古老的波斯,<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在</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南北朝</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时期传入中国而后盛行于唐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午十点左右到达临汾隰县的小西天。千佛庵又名小西天,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凤凰山巅,建于明崇祯二年。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占地面积仅有1100多平方米,坐西朝东,有山门二重,布局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下院主要建筑有无量殿。</span></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的建筑风格及特点,可以用“小、巧、精、奇”四个字来概括。“兹山之高,不过数百步耳,兹山之大,止设数十塌耳”。整天看上去不大却“小”得不俗。因地布景,种种清秀,雕塑传神,呼之欲出,妙在布局的变化,足见她“巧”得灵活。寺院布置得体。殿堂构造缜密,精雕细刻,出神入化,足见她“精”得细微。“左仰古寨,千仞绝壁,右带西坡,峰峦叠翠”。再加上举世罕见的悬塑,足见她“奇”得拔萃。如此精巧别致的格局和清幽雅洁的景象,在建筑史上真可谓别具一格,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1900多尊层层叠叠的彩塑作品,从最大的3米到最小的拇指大小,每一尊都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经历近四百年仍完整如新,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一座小小的160几个平方米的宝殿,每天都能吸引数千人前来参观,高峰时甚至达到上万人。二四年国庆节期间曾经有1.6万人不约而同涌入隰县小城,游客因排队时间长而抱怨当地政府,小西天景区和隰县文旅局向游客致歉,当地举全县之力接待游客。副县长现场唱歌、公安局长现场解惑、文旅局长“出马”扮演唐僧,迎接八方游客。并号召当地车辆人员减少出行方便游客,小西天魅力可见一斑!</p> <p></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小西天,告别了隰县城,驱车越过黄河,下午三点抵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先去枣园革命旧址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枣园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是国家五A级景区。这里曾是一家地主的庄园,后来成为中央社会部驻地,并改名为“延园”。在1944年至1947年3月期间,中共中央书记处迁驻此地。</p> 毛主席在此写下了《学习和时局》、《关于重庆谈判》等著作。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了杨家岭。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陕西延安西北3公里处的杨家岭村,占地面积101亩,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旧址内保存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旧居和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大楼,共计石窑18孔,接石口土窑19孔,平房23间,土窑洞数十孔。另外,还保存有中共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旧址等。</p> <p class="ql-block">走进中央大礼堂,仿佛穿越回1945年,置身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场景中。在主席台上方,写着环形标语:“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两侧插着24面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的历程。在会议上,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的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毛泽东主席在杨家岭写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在这里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共七大。另外毛泽东同志接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span></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前的小石桌旁,曾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他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43年10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及中共中央书记处从这里陆续迁往枣园。2015年夏我曾经来过这里,今天故地重游感慨时光匆匆一晃十年就过去了</p> <p></p> <p class="ql-block">延安夜色</p> <p class="ql-block">D8(9.8)上午八点登上宝塔山游览 ,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城东地,延河之滨,因山上有塔,故称作宝塔山,占地面积360000平方米,海拔1135.5米,融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为一脉,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是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的一部分,为周围群山之冠。该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宝塔山在隋代称为丰林山,宋代改称嘉岭山,193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进驻延安后,改称宝塔山。山顶宝塔始建于唐代,经宋、金、明历代重建,1956年成为陕西省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也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p> 驶离宝塔山景区后中午时分进入陕西壶口瀑布景区。曾经多次到壶口都是在东侧山西境内看瀑布,这次就特意到陕西一侧来看看瀑布,景观相差还是挺大的。此时正值黄河丰水期,山西一侧可以说水漫金山,因为壶口瀑布的地形是晋高而秦低,这就在山西一侧形成了很长的瀑布帘,景象非常壮观。 <p class="ql-block">  出景区沿着陕西一侧黄河边南下至韩城,经龙门过黄河到后土祠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后土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之一。作为中华民族广泛信仰的神祗[,后土祠是总司土地之神,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是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此祭祀后土。明清时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迁徙于北京天坛。</p> 秋风楼位于正殿之后,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楼高32.6米,下部为一高大的台基——扫地坛,东西穿通。楼分三层,四周回廊。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结构古朴精美,形制巍峨劲秀,为现存古建筑中罕见的珍品。 <p class="ql-block">D9(9.9)在万荣美美的吃了一顿当地的美味佳肴,又美美的一觉睡到大天亮。早晨起来去看了看那座美到窒息的飞云楼,感到古代那些能工巧匠实在是牛逼巨大,整体建筑不用一颗钉子,居然在风风雨雨中矗立了千年而不倒,实在是太牛了!“万荣有座飞云楼,半截插在云里头”。这句谚语形容的就是山西省万荣县东岳庙里的飞云楼。飞云楼以其纯木结构、全楼不用一根铁钉、斗拱密布且造型华丽而闻名,它与山西应县木塔相互辉映,被誉为“南楼北塔”,有“中华第一木楼”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万荣东岳庙是祭祀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庙宇。这座庙的创建年代不详,据庙里清乾隆年间《重修飞云楼碑记》记载,距今已有1370余年。东岳庙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清两代均有重修。</p> <p class="ql-block">飞云楼斗拱层叠,如云朵簇拥,各檐角翘起,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故得名“飞云楼”。</p> <p class="ql-block">说道此处老夫有言:来到万荣一定要看这两座楼—飞云楼和秋风楼,不要问谁说的</p> <p class="ql-block">  九月九的中午我们到达了晋东南的皇城相府。它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是一座有近400年历史的,含明清两代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 <p class="ql-block">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皇城相府分内城、外城两部份,共有16个院落,640间房屋,总面积达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1632年,具有明代的建筑风格,包含八座大型院落。外城则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完工,包含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建筑。此外,该建筑群内保留的康熙御碑数量之多、御书之丰富以及保存之完整,均为国内罕见。</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的外城构造是根据北京城的样式而建造的,包括屋顶、开间、彩绘等都仿照了民间建筑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康熙时期,陈氏家族的居官者达16人,陈廷敬作为康熙帝的讲经老师,官职高居相位。康熙帝更是亲自御驾驻晔该村,题写匾额,赐赠陈家,因而皇城相府名满三晋,朝野共知。</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相距洛阳约一百三十公里 ,根据时间和计划,下午三点多首先到达洛阳白马寺。和两年前不同,此时的白马寺正在大兴土木,原来的山门包括那尊石马 如今已经或者正在变成园内的一个景点。马路被封闭,游客中心更是远的离谱,如此这般也只不过是给设置景区交通创造条件。因前一天的一场大雨让景区车无法通行,游客不得不花费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徒步入园,来去匆匆兜了一圈便赶往酒店歇息。</p> <p class="ql-block">D10(9.10)今日行程安排,上午游龙门石窟,中午游览少林寺,下午赶往许昌与胖东来烩面并住宿在许昌。</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石刻艺术群,占地面积31.7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皇家石窟寺遗存,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位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p> <p class="ql-block">  龙门原名伊阙,龙门之名始于隋朝。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至隋、唐、宋等朝代,造像活动于北魏(公元493年至528年)时期进入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为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魏字洞等,唐朝(公元636年至746年)时期进入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为潜溪寺、宾阳南洞、奉先寺、万佛洞等。</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在嵩山南麓兴建的一座佛教寺院。该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因其建在少室山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p> <p class="ql-block">  隋末唐初,少林武僧在李世民征战中助战有功,受到唐王朝的封赏,少林寺名声大振,由此号称“天下第一名刹”。<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宋、金时期,少林寺得以重修,并且保持了一定的规模,以</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初祖庵</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大殿及其石刻为代表的艺术,是少林寺建筑艺术精华,书法家</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黄庭坚</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蔡卞</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等还为初祖庵题写碑铭。</span></p> <p class="ql-block">清朝初年,少林寺重新受到朝廷重视,康熙帝御书“宝树芳莲”“少林寺”及“天下第一祖庭”匾额,悬挂于少林寺天王殿及大雄宝殿内;雍正帝御批重修少林寺,整顿少林寺门头;乾隆帝亲临少林寺,题诗立碑;清代中后期多次整修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 在少林寺历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高僧去世后,他们的骨灰或尸骨会被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主要根据生前对佛学造诣、威望及功德而定;塔的层级一般为1至7级,即世称的“七级浮屠”,但也有些和尚建有身骨塔和衣钵塔,塔的造型有四角、六角、柱体、锥体、瓶形、圆形等,种类繁多,制式多样。少林寺常住院西面约300米处的山坡上,是少林寺历代僧人的墓地,占地面积14000余平方米,现存有唐至清朝代的砖石墓塔228座,现代塔3座,加上少林寺常住院内的两座宋塔,二祖庵附近的三座唐、元、明砖塔,三祖庵的一座金代砖塔,以及塔林周围九座砖石塔,共计246座墓塔或佛塔,构成了少林寺砖石塔建筑群;因塔的层级、大小、高低不同,形状各异,排列似茂林,故被称为“塔林”</p> <p class="ql-block">D11(9.11)上午逛一逛这个近年来红极一时的胖东来。上网搜索一下才知道胖东来的真实姓名叫于东来,男,汉族,河南许昌人,河南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1995年3月15日,于东来向哥哥借1万元,与4名下岗职工凑6万元,在</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许昌</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开设40多平方米的“望月楼胖子店”,提出“用真品,换真心”的经营理念。此后两年间开了2家分店;1997年9月18日,成立</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1999年5月,于东来把量贩业态首先引入了</span><span style="color:var(--color-text-link);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许昌</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演变成后来的“胖东来”。2001年,与信阳、南阳、洛阳的另外三家区域连锁超市共同成立“四方联采”。2006年11月,“四方联采”加入了国际自愿连锁组织IGA,实现了本土和世界的对接。同年,胖东来走出许昌,进军河南新乡市,与台企“丹尼斯”、“世纪联华”和“沃尔玛”竞争,第一年营收4亿元,第二年营收达到7亿元。</span></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与改革开放对着干”的南街村,“社会主义大食堂”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后踏上返程之路。八百五十公里计划两天行程,中途在安徽寿县休息一夜 ,顺便看看历史悠久的寿县古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24, 35);">D12(9.13)早上出发前去游览了寿县古城。寿县古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墙为宋代重筑。城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周长为7147米,高为9.7米,顶宽为6至10米,底宽为18至20米。寿县古称寿州、寿春,紧邻淮河。在读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史书时,寿州出现的频率极高,著名的淝水之战、陈庆之北伐、赵匡胤讨南唐都发生在这里,说明寿县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位文学家说过,路是书,行便是阅读。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厚重的历史,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有他们奋斗的足迹。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人的智慧中不断汲取营养,在行走中感受大地上厚重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下午二点半回到了上海。至此历时12天,途径六省市、游览了二十个著名景点、行驶4620公里的环游山西之旅,顺利、平安、完美结束。</p>